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基因十節課
本教程轉貼自 朱邦複 先生(倉頡輸入法發明人、中文電腦之父)發表於個人工作室網頁內容
簡介:
即日起,擬在本網講解“漢字基因”,但僅限“理論”,設計細節恕不能公開。
由於老朽之時間、精力有限,網友發問請勿離題(針對已講者),明察慎思(已講者 務需領會)。至於能講多少、多久,端視網友程度而定(多達千講,少至一言),若有來 問未登,必係不合規範,自知可也。
網主 2001-12-09
注:①若文中有??或無法顯示字形,是因BIG5係統無該字,原文實有。
②漢字基因分十節,受限網絡編排格式,討論區版本分為十二講。
③漢字基因十二講自2001-12-09開講,2002-01-09為止,計一個月。
第一節 漢字基因
一、前題
“漢字”係先聖前賢曆經數千年、將日常生活“所知所識”、濃縮在“圖、象”中、 以供同種同族人民相互溝通之“意識工具”。換句話說,漢字係中國漢民族的“思維結晶 ”,亦可謂為“思想載具”。
是以,漢字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也不僅僅是一種能夠發聲、具有意義的“文字” ,而是具有“生命”的“意識流”,代表著中國人與宇宙互動的“心路曆程”。古人說“ 文以載道”,良有以也。
“基因”者,基本因子也。所謂科學,無非分門別類之學,以探求事物之極致。既至 其極,可稱為該事物之“基本”矣,再問“為何”,則有其“因子”焉(以基因排列組合 ,用其功效,是稱“科技”)。
物質之基因久為人知,是以物質文明昌盛;近年生物基因亦已被發現,生命科技勢將 大行其道。若漢字基因被證明無誤(用“易芯”之硬體證明之),人類之思想將不再是唯 心之論,可謂“智慧”也。
二、源流
五千年前,中華民族之祖先,於觀天察地之際,發現“時有序,物有律”。由於農業
社會之生存環境安定,先民深究之下,發現了“絕對分類”之法則(非開即關,即今日之
二進位製)。宇宙原本混沌,一分為二,稱“動、靜”兩儀,兩儀再分四象,四象而得八 卦。這種觀念,正是分類的結果。
所謂“絕對分類”,可以涵蓋宇宙中之萬有,隻要站在一定之立場,分類合理,就可 以代表事物之真實。
先民之立場,是以“人類”之觀察為出發點,試證:
1,觀察者為人,以其“感官”所接受之外界刺激為分析對象。
2,感官是生命體因應生存環境而進化者,故僅能感應“變化”,是稱“易”。
3,刺激依時序先後,其前級刺激與後級刺激相比較,因不同而有變化。
4,前級與後級刺激之變化(某一限度內),僅具“有、無”兩類。
5,有變化可假定為“動”,無則為“靜”。
6,故一分為二之“絕對分類”,對人類立場而言成立。
先民對這種“變易”之理,作了大量的印證,從而創作了一種具有此類“象征”的文 字,是謂“甲骨文”。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遂形成“漢字”。
三、結語
將“變易之理”與漢字相對應,一一尋求其“根”,並分為若幹“層次”,以作“絕 對分類”,求出其“最大公約概念”、以及“最小公因象征”,是稱“漢字基因”。
第二節 漢字基因分類
本講涉及電腦之二進位結構,此為基本常識,欲上層樓,不可不知。特將二進位、十 進位與十六進位轉換如次:(h為十六進符號)
二進位 16進 十進
0000 = 00h (0)
0001 = 01h (1,於二進位時,0已進位成1。)
0010 = 02h (2)
0011 = 03h (3)
0100 = 04h (4)
0101 = 05h (5)
0110 = 06h (6)
0111 = 07h (7)
1000 = 08h (8)
1001 = 09h (9)
1010 = 0Ah (10,十六進以A取代之。)
1011 = 0Bh (11,十六進以B取代之。)
1100 = 0Ch (12,十六進以C取代之。)
1101 = 0Dh (13,十六進以D取代之。)
1110 = 0Eh (14,十六進以E取代之。)
1111 = 0Fh (15,十六進以F取代之,進位為10h。)
對電腦而言,二進位相當開關,但因數目太長,特以十六進位數字代表之。
一、基於基因分類規律,太極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
漢字基因首分本末,次具性質,如次:
本:思維-
性:概念
質:常識
末:應用-
性:符號
質:定性
又基於二分法之特征,取其八次元,各得256種:
概念基因256種,從分類來看,有八個層次。
常識基因256種,倉頡字首、字身之定義值。
符號基因256種(涉及工業設計,不宜公開)。
定性基因256種(涉及工業設計,不宜公開)。
二、概念分類:
由於正值實證階段,尚在不斷改進中。以下分類與原載於《漢字基因工程》中之內容 略有不同,參考則可,但請勿混為一談。
下表之最左側標題為“層次”,當二分至三層後(八種認知),其性質已漸模煳。至 四、五層後,改用“四別”、“八類”(其中奧妙尚請自參)。
其理暗合西方“混沌理論”之“周期三分裂=亂數”,蓋人類認知受限於“三才結構 ”(例如空間僅有三維),“概念”不可能如“數字”之不斷二分也。
於分類概念之前,有0或1,以代表“二進位”值。至“八類”時,改采0至F之“ 十六進位”值,本文不負責教導此類細節,不懂者略之可也。
下文之分類表為係統總覽,由分類中確定各種性質。
四別 八類(即為概念基因256種,因受版麵限製,特作平麵展開)
本體--00源體:01質體:02宇體:03形體:04界體:05水體:06能體:07命體:
