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計劃寫一本java方麵的書籍
原本以博客為主,在眾多朋友的支持下,今年決心寫一本java書籍,不論是否能收到大家的關注,也會盡心去寫好每一條內容。
其實目前java方麵的書籍十分多,而高手看來,十本書有8、9本是垃圾書,要麼是本身寫得不好,或者沒有闡述到真正想要的,要麼是抄來抄去。
也許我寫書帶著兩個目的,一個是我寫的是否能給你帶來價值,否則我沒必要寫。第二如果市麵上有差不多的書,我寫著更沒意思,我希望解決某些人群,在成長中遇到困難所可能想要看到的一本書,請看下麵介紹。
我寫書的主旨是為何呢?
我(大家可以叫我小胖或胖哥),我還不敢說自己能否真正寫出真正具有含量的書籍,不過在這些年的工作中還是有一些沉澱,這些沉澱不僅僅是技術本身,而更多在於一種功底、思想、方法、手段和態度。另外,我在幫助很多朋友在給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很多時候缺的並不技術,而是上麵描述的這些東西,其實有些時候他們在問我前,也許我也不清楚他們所用到的技術,甚至於他們用到的技術我都沒聽過,但是我確實可以搞定他們提出的問題,而且也能很快告訴它是為什麼。另外,從我工作一來,可能最自信的就是“快”,經常會出現一個人做事情比幾個人快的情況,也許你可能會認為是馬虎或很多事情沒做到位,但是也許我不是這樣,我可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我相信這不僅僅是所謂的“經驗”,也更加不相信這些是“天賦”,因為我剛畢業的時候就是這樣了,喜歡去想和比人不一樣的一些事情,另外我也不算是一個很聰明的人,隻能說不算一個太笨的人,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做到,所以我寫下這本書,希望哪些還在迷茫中人能得到成長。
簡單來說,其實很多人就在黑夜的岸邊摸著石頭過河,但是因為某些方法、心態等因素在河裏逗圈,我希望我這本書能給你一跟繩子,甚至於是一座橋,但是過河還是需要靠你自己的勇氣和決心。
書中包含什麼內容?
也許在本書中,知識是一個引導,如何深入、沉澱以及提升自我成為關鍵,倡導“學海無涯”,任何人不可能懂所有的事情,所以你更加應該學會的是一種快速學習的能力,快速掌握本質的能力,快速進入某種領域的能力。
我不是在寫代碼大全,也不可能寫得全,社會在不斷進步與發展,IT技術幾年一個花樣,也許你還會跨行業工作,跨技術領域和業務領域去工作等等,你可能將麵對很多人生中沒麵對的問題,尤其是在這個技術飛速變化的時代中,我相信這些東西是寶貴的財富,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如何去使用。
我也不會對某些板塊的內容做十分十分全麵的介紹,因為也介紹不完,也沒有意義,因為明天就可能會有新版本、新特征出來,但是他們主體脈路和思想是不會發生大的變化的。
書中第一篇會以6章內容來介紹基礎功底,說明一個java程序員應該掌握的哪些知識,我也相信大家對國外很多程序員的敬仰之心,而我們也並不應該比別人差太多,一個好的java程序員是否成天隻會寫點java普通的業務代碼呢?遇到問題你是否能真正解決?也許你看完功底篇會了解一些東西。
繼而第二篇5個章內容介紹源碼閱讀,會用一些很多java程序員會用到的源碼來講解,希望讀者“千萬千萬不要”就我寫到的源碼而糾結太多,因為你可能根本用不到這些源碼,我寫源碼的目的是讓很多糾結於如何看源碼的人(有人看源碼說頭大,有人看源碼說記不住),了解到如何去看源碼,看源碼前應該有哪些技術儲備,看源碼你應該學到些什麼,看源碼的目的和初衷是什麼,作者的思想是什麼,為何要這樣設計,我如果做架構師的時候該如何考慮?我希望你最終做到即使這東西我沒玩過,但是並不代表我完不了,也許我十來分鍾就可以玩得比很多人玩了很久的人還要順。
