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的最大症結是無法認清自我
矽穀從不缺少傳奇,卻仍津津樂道於女性高管的成就,梅格·惠特曼和瑪麗莎·梅耶爾恰好就是這樣的存在。作為科技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她們倆近些年的事業軌跡頗為相似:離開效力多年的老東家,轉投陷入困境的頂級企業挑戰自我。
但兩人的成績卻判若雲泥。去年9月空降雅虎的梅耶爾,僅用一個季度的時間就讓營收和淨利潤均超出了市場預期,實現四年來首次營收增長。而2011年9月走馬上任的惠特曼,至今仍未幫助惠普走出迷茫期。
這樣簡單的比較也許不盡公平,因為惠普所麵臨的困難比雅虎嚴峻得多。雅虎的在線廣告業務廣受好評,一直是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而擁有更多業務群的惠普,無論在軟件業務還是企業市場,都不具備絕對的競爭優勢。PC業務上雖占據全球市場第一份額,但市場的萎縮已被業界公認。顯然,惠特曼肩上的擔子重於梅耶爾。
不過,市場卻是殘酷的,它不會給你找理由的機會。惠特曼亟需拿出有效的執行方案,才能重振這家老牌IT巨頭。
對症下藥,方可藥到病除。惠普的症結在於不知道自己該走哪一條路。過去,惠普在消費者眼中是不可否認的PC領袖,現在惠普多頭出擊,軟件和企業市場都有所涉足,影響力卻不夠大。無怪乎曾有美國投資公司分析師要惠普解釋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生意。
上任伊始,惠特曼開始對公司組織結構進行變革,形成打印與信息產品集團、企業集團、企業服務集團和軟件集團四大事業部。之後,宣布2.7萬名裁員計劃,今年初又決定關閉位於德國的一家工廠。後兩個舉措顯然意在削減開支,組織架構的變革則可以幫助惠特曼梳理清晰惠普的業務構成及關係。
節流之後,就要開源。惠特曼為惠普製定了一個為期5年的複興計劃。在該計劃中,2013財年被定為調整和重建期。麵對持續惡化的外部環境,惠特曼認為應該在謹慎觀察後開展投資項目。到2014年,惠普將發布新的重點產品和服務,並寄希望於企業集團實現穩定增長。經過2015年的加速發展,在2016年重回行業之巔。
但IT領域發展瞬息萬變,5年中會發生什麼難以預料,惠特曼可否有足夠的時間展開這些策略呢?
現在的打印與信息產品集團稱得上是“燙手山芋”,不僅被持續的低利潤和低增長率困擾,前途渺茫,也是拉低惠普股價的罪魁禍首。既然惠特曼決定保留PC業務,就必須保證這項業務的競爭力。
目前,該集團從提高效率出發進行了部門精簡,同時宣布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新定位。其中,將多功能打印機與 Autonomy 管理解決方案相結合,開發以雲為基礎的文檔管理服務,頗具新意。與傳統軟硬件截然分開服務不同,這是一種典型的軟硬件產品結合服務。再看企業集團、企業服務集團和軟件集團,總體來說都可歸為解決方案市場。惠普進軍這些油水最多的領域並沒有錯,不過,在它之前IBM、甲骨文、SAP等實力相當的企業早已站好位置,惠普麵臨的挑戰可見一斑。
不過,從理論上而言,惠普還是有希望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的。首先,企業市場潛力巨大,容得下IBM,也該容得下惠普。其次,惠普終究是一家根基雄厚的IT廠商,擁有諸多長期戰略合作夥伴,以協議的形式共同開拓企業市場未嚐不可。但前提是,梅格·惠特曼和她的惠普首先要認清自己。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