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人工智能醫療應用浪潮背後問題多:AI與醫療結合的機遇和風險

人工智能醫療火熱:商業化落腳點究竟在哪?

人工智能醫療應用浪潮背後問題多:AI與醫療結合的機遇和風險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諸如基因組學和醫學成像等的醫學領域帶來的信息巨浪如今撲麵而來,我們將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來分析這些數據,並提供醫療見解。

然而,隨著醫療AI領域創新產品的增多,一些老生常談的商業問題也初現端倪。比如,初創公司如何在實現盈利?以及如何利用AI來扭轉持續增加的醫療成本?最重要的是,醫療AI產品如何取得各方的信任?

海外知名媒體Xconomy對於醫療人工智能進行了深度報道,包括GE和IBM等大型公司在醫療AI上的相關工作,基因組學的編程馬拉鬆(hackathon),以及醫療AI對患者和醫生們的影響。動脈網整理編譯,以饗讀者。

技術浪潮背後的問題

不久前,Xconomy曾組織了一次餐會討論,與會者均為聖地亞哥最為優秀的科技和生命科學大咖,該次討論主要針對將AI與醫療結合起來帶來的機遇和風險,而上述問題也在這次討論中浮出水麵。

“作為醫療行業投資人,我最鍾情的是科技方麵的吸引力,”風投公司DomainAssociates的合夥人KimKamdar在其聖地亞哥的辦公室中表示,“這為我們公司吸引潛在共同投資人開辟了嶄新的道路。”

對於醫療AI,目前的普遍共識是:將機器學習技術和相關技術應用在醫療領域確實為時尚早,並且也很難預見這些創新成果將怎樣發揮作用。這也正如Xconomy的資深編輯JeffEngel在《AI將對醫生和醫療機構產生的諸多影響》一文中提出的諸多質疑。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醫療領域的轉型浪潮正洶湧襲來,不論是小型初創公司,還是如IBM、GE這樣的行業巨頭,都爭先恐後地想要在這個新興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有這麼一個行業急需注入變革的新鮮血液,那首當其衝的就是醫療保健。僅美國而言,每年在醫療上的支出就超過3.2萬億美元,占了國民生產總值約18%的份額。

對於投資者而言,醫療行業盡管利潤豐厚,但是也令人望而生畏。在這個行業中,患者、醫療服務提供者和保險公司都有著各自的利益出發點,並且監管問題錯綜複雜,以致一項投資可能需要10年或者更久才能看見回報。<餘下全文<

最後更新:2017-07-18 20:35:48

  上一篇:go  一篇文章解讀提速、降費黑科技:PCDN定義、功能、架構、場景和優勢
  下一篇:go  SpringBoot開發案例之整合Dubbo提供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