在第三篇中3章內容介紹設計者,因為一個好的java程序員你遲早要走上這條路,而這條路並不是你明天要做設計師,今天才開始學習的內容,是一個剛開始至少在意識上就該去培養的,所以我寫了這些內容,我會用一些實例來帶著大家一起設計,也許這些設計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希望你能學到設計的方法和思路,而不要過於糾結於例子,學會觸類旁通。我也會從 實例使用中帶出一些“設計模式”,但是可能不全,也讓大家不要糾結於設計模式本身,很多時候當你沒有那種經曆,死記硬背或生搬硬套往往適得其反,我會在這裏告訴你如何利用設計模式,它的存在不是為了“耍酷”,而是由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並且它就像武俠中的招式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在第四篇中,會用2章內容實例模型,就2章,因為我原本不想寫這一部分內容,不過既然提到了java,就還是會提一些實現層麵的事情,會用一些案例從設計到實現的過程,我們是如何思考的,如何考慮用戶體驗,如何麵對殘酷的需求變化,如何麵對技術創新與重複製造上的糾結、如何麵對一些協作問題、如何做一些測試等等。
最後一篇,將會有6章內容,算是擴展篇、論道篇章,除了對一些程序員應該了解的知識:UI、集群、分布式等之外,也總結一些“坑”,通過坑也許你更加了解到一些東西需要認清本質,甚至於表麵上的不一定是最真實的。同時我們以前看看如何去量化與權衡一些技術的使用,是否該使用,我們不拍腦袋用數字說話。最後說明一個程序員應該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認識到或找到自己平凡的工作中真正的價值,找準自己的技術和業務方向,深入去挖掘進而創新。
我寫書的風格?
我曾經也是一個連計算機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我寫的不一定是完全準確的東西,我隻希望它能給你幫助,而我寫的正是希望看著有興趣的書籍,而不是看著想睡覺的書籍,甚至於不是幹IT的人也能看懂一些的書籍,我會盡量這樣去寫,帶有一定的調侃,帶有一些武俠,盡量用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希望各位可以開心讀書、快樂成長,隻是這種表達欠缺嚴謹性,可能會誤導讀者,我也會盡量說明一些:我說的是這個意思,而不是那個意思。
另外出於對知識的尊重和技術本身的深度,在某些內容上同樣會說得比較嚴肅。
最後,我雖然會寫源碼、實例,但是書中大部分篇幅都“不是靠貼代碼”來完成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手工敲打完成,也許會利用一些網絡上出現的例子,但是一般都會經過一些完善、修改和整理後,盡量好懂的方式來呈現。
為何寫這麼雜?
前麵有所介紹,其實這是我認為一個java程序員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因為我並不是在寫技術本身,而是在通過功底、設計、實例、源碼等來探討我們平時所用到的各種各樣的思想、方法、心態,如何煉就個人,另外在技術方麵一個人的麵的擴展也是一個點深入的重要支撐,很多時候就是相關的知識讓你對你的專業領悟更加深刻。而至於你要深入那個方向和領域,是你自己的選擇,在最後一章中我希望你能逐步思考後找到自己的方向。
適合的人群?
本書很多內容比較調侃和輕鬆,帶有故事性,用簡單的方式說明問題,所以第一類適合的人群就是那些想要快速找到一些東西感性認識 的人,其次是一些思維方式比較怪異,簡單問題都喜歡複雜化的人,我希望你能放鬆心情來理解技術本身的道理。甚至於一些門外漢,不是做IT的人,也許你的工作和IT技術人員打交道,曾經你可能是抬頭敬仰,某一天也許你可以和他侃侃而談。
另外一類就是成長中迷茫的人,也許你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沒意義,也許不知道該從哪裏去學習或發展,也許你覺得現在做得太雜找不到定位,也許這本書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不適合的人群?
假如你是一位牛人,這本書真不適合你,因為無法助你從牛人變成大師;
假如你是做客戶端的,本書適合你的內容很少,因為很多內容都是圍繞服務器為基礎展開的。
最後如果大家支持我寫好本書,我也會竭盡所能寫好本書,由於純手工寫,加上平時工作較忙,編寫速度會稍微慢一些,現在寫好了2章多一些的初稿,本書在4-6個月左右可能會與大家見麵。
最後更新:2017-04-03 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