植物--08食用:09菜用:0A果用:0B觀用:0C體用:0D工用:0E利用:0F命用:
肢體--10體位:11體構:12體表:13體質:14體感:15體功:16體控:17體動:
動物--18用類:19飛類:1A行類:1B水類:1C爬類:1D蟲類:1E化類:1F稱類:
食衣--20食物:21食肉:22食感:23食式:24衣物:25衣用:26衣位:27衣源:
住行--28居用:29住用:2A公用:2B化用:2C建體:2D通體:2E構體:2F行體:
起居--30食具:31炊具:32容具:33盛具:34視具:35用具:36住具:37廢具:
工作--38文器:39知器:3A樂器:3B質器:3C農器:3D工器:3E機器:3F武器:
定義--40類詞:41序詞:42數詞:43時詞:44位詞:45度詞:46幣詞:47量詞:
語法--48意詞:49動詞:4A代詞:4B副詞:4C語詞:4D聲詞:4E連詞:4F介詞:
根源--50本源:51性源:52視源:53感源:54知源:55人源:56宗源:57居源:
現象--58本象:59表象:5A形象:5B感象:5C質象:5D固象:5E液象:5F氣象:
訊息--60資訊:61識訊:62視訊:63事訊:64文式:65文體:66文件:67文據:
利害--68意利:69公利:6A性利:6B財利:6C意害:6D病害:6E體害:6F命害:
事理--70法務:71公務:72組務:73職務:74事務:75業務:76界務:77源務:
關係--78本係:79姻係:7A人係:7B宗係:7C通稱:7D行稱:7E人稱:7F源稱:
視覺--80光狀:81色狀:82明狀:83性狀:84形狀:85體狀:86勢狀:87態狀:
感覺--88食覺:89觸覺:8A質覺:8B體覺:8C意覺:8D聽覺:8E知覺:8F思覺:
心緒--90意感:91源感:92人感:93物感:94良感:95觸感:96害感:97惡感:
印象--98意性:99質性:9A體性:9B行性:9C良性:9D表性:9E感性:9F惡性:
動態--A0轉動:A1位動:A2形動:A3勢動:A4源動:A5力動:A6表動:A7水動:
化態--A8宙態:A9宇態:AA能態:AB勢態:AC容態:AD事態:AE生態:AF命態:
界態--B0通界:B1連界:B2觸界:B3形界:B4體界:B5狀界:B6向界:B7量界:
識態--B8時識:B9事識:BA形識:BB狀識:BC意識:BD力識:BE判識:BF利識:
官能--C0食況:C1觀況:C2聲況:C3嘴況:C4意理:C5情理:C6生理:C7人理:
體能--C8動處:C9動止:CA動體:CB動式:CC動形:CD動狀:CE動向:CF動類:
功能--D0手動:D1手觸:D2手控:D3手刃:D4易形:D5易狀:D6易向:D7易表:
智能--D8觀智:D9辨智:DA思智:DB知智:DC述智:DD謀智:DE判智:DF控智:
生活--E0炊事:E1住事:E2居事:E3行事:E4農事:E5工事:E6育事:E7物事:
溝通--E8意通:E9理通:EA態通:EB利通:EC情通:ED感通:EE氣通:EF惡通:
處理--F0處意:F1處行:F2處位:F3處事:F4處物:F5處財:F6處力:F7處惡:
待人--F8用人:F9知人:FA處人:FB命人:FC事人:FD利人:FE害人:FF惡人:
三、用例
若有一字屬於“樂器”,其十六進位值為3A,展開為二進值:00111010( 每一數字為一位元)。依其前後順位,再查分類表,可得“分類共性”:
第一位元=0 為靜態,屬於客觀、外在------是人可“用”者。
第二位元=0 為具象,有體、形、色、質、性、量-是人可“識”者。
第三位元=1 為人造,多屬幾何圖形,有功能---是人可“知”者。
四五位元=11為工作,必有“體、用、因、果”--是人之行為。
餘三位=010共為樂器(何種樂器以八位元“定性基因”區別之)。
再如該字為“簫”:其常識基因為“竹、肅”(倉頡字首、字身),“竹”為材料, 常識定義=堅、直、管狀、中空、可出氣、有孔;“肅”=嚴肅,音。
是以,再加定性之八位元,共十六位元,就能將任何漢字定義得清清楚楚。事實上, 漢字雖有數萬之多,但除了“古用字”、“異體字”、“錯訛字”,以及作為符號的“名 詞專用字”之外,具有“意義”者不過六千而已。
第三節 漢字基因之功能
一、基因因子
漢字基因是人類思維的精華,是資訊係統整合之基石,是中華文化優秀的明證。它具 有強大無匹的機能,經過分門別類、歸納整理後,提煉出“形音義”之“因子”,設計成 “碼”,是稱“倉(蒼)頡係統”(以紀念造字之前賢蒼頡)。
“碼”係中性符號(相當於代數中之“變數”),可在“基因”之統一結構下,根據 不同之應用,發揮不同之功能。
在“漢字”中有:字母、字形、字序、字音、字辨、字義六大要素,其“基因”中可 以析出各要素之“因子”。
“字母因子”即倉頡二十四個字母;“字形因子”則載於CBFLABS.網頁“著作下載”
欄:“倉頡輸入法與中文字形產生器”一文中,供字庫造字用;“字序因子”相當於拚音
文字的字母順序,供大量資料查尋用;“語音因子”即各種音標符號;“字辨因子”乃倉
頡字母及其輔助字形;“字義因子”即為“概念基因”,乃中華文化最精煉之瑰寶,為“ 溝通理解”的不二法門,其綱要已如第二節。
此六種因子,皆屬“漢字基因”範疇,以“蒼頡係統”概括之,作為應用介麵(蓋於 實用中,尚有兩種基因涉及“智識產權”,恕不能公布)。
二、漢字六大要素與其因子
1,輸入:文字輸入-倉頡字碼(即字母因子)。
二十多年前,本人率先發表“倉頡輸入法”,以供中文電腦文字輸入之用。實則 當時“漢字基因”觀念已經成形,唯個人力有未逮,不得不逐步推出。
