eBay攜手走秀再攻中國市場
在闊別中國市場6年後,全球最大的C2C電子商務公司eBay悄然回歸。
11月12日,eBay宣布與時尚電商走秀網合作推出本地化網購頻道--"eBay Style秀"(ebay.xiu.com).中國消費者通過此頻道,可以率先接入eBay全球包括服裝、包、鞋類及首飾等5000個品牌和50萬款潮流單品,並獲得由走秀網提供的銷售、物流、支付和售後在內的一站式服務。此次eBay攜手走秀網回歸,"將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無可比擬的潮牌、名品和設計師精品。"eBay副總裁陳筱鳳躊躇滿誌地表示。
早在2003年,eBay以1.5億美元全資收購易趣網進入中國,成為中國最早一批電商"大佬".然而,eBay在中國的業務於2006年以後轉向跨境貿易,為在eBay平台上向全球出售商品的中國賣家提供服務。
盡管eBay在國內並沒有提
供麵向消費者的服務,但去年中國消費者登錄eBay英文網站購買的商品數量同比增長了40%.中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讓這個國際大佬再也不能等閑視之。
對於此次"聯姻",走秀網CEO紀文泓誇讚"連接全球市場的eBay"是最理想的合作夥伴。在業內人士看來,從中國黯然退出的eBay此次卷土重來,麵對的是已經愈加白熱化競爭的中國電商市場。因此,eBay Style秀這個稚嫩的新生兒在未來必然麵臨著不小的挑戰。
十年在華路
eBay的入華之路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2002年3月,eBay以3000萬美元獲得國內電商易趣網33%的股份,次年6月,eBay斥資1.5億美元收購易趣餘下的全部股份,後者成為了eBay在華的獨個全資子公司。"嫁入豪門"的易趣網在當年也曾風光無限,占據了國內C2C電商市場80%的份額。這一年,淘寶網才剛剛成立。
但好景不長,淘寶網針對賣家推出的免費政策很快搶去了易趣網的風頭。到2005年,易趣的市場份額被擠壓至24%.麵對每況愈下的現實,eBay開始減持在易趣網所持有的股份。2006年年底,eBay出讓51%的股權將易趣售予TOM在線。在將易趣轉交給TOM在線運營時,雙方簽署了5年排他性協議,協議要求eBay不會在中國從事與易趣有競爭的業務。正是這一紙協議,讓eBay退出了中國麵向消費者的電商市場,僅留有連接中國中小企業賣家和全球消費者買家的出口業務。今年4月,易趣網成為了TOM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eBay與TOM簽署的排他性協議也到期,這家美國電商公司可以順理成章地重返中國B2C市場。
eBay在中國的快馬加鞭與其全球業務放緩某種程度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有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eBay全球業務環比增長率為14.8%,而在去年第四季度,這一數字為35.5%.eBay增勢呈現放緩的跡象。
與此同時,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eBay在歐洲和美國的業務也深受影響。為此,這家公司打出了"新eBay"的口號,CEO約翰·多納霍也表示要加強在移動、支付、跨境交易等方麵的投資和業務。
曲線救國
談及此次和走秀網的合作,陳筱鳳表示緣於"雙方目標一致".顯然,無論是eBay還是走秀網,雙方都對這次的甜蜜牽手寄予了熱切的希望。陳筱鳳認為,eBay Style秀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是其他競爭對手無法匹及的,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紀文泓更是篤定地表示:"國內電商還處於打價格戰的時期,未來行業格局還會有變化。"
不過,在被本刊記者問及雙方是否有資本層麵的合作時,陳筱鳳回應稱"根據eBay的相關政策,我們不允許對單個地區的投資進行披露".盡管雙方對投資的具體細節語焉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eBay美國派遣了一支相關團隊和走秀網一起工作,而陳筱鳳正是該團隊的負責人。
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eBay派遣工作團隊的做法,其向走秀網注資的行為基本上是"板上釘釘",大家不過是心照不宣。陳筱鳳也坦言eBay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未來將可能開展更多延展性的業務。
其實,eBay的B2C業務曲線來華早有端倪。2009年,eBay收購韓國電商企業Gmarket至少67%的股份。2010年4月,eBay聯合Gmarket創始人創建了一家名為Giosis的公司,eBay占股49%.去年9月,Giosis發布電商平台網站Qoo10(趣天購物),並且在今年將該網站引進中國。有消息稱,eBay還將擴大對中國以幾十億美金計的整體投資,並為成千上萬的中國企業及其員工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持。而且,美國人已經在深圳注冊了新公司,業內傳言eBay可能以這家公司為核心重啟國內電商業務。
機遇與挑戰並存
業內普遍的觀點認為,eBay與走秀網的攜手,在某種程度上避開了與淘寶、天貓等大眾消費類成熟電商的正麵交鋒,以中高端商品來分食整個國內電商蛋糕。
世界奢侈品協會公布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26億美元,占據全球份額的28%.但僅有10%的交易是在中國內地達成的,原因在於國內麵向奢侈品征收的高額關稅把國內的消費者趕到了境外。
商務部曾做過一個調查,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境內外的差價,內地市場比香港地區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這樣的差價顯然給了eBay機會,其提供的全球商家和貨源渠道,在價格上的優勢不言而喻。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樣的合作模式同樣要繳納昂貴的物品進口關稅,同時需要按規定走進出口貿易的報關流程,這在送貨周期上將是巨大的考驗。
並且,盡管走秀網、唯品會、尚品網這樣主打時尚奢侈品概念的電商在前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但由於受到經濟水平、消費者承受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網站麵臨的風險和壓力不容忽視,它們目前基本都以燒錢為生。而整個國內電商的環境,在阿裏、京東、蘇寧等幾大平台的白熱化競爭之下,留給後來者的空間亦是越來越小。在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看來:"國內電商格局已基本確定,eBay重新入華的成長空間不多。"
比特網助理總編曹增光亦表示擔憂。他認為國內B2C領域的集中化趨勢明顯,垂直電商早已開始洗牌,一年多時間裏,已有不少退場者。因此,即使eBay會幫走秀網引入國際性品牌,資源互補效應明顯,但是,"eBay曾在C2C市場兵敗中國,與走秀網達成交易落地後,需要避免外資水土不服、內部分歧、決策效率低等的掣肘。"曹增光說。
作為在全球多個重要市場取得了電子商務的霸主地位的eBay,其新設定的在華策略能否開辟一個新天地,還需拭目以待。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