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架構(一)——什麼是三層架構?
一、什麼是三層架構?
1、概念
三層架構(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義上的三層架構就是將整個業務應用劃分為:表現層(UI)、業務邏輯層(BLL)、數據訪問層(DAL)。區分層次的目的即為了“高內聚,低耦合”的思想。
分層(tier) |
概念 |
表現層(UI) |
通俗講就是展現給用戶的界麵,用於顯示數據和接受用戶輸入的數據;即用戶在使用一個係統的時候他的所見所得。 |
業務邏輯層(BLL) |
針對具體問題的操作,也可以說是對數據層的操作,對數據業務邏輯處理。是表示層和數據訪問層之間的橋梁。 |
數據訪問層(DAL) |
該層所做事務直接操作數據庫,針對數據的增添、刪除、修改、查找等。 |
數據庫實體類(Entity) |
對數據對象進行封裝,也有一些簡單的功能 |
各層的作用
分層(tier) |
概念 |
表現層(UI) |
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現成:aspx,如果邏輯層相當強大和完善,無論表現層如何定義和更改,邏輯層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務。 |
業務邏輯層(BLL) |
主要是針對具體的問題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對數據層的操作,對數據業務邏輯處理,如果說數據層是積木,那邏輯層就是對這些積木的搭建。 |
數據訪問層(DAL) |
主要是對原始數據(數據庫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數據的形式)的操作層,而不是指原始數據,也就是說,是對數據的操作,而不是數據庫,具體為業務邏輯層或表示層提供數據服務. |
由上表可以看出,多出的一個數據庫實體類(Entity),他在三層中並不是作為一層而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類庫,起到封裝數據庫表的作用。
2、各層及類庫之間的聯係
用一張圖來表示:
最後更新:2017-04-03 0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