2,輸出:文字輸出-倉頡字形(即字形因子)。
電腦乃一資訊處理工具,所處理之結果,必當有以示人。故以“向量組字技術” ,利用字形因子,以程序將“碼”釋為字形輸出。
3,查尋:文字排序-倉頡字母(即字序因子)。
過去因無電腦,文字序列全靠記憶,其效能不彰。今於大量資料(比如億兆筆) 處理時,查尋不僅要快速,且應與人之習慣相符(拚音文字唯一優點,即其“字母” 之排序,觀“字典”即可知之),故而厘定“倉頡字母”。
4,語音:形聲法則-倉頡字身(即語音因子)。
漢字百分之九十來自“形聲”,聲符多為字身,有一千三百多個。本係統僅取其 “本音”(如:詣取旨音,曇取雲音),以求係統完整(此乃革命也,有“學問”的 “利益既得者”必將反對,但不作此圖,漢字將永遭詬病)。
5,辨識:文字掃瞄-倉頡字碼(即字辨因子)。
辨識與輸入之對象相同、處理相反。故掃瞄之形可轉成向量,再由向量得出倉頡 字碼。既由字形得到字碼,即稱辨識。
6,意義:概念基因-概念分類及倉頡字首字身定義(請見第一節)。
概念分類為人類思維基因,再加上倉頡字首、字身之常識基因,以及文字之體用 因果、性質關係,即為文字對人之意義。
當概念基因之觀念發揚光大後,漢字將如同“科學”一般,易學易用。至時,中 華文化勢將為舉世所接受,以為人類造福。
三、整合應用
在資訊時代,由於應用工具的成熟,人際溝通的效率極為重要。
文字語言是內容的載具,諸如文字語音的輸出入,內容的認知與理解等,必須都能結 合在一個係統之下,始能得到最大的效益。否則,在資訊處理上,各種功能獨立,互無交 集,其結果必然是龐大無序,令人不知所從。
此一統合之體係,即為“蒼頡係統”。本實驗室之主要課題,即將之設計在“處理中 樞”中(即為目前正在設計之“易芯”晶片)。是則,人與人之間,可藉此客觀係統相互 溝通,其意義大矣哉。
第四節 漢字基因之應用
一、漢字係供人與人溝通之用,其溝通之條件有:
1,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之個體。
人生之初,無知無識,成長於社會環境中,端賴與其他個體之溝通以學習。待成 長後,即令是個人腦海中的思考,其認知概念亦皆來自“前人”。
人不論聰明才智、思想認知,個體仍是個體,彼此間需要溝通。在人類社會中, 由於大眾的參與,用以溝通的認知概念必然會隨著時代環境而日益精進。
2,各個體主觀之認知,必須經由一客觀之管道,以資傳達。
人之感官在時、空變化中,接受到各種不同的刺激,而形成主觀認知。但因人類 具有相似的感官,其功能亦同,經過社會群體之相互傳達,則可稱為客觀。
在互異的主觀個體間,人的認知是指藉彼此共有的、基本的、可組合或分解的概 念因子溝通,以使主觀與客觀達到一致的認知。
3,“一致的認知”是溝通的目的,即為“理解”。
所謂“一致的認知”,可視為在不同的係統間,有完全符合的聯接介麵,且可經 由一種相同或相似之基因聯接之。
同理,如文字為載具,認知即為載體;如二進位分類為載具,則基因為載體。若 將載具與載體視為兩種係統,則人與所理解者亦應具有符合的聯接介麵(載具為載物 之具,載體即為所載之物)。
結論是,欲達到相互“理解”之目的,在係統與係統之間,必須有完全符合各係 統之聯接介麵(載具)或相似之基因(載體)(如在空間中,物體有光,視覺能接受 之;因空間為介麵,介麵為載具,光為基因、為載體)。
二、如果以資訊係統的立場來說,可以說:
1,人類利用“語言、文字”相互表達各自的經驗及思維,於表達時,必須透過某種 機製,在“輸出、輸入”之程序下,將資訊傳給另一機體。
2,以電腦為例,其內部處理之機製是“二進位數碼”(二進位相當於一組0與1之
“開關”,利用電子特性,可以設計成穩定可靠的“硬體”,同理也能以軟體程 序,隨意改變之),設若人所認知之“概念”也能設計成相同之“二進位數碼”
,且無損人對概念之認知,則人與電腦必可藉此二進位數碼機製,相互溝通。
3,在第二節中,概念分類表即為二進位數碼機製,所以可供電腦“理解”。同時, 人也可以根據這種分類,由其結構及基因、理解到漢字的微言大義,進而提升個 體的思維能力。
三、以實際例證,更進一步說明漢字基因之應用關係:
1,輸入、輸出:
1-1,電腦鍵盤輸入:
一種輸入方法,其目的係為了令電腦認知者。一般人以為,隻要編一種代碼,把文字輸入即可。實則,如果在編碼之際,未能建立有效的聯接介麵,且無基因以供認知,則不能達到相互溝通之效益。
電腦屏幕輸出:一種文字顯示,其目的係表達電腦所認知者。同前述之理,如僅係字形的顯示而無溝通目的,其意義不大。
1-2,語音輸入:
將語音轉換成“文字”,如未經過“理解”,則不能稱之為“辨識”,充其量隻是“列表圈選”而已。語音是人類最方便之溝通介麵,未來電腦不可或缺,中文電腦必須藉漢字基因徹底解決之。
語音輸出:語音合成似較簡單,實則不然。因語音中包含了“情緒變化”,而情緒變化又涉及概念理解,仍然與漢字基因密不可分。
1-3,圖形輸入:
漢字本係圖形文字,雖經曆代改良,使之“符號化、中性化”,而喪失了原形。但是“圖形定義”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為“圖形範圍”(從事圖像處理之工作者,無不視“圖像分割”為難事),在漢字中,卻保留下來了。這種“方塊”字,一字一圖,涇渭分明。據此,可以分析“圖形基因”,並以之編碼,是則,圖形亦可視同文字編碼輸入。
圖形輸出:圖形所占之信息量過大,但在基因處理下,空間效率可增進千、萬倍。資訊時代之到來,係因“類比訊號”之“數位化”;而下一個時代當圖形基因化後,其功效不言可喻也。
