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架構師前(錢)景這麼好,我們該如何轉型?這有兩位阿裏雲雲架構總監多年心得
當下,由於雲計算具備在線(在線的價格、服務交付、管控運維和技術文檔)等特點,很多場景下用戶自己就能通過online的方式自助購買並使用雲服務,但由於他們缺乏產品與解決方案層麵的技術和決策能力,因此,不論是用戶、還是雲廠商對雲架構師的依賴和需求都越來越大。
那什麼是雲架構師呢?或者咱們從起點出發――什麼是雲架構?
有些同學屬於理論黨,我們先來看看雲架構的定義,維基裏麵的描述為:
Cloud computing architecture refers to the components and subcomponents required for cloud computing. These components typically consist of a front end platform (fat client, thin client, mobile device), back end platforms (servers, storage), a cloud based delivery, and a network (Internet, Intranet, Intercloud). Combined, these components make up cloud computing architecture.
簡書裏有位作者對此做了解讀:
大意是說雲計算架構主要指的是雲計算所需的組件和子組件,這些組件包括前端(胖客戶端、瘦客戶端、移動端)、後端(服務器、存儲)、基於雲的交付和網絡,從網上盜圖一張展示雲計算架構如下,雲計算架構師就是“搞”雲計算架構的人,這個概念應該還是挺好理解的。
Via:《雲計算架構師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TechTarget中國有篇文章,則有更進一步的描述:
雲架構=企業架構+SOA架構+雲技術。要想成為一個雲架構師,你必須要先理解企業架構的基礎,包括如何圍繞業務需求配置IT資產,但是你還必須是SOA的專家。
概念弄清楚了,那雲架構師任職都有什麼要求?他們的日常是什麼樣的?相關人員如何向雲架構轉型?就此,雲棲社區就此采訪了阿裏雲兩位資深專家:阿裏雲雲架構總監Danny Liu和阿裏雲國際業務部雲架構總監王宇德。
雲時代,將沒有純粹的單一工種
阿裏雲國際業務部雲架構總監王宇德表示,其實早在2015年2月Gartner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一個新興的IT角色――雲架構師(Cloud Architect)。對一個組織來說,雲計算已經不再是一個“是否(If)”的問題,而是一個“如何(How)”的問題。
“當前人們都已經意識到雲計算能夠提供敏捷性、可擴展性、彈性、創造業務價值並帶來差異化的創新。”王宇德稱,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構建、部署、消費、管理、安全地應用雲服務是所有組織的挑戰。
隨著雲越來越深入人心,阿裏雲雲架構總監Danny Liu指出,這也給當下的從業者帶來新的變化。他表示:“雲給從業者帶來最大的轉變是,原有條塊清晰的職業邊界被打通了。也就是,沒有純粹的單一工種。售前服務、專業服務和售後服務這些角色全部打通,原有的企業架構師角色也需要轉型,雲架構師是大勢所趨。”
雲架構師到底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了解趨勢後,我們再看看,當下的雲架構師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未來的雲架構師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包括:存儲、計算、網絡、大數據、安全能力,以及新晉的視頻轉碼能力。“Danny Liu強調,知識麵要全麵,動手(Coding)能力要強。
王宇德則從另外個維度做出更為具體分析,他認為雲架構師需要具備軟硬兩方麵的技能。一方麵是具備“T”型的技術硬技能,即包括雲上的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應用服務、大數據、安全等和傳統IT與開源產品的全領域技術堆棧,又在某一個垂直技術領域(如大數據)有特別深入的研究和精通;另一方麵是有很好的行業知識,具備Industry know-how, 很好的溝通和演講技巧,以及很好的抗壓能力等軟技能。
“隻有通過這兩種能力的結合才能給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端到端解決方案定製能力,幫助客戶實現上雲的價值。”王宇德說。
阿裏雲的架構師是什麼樣的?
雖然雲的目標是簡化IT,提升DevOps效率, 但是現實世界是複雜的。因此,阿裏雲對外提供服務的早期,就建立了雲架構師的角色。Danny Liu透露,阿裏雲的CA全球團隊人數已經達上百人。
那阿裏雲雲架構師在工作中都扮演了什麼角色?Danny Liu介紹到:“阿裏雲的CA,不僅僅是產品技術的布道者,也是客戶需求的聆聽者。他不僅理解客戶需求,將阿裏雲的100多種產品打包,形成客戶定製(Customer Fit)的解決方案,解決客戶的問題;同時,也感知市場趨勢,將新產品需求帶回公司,供產品研發團隊建造新的產品。”
他還說,阿裏雲CA起到的作用是阿裏雲和市場客戶之間的橋梁――讓新技術更快地傳遞到用戶,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協助客戶用技術拓展商業邊界。
王宇德則先做了一個總的概括:作為一個阿裏雲雲架構師,需要能上得廳堂(高大上),下得廚房(接地氣)。“即具備CEO/CIO/CTO等C Level客戶的對話能力,又具備Hands-on幫助客戶開發與實施團隊在雲上項目的落地能力。”
這位阿裏雲國際業務部雲架構總監認為,好的CA能夠引領行業發展,是客戶值得信賴的顧問(Advisor)。從客戶的角度思考他們麵臨的業務和技術挑戰,並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要思考的不再僅僅是如何降低成本,而是通過雲上的數字化轉型實現開發和運維的敏捷性,並在此之上通過技術的變革實現業務的轉型和創新。反過來,傾聽市場和客戶需求,善於溝通並能看到問題的本質,能夠抽象成產品和技術的要求,結合技術發展的趨勢,懂得取舍,起到技術和業務的橋梁作用。
如何向雲架構師轉型?
對於銷售人員如何轉型,王宇德從自身出發,分享了他的五個心得:
- 多實踐和多總結,在真實的項目中鍛煉和成長。好的雲架構師是從實踐而不是理論中成長出來的,多和客戶不同部門的人溝通,包括業務、開發、運維、財務等,全麵了解客戶的業務技術特點和需求痛點,從而製定真正能給客戶帶來價值的解決方案;
- 注重細節,在為客戶服務過程中體現出專業性,從而贏得客戶的信賴,建立個人影響力。比如在和客戶溝通之後,及時發出會議紀要,清晰地總結和歸納雙方溝通的內容,包括問題、解決方案和下一步行動,並對客戶的問題及時響應,保持積極主動溝通;
- 持續的學習能力。最高效的學習方法是帶著問題去學習,經常去一些技術社區看看,查漏補缺,建立全麵的知識體係。雲計算相關技術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對於新的技術,架構師需要非常自覺地去了解;
- 不要脫離技術底層,保持hands-on和寫代碼的能力,能和客戶做同樣的事情;
- 要有國際化視野。多了解國際上的技術和行業發展趨勢,保持對AWS、Azure、Google Cloud等主流雲廠商產品技術以及開源平台的關注。
Danny Liu則總結到:“總之要多學,多看,多動手。從Cloud Native架構入手,以最佳實踐構建應用(比如阿裏雲的電商,直播解決方案),用Devops方式快速迭代升級自己的知識堆棧(Knowledge Stack)。”
最後更新:2017-05-10 10: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