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6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王健林又双叒叕被谣言,谣言为何紧盯中国首富王健林?

作者:云掌财经 财艾笨

王健林父子的话题永不匮乏。王思聪“消失100天”话题过后,近日,又有人将之前被辟的谣言进行了修改并传播,称王健林被边控。

8月25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携带全家离境赴英国时被拦截,全家被扣留在天津机场,该消息直指王健林已经被限制出境。

8月28日早上,万达集团发表官方声明,对此消息进行辟谣。

万达集团在声明中称,近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炮制各种版本关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的恶毒谣言。该谣言最早出现在8月中旬,后因为王健林赴兰州考察,谣言不攻自破。又有人将相同的谣言修改时间继续造谣,昨日,境外媒体“博闻社”更是添油加醋、恶意诽谤。

万达集团表示,所有谣言都是无中生有,别有用心,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万达已第一时间向政府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万达集团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追究相关媒体法律责任。

这并非首次出现王健林被限制出境的传言。2012年4月,网上也曾传出消息,称王健林受到有关部门调查,被限制出境,但这一传言很快便被辟谣。

这些年,万达谣言不断谣言为何如此青睐王健林?

王氏父子太过高调

在中国,身家过10亿美元的富豪多达430人,比美国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但是王健林与众不同,原因不仅在于他是亚洲最富有的人,他的财富据估算超过350亿美元。截至2017年8月14日,万达总资产8826.4亿元,2017年上半年收入1348.5亿元。

除了中国首富的名衔,王健林还是所谓的财经网红鼻祖,百度搜索风云榜常年霸占冠军交椅,新晋网红孙宏斌更是难以望其项背。就连竞争首富宝座的马云、马化腾热搜度都远远不及王健林。

纵观这几年,王健林不仅有“一亿小目标”的惊人言论,还将王思聪带入公众视线中。万达公子王思聪,被网友冠名“国民老公”。家族在伦敦富人街有价值8亿的豪宅,用配置30万的电脑玩游戏,身边的网红脸女朋友一个接一个,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特斯拉的车像换衣服一样换着开,他的狗是着名网红王可可,手上戴的苹果手表是它的玩具……

这对父子的万达帝国,在中国最为着名的项目是标志性的万达广场。这些宏大的购物广场项目里,有影院、写字楼、宾馆和公寓。自从2002年在东北城市长春兴建第一座万达广场以来,万达已经在中国另外70座城市修建了超过100座。这些项目产生的收益如今为王健林向海外扩张的雄心提供了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王健林还抢滩好莱坞,收购了美国知名电影制作企业传奇影业、美国和世界最大的单一院线AMC。

为了与迪士尼较量,一年前,万达计划在全国开办13个主题公园,这位董事长甚至豪言“让迪士尼中国10年到20年之内盈不了利”。

谣言为媒体带来效益

6月下旬,网上疯传,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排查近年来海外投资比较凶猛、在银行业敞口较大的民营企业,矛头直指万达及复星。信息发布于新浪微博,一时间广为流传,博主赚来海量流量及不少粉丝。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通达便捷,造假及传谣成本降低,同时网络执法难,全民自媒体浪潮中,博眼球,博流量,涨粉丝的做法往往还伴随着一定的经济效益。

资本市场以此谋利

值得注意的是,谣言缠身的王健林、郭广昌都是资本大佬,分别执掌万达集团及复星系。

万达集团与复星系在A股及港股市场中拥有万达酒店发展、万达电影、复星医药、复星国际这些上市公司,也借此发行企业债。

撇开港股市场,融资融券的制度使得A股市场也具备一定的做空机制,如果在谣言爆发前认沽/融券卖出相应股票,在股债双杀中获利平仓,然后再低位收债,一波行情赚两笔钱,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在证券法严禁上市公司违规发布虚假信息,但对于个人发布谣言影响证券市场运行并谋利,真正实施抓捕并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很少,惩治力度也较为有限,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万达集团频繁的资本运作引来各界猜疑

当然啦,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万达集团近期频繁的资本运作,贱卖酒店及文旅项目,削减地产开发业务,左手倒右手重组万达酒店发展,按王健林的话说,走上“轻资产之路”,给了市场人士太多话题,构建谣言滋生的温床。王健林谣言缠身只能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那么,万达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天,王健林和万达总是个大热点。关键词包括:被查、卖产,以及老套的“别让他跑了”,甚至还有人将其与贾跃亭相提并论。

搁过去,王先生或许早已是雷霆大怒,但值此关头,他忍了。

万达一定遇到了大坎儿,但它到底怎么了?市场上有很多种解读,说得极其复杂甚至阴暗。

若就商言商,刨除业务经营层面的“小问题”不谈,就财技与业务扩张安排这个大问题,就是两个事儿:

一是短贷长投,而且搞得太猛;二是现金流不够,而且很不够。

万达的海外并购大都是长期投资,但我国金融机构给并购贷款的期限最长也才7年,金额最多也只能贷到交易价的50%。

好比万达并购AMC,并购款加后期投入,一共付了 31 亿美元。这么大一笔钱怎么来?据说万达是国内贷款跟“内保外贷”一起搞,信贷风险都是在国内。

这贷款的期限最多7年,局面一旦变幻,7年的时间可能都不会给。

但7年时间,是无法从AMC收回31亿美元的。而除了AMC,万达还干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海外大买卖。于是,一旦信贷收紧,压力扑面来,而且压力山大。

我们查阅有关数据的结果是,万达的海外投资已累积高达200亿美元左右。这些交易万达付了多少现金?又有多少是国内银行的?

不管多少,这都是国内银行的风险,于是银监会找上门来。尤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即使不是什么转移资产,也必然要找你。

这么多钱搞出去,玩得转吗?什么时候收得回?

找你也是提醒你、保护你,不要搞出大窟窿。海外投资有风险,太激进风险就更大,比如万达在西班牙就一把小买卖亏了1个多小目标。

贷款压力来了,如果现金流足够也没关系,把钱还掉就是。这时,第二个问题来了:现金流不够。

在海外,万达的项目大都是一次性投入大,但回收却缓慢;在国内,万达这些年努力去地产化,向轻资化,服务业和品牌管理转型,这是王健林为万达基业长青做出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他的居安思危。

但去地产太厉害却又增加了他的风险——失去了重要的现金流。轻资产,收租金,挣品牌管理费、服务费,的确是更能长久也风险低,但相比卖房子,来钱太慢太小,而他的那些文旅项目和酒店,也大都是投资大、回收慢,甚至回报低。

如此一来,他相当于是一下搞出了国际国内两个短贷长投。

短贷长投是企业财务的大忌,久经沙场且智囊如云的王健林当然不会不知其风险。但万达还是这样干了,这就是警惕性不够,太过于自信了。

在一段时间内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银行不逼债,如果类似的海外并购依然被支持,如果短贷可以通过高超的财技“借新还旧”变相成长贷。

而曾经,银行就是不逼债,甚至还追着你借的,国家对类似海外并购也是支持的,短贷也是可以变相成长贷的。以银监会为例,2012年、2015年,都曾明文鼓励有竞争优势的境内企业“走出去”,助推企业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万达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加快了“走出去”步伐。但现在,“走出去”一段时间,很多新问题产生了,环境变了。

国家的政策,态度有了变化,那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了,你们又如脱缰的野马跑偏了,必然要采取措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首富真会变成一无所有么

如今,在政府采取不鼓励海外投资和大量借款的政策之后,万达通过低价出售大部分房地产项目,贯彻其创始人所说的“轻资产”战略。在该模式下,万达放弃那些需要大额贷款的物业,减少自有财产,从管理费和其他服务中获取更多利润。

在某种程度上,很难不将这种做法视为一种让步。

据不完全统计,万达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已高达2450亿元,投资遍布美国、欧洲、澳洲和印度,领域涵盖地产酒店、影视、娱乐设施和奢侈品巨头等。其中,还有莫奈和毕加索的两幅画。

但换个角度看,王健林似乎又在下一盘大棋。对王健林家族自身来说,尽管贵为“首富”,但万达并未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财团,在A股,家族真正可以掌控的上市平台只有万达电影一家。

换句话说,过去的万达,是一台土地资本化的超级负债机,却并没有像其他那些民营财团那样,斩获中国金融市场独有的“超额收益”。

长期背负着“首富”之名,掀起国内拿地和负债的狂飙,但企业真正产生的利润和现金,却和万达这个庞然大物的地位严重不匹配。这是王健林心中的一块心病,怎么办?他现在最想要的,也许只是上市。

据了解,现在,万达手里的轻资产公司包括万达商业管理、万达电影、万达酒店管理、万达主题娱乐、万达儿童娱乐、万达体育以及大健康产业。

王健林表示,计划3年左右将万达旗下大部分公司陆续在境内外上市。

这位首富真会变成一无所有么?不见得。

版权声明:

本资讯号除注明来源的文章外,均为云掌财经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云掌财经】

ID:yunzhangcaijing

最后更新:2017-09-01 20:14:03

  上一篇:go 杨幂再次被爆已确认离婚,真正的离婚原因竟然是这样
  下一篇:go 有种爱情叫张杰谢娜:张杰在最低谷时,谢娜送了他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