2,時空效率:
人是無效率的動物,因此才會對電腦有強烈的依賴性。而電腦效率之高低,目前
在西式的商業體製下,是建立在其軟硬體的設計上。軟件工程師為了提高其“經濟效
益”,以便於“大量生產”,全麵犧牲了使用者的“操作效率”,一律采用“高階語 言”(一種易學易用但笨重無比的程序工具)。
為此,欲求當前的電腦理解人意,是絕不可能的夢想(美國舉全國之力,由19 50年發展至今,連門都未入)。
漢字基因所占的空間極小,又能直接與硬件介麵聯接,欲令電腦理解人意(假如 能設計成功),其時空效率比諸當前的電腦,將高出“無窮大倍”。
3,設計方案:
“理解”對人類意義重大,如果設計成為“軟件程序”,極易遭“駭客”竄改( 如以黑為白,以非為是,不過改一個位元即可)。為了避免這種禍害,唯有設計成為 硬件,以符合“基因”的結構,也唯有采用基因技術始能夠達成理解目的。
第五節 漢字基因的三維結構
“三維結構”:天=規律,地=應用,人=認識。三者缺一,漢字基因即無從理解。 也就是說,漢字基因之能夠供人理解,實因其結構得以貫通“天人”也。
一、天:常識
生命體曆經千萬年的進化,因為適應了地球環境,而有了“遺傳本能”的性質。人類 更進一步,又有“概念”,對環境規律加以觀察、整理,並代代相傳,形成了“生命、生 存、生活”的基本認知,是稱“常識(日常生活必備的認識)”。
漢字基因即為思維基因,而人之所思所維者,率皆來自常識。也可以說,人之思維, 不過是以符號聯通常識,以供生存、生活的靈活應用。由於常識的應用,人類文明得以飛 速發展,進而萌生知識,最後回歸宇宙智慧的本體。
於漢字中,“部首、字身”即相當於“常識分類”,隻要稍作補充,諸如合力分力(
地心引力、摩擦力、作用力等)、比重向量、數係關係、能量程度、運動軌跡等之定義即
可。這些關係的界定需要各種專家(幾乎含蓋了各行各業)齊心協力,共同研究。然而,
說來簡單,西方講究“自由思維”,要想得到“共識”,等於是“天方夜譚”。至於東方 ,百年來在美人洗腦下,早已“樂不思蜀”了!
漢字是幾千年來,無數的先聖前賢,在無私的奉獻下,流傳下來的無價瑰寶。基於“ 約定俗成”原理,“約定”乃指使用者,“俗成”則以“常識”為依歸。曆經數千年、數 十億人民的嚴酷考驗後,迄今兀立不倒,足證漢字絕對客觀可靠。
二、地:體用因果
“體用”自我國秦漢時已有定論,儒家非常重視體用關係,是“舉一隅以三隅反”之 不二法門。“因果”係“體用之動態”,在一過程之中,因體用之變化,而產生用體之果 。說文解字謂漢字係約定俗成,其約定之基礎,即為體用因果。
茲以無線電話為例,說明“體用”關係:
無線電傳輸分“載具、載體”兩大類,如載具=體,則載體=用。
電話為體,電波為用;
電波為體,音訊為用;
音訊為體,概念為用;
概念為體,感受為用;
感受為體,能量變化為用。
對漢字的理解,即為先“辨識”所代表之“體”,再得到該體之“用”;或知其用, 反求其體。以上兩者,無非“體用關係”,故若知“概念之體用”,即為“理解”。
例:有一機器,能見體知用,如:
聞電話鈴聲,知應取其話筒,置於耳邊,聽之答之。
見用知體,如:
再知欲告一事,通過電話撥號,與對方通話。
此例涉及一係列“物理、生理、心理常識”,若能達成,即為理解。
因果則依時序開展,始態為因,終態為果。
體用因果間之關係,必然遵循常識規律(知識例外)。
三、人:認知
人對基因之“認知”,不外“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種對象。其中細節非常複雜,茲 概述於下,以供參考:
對人之認知:形貌,個性,能力,經驗,背景關係,意識型態,當前狀況,利害。
對事之認知:人、物之變化,時、地之終始,情、理、法之體用因果。
對時之認知:連續性,急迫性,影響性,變化性。
對物之認知:性質,功能,價值,主權。
對地之認知:地緣,環境,距離,安危。
對情之認知:利害,喜惡,程度,隱顯。
對理之認知:環境,對象,規律,基礎,分析,歸納。
對法之認知:立場,目的,策略,手段,利基,得失。
因此類信息數量龐大無比,故唯有記載“基因”,始有效率。
漢字基因之結構即相當於三隻不可或缺之基腳:“常識”是事物的規律;“體用因果”則是概念的應用;“人事時地物情理法”提供人的認知介麵。
第六節 漢字基因的分類層次
漢字基因的概念分類已如第二節,分類時采用二分法,共分五層。分類采雙段製,初
段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次段八分為32,再分至256。基於二進位的特性
,256種的“八個位元”中,每一位元均代表著分類的信息,故使用時效率極高(於第 二節例證中,曾以“簫”說明之)。
每層各有一“詞組”定義其範疇,其性質承上啟下,累為係統。茲一一說明如次:
一、立場有“二維”:
概念為供傳達信息之載具,載具必有一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1,其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
2,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
二、現象有“四象”:
體有具象、抽象,用有認識、反應,皆可觀察、辨知。
1,具像有“體、形、質、量、色、位、能、價”等因子,可供辨識、應用。
2,抽象有“象、數、性、征、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3,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
