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刚加盟的亚马逊顶级科学家,阿里还挖来这些技术大牛
依靠“人才争夺战”,阿里巴巴将更快速地推动自己的科技创新。
近日,任小枫正式确认加入阿里巴巴的消息近来引起不小轰动。这位原亚马逊资深主任科学家,将担任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核心团队iDST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
任小枫的加盟显示了阿里巴巴正在快速推动NASA计划。这项计划由马云提出,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为服务近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为实现这一目标,阿里巴巴正在全球招募顶尖科研人才。
而iDST(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Technologies)是阿里巴巴通过AI技术推动NASA计划落地的核心团队,通过阿里云向各行业输出技术及服务能力。早在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后,就在硅谷宣布成立了iDST。
任小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验可能是阿里最为看重的。此前,他在亚马逊领导计算机视觉算法团队,是该公司级别最高的华人科学家,他参与创建了无人便利店项目Amazon Go,对图像分类,物体识别、跟踪、检测,事件检测均有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在学术上,任小枫也获得过不俗的成绩。他先后获浙江大学本科、斯坦福硕士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导师为计算机视觉大师Jitendra Malik教授。另外,他目前还在华盛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相关论文被引用9000次以上。
除了任小枫以外,近年实际已有不少顶尖技术大牛加入了阿里巴巴,尤其是iDST部门,让我们看看他们究竟有何实力。(以下是部分技术大牛,并非全部)
金榕(中间)、任小枫(左一)、华先胜(右一)合影
金榕: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
作为iDST的创始人之一,目前的院长,金榕被公认为圈内的顶级“大牛”。加入阿里前,他已经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曾担任NIPS、SIGIR等顶级国际会议领域主席,及KDD、AAAI、IJCAI等顶级会议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还曾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Career Award——有超过200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获得过这个奖金的资助。
《李翔商业内参》的《向技术的长征》一文中曾写道,在2014年正式加入阿里巴巴的iDST之前,金榕在阿里巴巴旗下的互联网广告平台阿里妈妈做过一年的技术顾问,帮助解决一个大规模算法优化问题,把广告展示的收入提高了15~20%。此前金榕从未在工业界工作过,“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感觉理论的东西原来可以改变生活”。
阿里巴巴iDST院长 金榕
漆远: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
和统计系终身教授
作为iDST的另一位创始人,漆远也同样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NSF Career Award。1974年出生的漆远,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39岁被评为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和统计系终身教授,40岁就成为中国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他还有着传奇经历:2003年,拉里·佩奇想拉他创业,被其拒绝,后来前者创办了谷歌;2004年,身边的大批同学去一个泡妞网站上班,他没去,这个网站叫Facebook。
将学术成果转化成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是漆远的一个梦想。漆远曾以为这样的梦想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才有可能实现。一次回国探亲,他偶然接触到了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内良好的创业环境,让他觉得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2013年,漆远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并担任副总裁。和金榕一起,他们在前阿里CTO王坚博士的领导下创建了iDST。2015年,漆远转而担任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其人工智能团队正在研发虚拟机器人。他领导着一个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团队,从事深度学习、加强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在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评算法大奖,当时漆远80人的团队包揽了16项奖中的6项。据《向技术的长征》中写到的,后来,漆远在蚂蚁金服逐步组建起300多人的人工智能部门,他说“团队这么快的发展离不开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重视。”
阿里iDST创始人之一、蚂蚁金服副总裁 漆远
华先胜:IEEE院士,
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权威学者
2016年7月,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华先胜加入iDST的科学家团队,带领阿里云的视觉计算(Visual Computing)团队,专注于视频图像分析、识别和搜索等领域的AI技术研发。
1991年,华先胜由湖北黄冈中学保送入北京大学数学系读本科,1996年免试读研,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曾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媒体组项目负责人。
作为视觉识别和搜索领域的国际级权威学者,华先胜获得过美国计算机协会ACM2015年度杰出科学家、MIT TR35大奖(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等荣誉,也曾担任ACM Multimedia大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此前,华先胜的团队还曾打破了全球权威机器视觉算法测评平台KITTI的世界纪录。
IEEE向华先胜颁发院士资格时曾评论,华先胜为多媒体内容分析和图像搜索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有效的基于内容的视频搜索仍然还有很多困难没有解决,但华先胜正在通过自动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物体、场景、事件和其他语义特征来攻克这个壁垒。”
华先胜目前担任iDST副院长。据悉,任小枫同样作为副院长加入后,他们将合力打造出世界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并通过阿里云向外提供服务。
阿里iDST副院长 华先胜
周靖人:前微软研发合伙人,
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权威学者
就在华先胜宣布加入阿里巴巴前,微软前研发合伙人周靖人也宣布已加盟该公司,担任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当时称,周靖人将带领阿里云中、美两地的研发团队,负责阿里云大数据平台和iDST的科研工作。
周靖人就职于微软期间,曾带领研发团队支撑起必应搜索、Windows、office等多个核心产品的大数据计算平台。据称,该系统由上万台规模的计算集群组成,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实时收集并分析海量数据,是整个公司后台数据服务的基石。
周靖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是云计算大数据、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数据库等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他曾多次在顶尖国际期刊和会议(VLDB,SIGMOD,ODSI等)发表论文,并长期担任知名学术期刊和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或主席。
阿里云首席科学家 周靖人
加盟阿里巴巴后,周靖人带领团队在iDST西雅图基地进行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平台、数据分析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开发。他表示,他将专注于帮助企业利用及分析大数据,提供可带来订制化解决方案的平台。
编辑:吴思凡
原文链接
最后更新:2017-07-07 17: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