4,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
三、認知有“八知”:
具象者分:本存,人造;抽象者分:規範,應用;認識者分:感知,狀態;反應者分:能力,經驗。
1,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2,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3,規範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4,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5,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6,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7,能力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8,經驗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四、四別得三十二屬:
本存者有:本體、植物、肢體、動物。
人造者有:食衣、住行、起居、工作。
規範者有:定義、根源、語法、現象。
應用者有:訊息、利害、事理、關係。
感知者有:視覺、感覺、心緒、印象。
狀態者有:動態、化態、界態、識態。
能力者有:官能、體能、功能、智能。
經驗者有:生活、溝通、處理、待人。
五、八類分256種:
客觀┬具象┬本存┬本體┬源體;質體;宇體;形體。
│ │ │ │界體;水體;能體;命體。
│ │ │植物│食用;菜用;果用;體用。
│ │ │ │觀用;工用;利用;命用。
│ │ │肢體│體位;體構;體表;體質。
│ │ │ │體感;體功;體控;體動。
│ │ │動物│用類;飛類;行類;水類。
│ │ │ │爬類;蟲類;化類;稱類。
│ │人造│食衣│食物;食肉;食感;食式。
│ │ │ │衣物;衣用;衣位;衣源。
│ │ │住行│居用;住用;公用;化用。
│ │ │ │建體;通體;構體;行體。
│ │ │起居│食具;炊具;容具;盛具。
│ │ │ │視具;用具;住具;廢具。
│ │ │工作│文器;知器;樂器;質器。
│ │ │ │農器;工器;機器;武器。
│抽象│規範 │定義│類詞;序詞;數詞;時詞。
│ │ │ │位詞;度詞;幣詞;量詞。
│ │ │語法│意詞;動詞;代詞;副詞。
│ │ │ │語詞;聲詞;連詞;介詞。
│ │ │根源│本源;性源;視源;感源。
│ │ │ │知源;人源;宗源;居源。
│ │ │現象│本象;表象;形象;感象。
│ │ │ │質象;固象;液象;氣象。
│ │應用│訊息│資訊;識訊;視訊;事訊。
│ │ │ │文式;文體;文件;文據。
│ │ │利害│意利;公利;性利;財利。
│ │ │ │意害;病害;體害;命害。
│ │ │事務│法務;公務;組務;職務。
│ │ │ │事務;業務;界務;源務。
│ │ │關係│本係;姻係;人係;宗係。
│ │ │ │通稱;行稱;人稱;源稱。
主觀│ 認識│感知│視覺│光狀;色狀;明狀;性狀。
│ │ │ │形狀;體狀;勢狀;態狀。
│ │ │感覺│食覺;觸覺;質覺;體覺。
│ │ │ │意覺;聽覺;知覺;思覺。
│ │ │心緒│意感;源感;人感;物感。
│ │ │ │良感;觸感;害感;惡感。
│ │ │印象│意性;質性;體性;行性。
│ │ │ │良性;表性;感性;惡性。
│ │狀態│動態│轉動;位動;形動;勢動。
│ │ │ │源動;力動;表動;水動。
│ │ │化態│宙態;宇態;能態;勢態。
│ │ │ │容態;事態;生態;命態。
│ │ │界態│通界;連界;觸界;形界。
│ │ │ │體界;狀界;向界;量界。
│ │ │識態│時識;事識;形識;狀識。
│ │ │ │意識;力識;判識;利識。
│反應│能力 │官能│食況;觀況;聲況;嘴況。
│ │ │ │意理;情理;生理;人理。
│ │ │體能│動處;動止;動體;動式。
│ │ │ │動形;動狀;動向;動類。
│ │ │功能│手動;手觸;手控;手刃。
│ │ │ │易形;易狀;易向;易表。
│ │ │智能│觀智;辨智;思智;知智。
│ │ │ │述智;謀智;判智;控智。
│ │經驗│生活│炊事;住事;居事;行事。
│ │ │ │農事;工事;育事;物事。
│ │ │溝通│意通;理通;態通;利通。
│ │ │ │情通;感通;氣通;惡通。
│ │ │處理│處意;處行;處位;處事。
│ │ │ │處物;處財;處力;處惡。
│ │ │待人│用人;知人;處人;命人。
│ │ │ │事人;利人;害人;惡人。
注:漢字基因雖本存於文字中,但惜前人僅知“約定俗成”,未作“係統整理”。本 工程難度之高,涉及知識之廣,已臻人智之極,非比等閑焉。
本人從事研究數十載,從無到有,點滴聚歛,原稿修改迄今,已不下三十餘次之多。 為文至此,又有新猷,現公之於世,但供有心人士參考,絕非最終定論也。
由於研究尚在持續進行,概念分類經常有所調整。為了供有心人士參考,此分類表曾 經多次公開發表(自1984年起,出書三次,在台大企管係公開演講一次,北京工程學 院主辦之“漢字基因工程”發表會一次,每次都略有改進)。
但因舉世迷信美國人的技術,美國人不懂漢字,所以漢字便失去了應有的價值!炎黃 子孫之不爭氣如此!貧弱之道如此,是矣!
各層分類之性質略述於此,僅供參考,欲有所成,須自行努力也!
256種概念,在8000字(有意義者)中,每種中平均有概念31個,最多者約 50個,最少也有二十。每一概念常有多種分類,最多為四次。
茲於256種分類中,各取十個概念,列舉如次:
二進位值 十六進位
0 客觀 靜態
00 具象 體、形、質、量、色、位、能、價,辨識、應用。
000 本存詞 自然本存,有形、體、色、量、位,可辨識
00000 本體 +性質、功能、價值,供應用
00000000=00源體:金木水火土碳磷砒氫氧氮
00000001=01質體:材釉埴墣壤赭墡堊鹵舄泥
00000010=02宇體:陸原塽坪坎坷嶽嶽巒岫峰
00000011=03形體:岩石磐碌砂沙玉琨瓊瑤璦
00000100=04界體:島洲嶼渚礁磯岸湄崎墈灘
00000101=05水體:洋海湖泊蕩潭澱沼澤藪池
00000110=06能體:樵柴薪木碳煤炭酒油沼焱
00000111=07命體:人獸禽畜牲鳥魚貝蟲樹藤
00001 植物 +生命、特性、機能
00001000=08食用:糧秣餱穀糠禾稻穧糯粳稑
00001001=09菜用:蔬蔥菜蘿卜蒜薯匏葫蘆茄
00001010=0A果用:葡萄枇杷柿蕉榴柑橘橘檸
00001011=0B觀用:菊蘭曇玫瑰棠荷鬆柏榕楓
00001100=0C體用:幹杆柯梃標株枚稿穰黀秸
00001101=0D工用:茅荊棘楚棕櫚竹杉槐梓藤
00001110=0E利用:桼梧桐橡蔗菸桑栗棉麻麻
00001111=0F命用:花英華蕊絮苞秀穗果果核
00010 肢體(可動)+結構、部位、功能
00010000=10體位:身體軀躬背頭首麵臉脖頸
00010001=11體構:骨骼骷髏髑脊顱額囟頤腮
00010010=12體表:甲角犄鱗殼皮膚胼胝革韋
00010011=13體質:絲膠膟膏血衃蔑髓腺乳奶
00010100=14體感:腦心意眼睛目眶瞳眸瞼耳
00010101=15體功:髒心肺肝脾胰腎腑胃膽腸
00010110=16體控:膊髆肩臂膀胛肘胳胳肱腕
00010111=17體動:腿胯髀髖䏝髕膝腓脛腳足
00011 動物(自動)+生命、特性、機能
00011000=18用類:雞鴨鵝鴿鴳鵪兔豬羊牛豚
00011001=19飛類:鶴鶤鷺鸛鴻鷗鵜鶘鴛鴦鸚
00011010=1A行類:猿猴猩狒狐狸狼狽豹虎獅
00011011=1B水類:膃肭鯨蝦蟹蝸蚌蠣蠔蜆介
00011100=1C爬類:蛇蟒蝮蚯蚓蠍蠍蜈蚣蜘蛛
00011101=1D蟲類:蛾蝴蝶蚊蜉蝣蠅蟑螂螟蚱
00011110=1E化類:精卵蛋胚胎蛹蛆孑孓蝌蚪
00011111=1F稱類:龍鳳麒凰麟鯤鵬角夔饕餮
0 客觀 靜態
00 具象 體、形、質、量、色、位、能、價,辨識、應用。
001 人造 人為環境,幾何形,結構、位置、功能、效用。
00100 食衣 +特性
00100000=20食物:飯米麵餌粥糜煳糕餅粿饅
00100001=21食肉:魚肉膾膴胾臠醓醢臐膰胙
00100010=22食感:鹽糖醋醬油茗茶啤酒餡餖
00100011=23食式:膳餐宴夥饈齋葷素筵酒席
00100100=24衣物:冕帽盔簦鑐鎧韘韝髲鬄纂
00100101=25衣用:衣服衫襌襖袍褂褧袞裳褲
00100110=26衣位:鞋屨履屣屧屐屜靴舄襪蹝
00100111=27衣源:麻棉絲毛皮革絨緗巾冪縵
00101 住行 +特性
00101000=28居用:城郭墟莊院庭園場埕坪場
00101001=2A住用:寓房屋舍宅室墅樓廈廬堂
00101010=29公用:館店鋪棧肆攤窯寮塔寺廟
00101011=2B化用:厝墓墳塋塚墦冥壙窀穸塚
00101100=2C建體:牆壁垣堰堤塘壩欄杆柵闌
00101101=2D通體:徑道路途阡陌埂嶝衢胡衕
00101110=2E構體:軌榫扃閂輪軸轂轅轄軔楫
00101111=2D行體:車蹕機艇船舟艦筏舳艫舢
00110 起居 +特性
00110000=30食具:筷箸梜叉匕碗盤碟缽罏瓢
00110001=31炊具:爐灶壚爐策鍋甑釜錡鑊壺
00110010=32容具:缸桶壇盆罐槽盂罐陶鬲瓶
00110011=33盛具:箱匣盒筐函篋籃簍簞筒袋
00110100=34視具:釵簪笄珈鐲釧環璧佩圭玦
00110101=35用具:線線縷繩拐杖棍棒鏡鑒梳
00110110=36住具:桌台案椅凳凳座幾架櫥櫃
00110111=37廢具:屁尿屎糞耵聹垢渣滓籸泔
00111 工作 +特性
00111000=38文器:筆聿墨稿紙簿冊卷帙尺簽
00111001=39知器:球棋骰盧牌弈傀儡偶毽箾
00111010=3A樂器:鑼鈸鈴鼓梆鍾鏞笙簫笳管
00111011=3B質器:陶瓷玻璃蠟漆瓦磚鍱鋼銑
00111100=3C農器:鋤耙耖犁鏟鍬鎬鐮刈網羅
00111101=3D工器:銼刨镘圬鋏鉗鑷砧椎錐釘
00111110=3E機器:鏈鐐鍵鐍鐶樞紐鑰匙鋃鎖
00111111=3F武器:彈炮槍炮槍弓戟幹戈劍盾
0 客觀
01 抽象 象、數、性、征、關係、意義、條件、利害
010 規範 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以符合環境者。
01000 定義 +範圍
01000000=40類詞:界門綱目科屬種類幹兌離
01000001=41序詞: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
01000010=42數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
01000011=43時詞:年季月日時分秒前昨今明
01000100=44位詞:上下前後左右內外中東西
01000101=45度詞:裏哩碼米咪尺寸裏尺寸分
01000110=46幣詞:塊元毛角毫分鎊鍰兩貫吊
01000111=47量詞:趟回次番度服劑頓口份屆
01001 語法 +條件
01001000=48意詞:必定應該得能夠要願甘肯
01001001=49動詞:是為然即乃係有非否匪甭
01001010=4A代詞:我灑俺敝予餘咱朕孤你妳
01001011=4B副詞:傯緊遑忽乍驟溘突驀猝漸
01001100=4C語詞:幾奈曷奚何詎況之乎也者
01001101=4D聲詞:唧咪喃咕咻嗄咿當咚嘟籲
01001110=4E連詞:又且連予與和及同跟並但
01001111=4F介詞:因以替代給乘趁趕沿順照
01010 根源 +環境
01010000=50本源:宇宙時空元本末性命智慧
01010001=51性源:正負陰陽男女雌雄公母牡
01010010=52視源:點線麵體橫直斜曲形樣狀
01010011=53感源:能力電磁熱聲氣味物質朕
01010100=54知源:公私稟賦體用因果事業席
01010101=55人源:漢滿蒙回藏蠻狄羌蕃韃靼
01010110=56宗源:中美英德日法夏商周秦漢
01010111=57居源:亞美歐澳非郡府州省市縣
01011 現象 +環境
01011000=58本象:景天昊穹霄日月星林地山
01011001=59表象:痕斑繡紋鏽玟玷瑕瑜轍跡
01011010=5A形象:角方矩格棱圓錐橢珠球蛋
01011011=5B感象:質數量音響勁勢功籟氣氛
01011100=5C質象:氣汽液漿汁泡沈膠韌韌煳
01011101=5D固象:窟窿坎窪穴堀廠圈眼口孔
01011110=5E液象:潮汐波浪濤瀾澐漩渦漣漪
01011111=5F氣象:雲雯靄霧霾雨霖霪雪雹雷
0 客觀
01 抽象 象、數、性、征、關係、意義、條件、利害
011 應用 名稱用,係現實環境之對象。
01100 訊息 +介麵
01100000=60資訊:言語資料文字概念符號模
01100001=61識訊:姓名字號甫性別籍貫住址
01100010=62視訊:招牌旗幟麾簾纛榜徽碑銘
01100011=63事訊:價值誼恩仇惠利害毒壽功
01100100=64文式:句段節章題篇檔輯場景曲
01100101=65文體:序箴跋詩詞訓詁韻諺謎彖
01100110=66文件:帖牒稿信函箋牋牘簡柬劄
01100111=67文據:旨詔證照征憑狀例單據執
01101 利害 +情緒
01101000=68意利:吉祥瑞慶祺禎禧泰幸福禔
01101001=69公利:道德廉恥勤儉誠信仁恕愛
01101010=6A性利:藝術文學圖畫雕塑庭園音
01101011=6B財利:金銀財寶貝珠款錢鈔帑幣
01101100=6C意害:苦災厄旱澇潦禍殃燹殍饉
01101101=6D病害:疵恙暍皰疥癆瘀痢瘴症癌
01101110=6E體害:眇瞍瞽瞎瞶盲聾聵啞殘癈
01101111=6F命害:鰥寡孀孤獨煢罪辜瘋癡癖
01110 事理 +方法
01110000=70法務:憲法律製刑規則秩序契標
01110001=71公務:品邦國采族家氏門派社黨
01110010=72組務:府院部司署局科課組校所
01110011=73職務:特簡薦委使揆長吏僚員帥
01110100=74事務:政軍經濟武戎戰稅賦稼穡
01110101=75業務:士農工商教警軍兵醫漁牧
01110110=76界務:郊野限圻際徼範疇鄰疆域
01110111=77源務:朝廷宮闈殿闕泮黌宬邸寺
01111 關係 +態度
01111000=78本係:父母爸庭考媽慈妣娘婆伯
01111001=79姻係:嶽夫妻妾姬妗荊配偶伉儷
01111010=7A人係:親戚嫡胞胄嗣裔表眷幹朋
01111011=7B宗係:仙佛神隻妖怪魔鬼僧喇嘛
01111100=7C通稱:丈翁傖叟嫗媼漢郎佬婦娃
01111101=7D行稱:聖賢俠彥豪傑儐客盜匪宄
01111110=7E人稱:紳曹官庶民姝僑板倌仆役
01111111=7F源稱:皇帝王君後嬪妃太子駙馬
1 主觀:事物的狀態,人類的情緒、心誌、意念、舉動、行為。
10 認識 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
100 感知 形容詞,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滶到產生印象。
10000 視覺 +能量變化。
10000000=80光狀:明朗亮昭暗晦暝曖曦曈朏
10000001=81色狀:白素灰黑玄烏黛盧紅赤丹
10000010=82明狀:皓皎暉晰犖霽顯蒙龍瞞眛
10000011=83性狀:純粹雜濃稠黏巴粘淡幹燥
10000100=84形狀:平直縱橫斜豎立正歪偏隆
10000101=85體狀:厚薄狹仄高低粗細矮扁大
10000110=86勢狀:崇嶔巍峨嶒嵩岩岧嵌崢崎
10000111=87態狀:澄湛清潔淨澈渾濁汙洪沛
10001 感覺 +其他感覺
10001000=88食覺:香馨芬芳臭臊腥膻馡鬱焦
10001001=89觸覺:細嫩滑粗澀暖熅溫涼熱燠
10001010=8A質覺:皮致稹密嚴精縝疏弛酥硬
10001011=8B體覺:癢楚僵腫嘶啞瘖噎骾餓渴
10001100=8D意覺:恍惚疲困倦累憊眩勞昏暈
10001101=89聽覺:響嘈謐悄闃希靜默岑寂幽
10001110=8E知覺:仃單孑蕭寥拮據稔乏安穩
10001111=8F思覺:惘困惑漠湎迷僻秘密怪詫
10010 心緒 +程度
10010000=90意感:謐恬逸享悠閑嫻煩悶忐忑
10010001=91源感:緬愐懷念向記掛惦冀盼待
10010010=92人感:寵愛好戀慣幸嗜耽貪婪饞
10010011=93物感:節儉省撙吝嗇惜慳苛慷慨
10010100=94良感:喜樂愉悅怡歡欣慆爽愜舒
10010101=95觸感:惆悵憮惝頹怏沮窘尬尷糗
10010110=96害感:憂愁悱惴悁悒忡鬱怛戚惙
10010111=97惡感:嫌藐厭惡憎懣忮罣慍妒忌
10011 印象 +背景
10011000=98意性:愎佶倔頑訑拗怯憨懦苟木
10011001=99質性:才雋智慧睿聰敏伶俐黠庸
10011010=9A體性:帥俊倩豔秀壯醜陋肥胖瘦
10011011=9B行性:瀟灑倜儻莊嚴肅穆逍遙雍
10011100=9C良性:嫻馴婉乖淳澹樸樸謙賢善
10011101=9D表性:邋遢猥褻儇佻騷酷妖冶嬌
10011110=9E感性:驚懼駭噤囁嚅愕憚恐悚怖
10011111=9F惡性:蠻虐凶戾狠暴凶刁奸狡猾
1 主觀:事物的狀態,人類的情緒、心誌、意念、舉動、行為。
10 認識 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
101 狀態 所辨知的各種變化的狀態。
10100 動態 +引力、作用力、反作用力等
10100000=A0轉動:轉回旋回斡咼棊縈翻滾緣
10100001=A1位動:運艤晃嫋蕩蕩擺宕騰舞娑
10100010=A2形動:長漲伸延縮舒展脹張膨脝
10100011=A3勢動:閃噴射鋌爆炸迸崩怦決潰
10100100=A4源動:下降落隕墜墮掉上升升冒
10100101=A5力動:震振碰砸撞搗舂碾軋輾輘
10100110=A6表動:飛翔翩翥翾頡頏飄翻刮揚
10100111=A7水動:流淌汩溢泛濫沔漫淋瀉泄
10101 化態 +性質
10101000=A8宙態:古昔曩早先初常晚遲新陳
10101001=A9宇態:曠闊敞博袁魁京喬穹廣堯
10101010=AA能態:映照耀曬炫熔鑠煬沸滾焚
10101011=AB勢態:強勍弱倏疾威勐狂勃厲劇
10101100=AC容態:滿盈彌光空枵罄充深覃湛
10101101=AD事態:繁紛紜縟叢簡紊亂糅蓬鬆
10101110=AE生態:菁茂茁蔥蔚荒蕪萎孳蓼榮
10101111=AF命態:妊娠生產誕殖種孵娩孕滋
10110 界態 +性質、關係
10110000=B0通界:開辟闔關閉阻封堵杜遏淤
10110001=B1連界:連接銜襲嗣聯結亙繼續賡
10110010=B2觸界:支承觸及搭挨貼偎傍靠倚
10110011=B3形界:互介跨翕並並比毗峙鄰臨
10110100=B4體界:糾結交叉紐締綜綿絮纏繞
10110101=B5狀界:浸漬浞泡沾涵淹溺浴渲染
10110110=B6向界:墊襯枕牚堆卡疊托壁亭屹
10110111=B7量界:和湊兼合分攤磊多複少幾
10111 識態 +價值
10111000=B8時識:起始啟創肇終止既竟竣艮
10111001=B9事識:經曆虔妥順怕惕畏凜懍崇
10111010=BA形識:現曝露呈暴敞彰赤袒粲裸
10111011=BB狀識:破碎齏敝解斷裂綻消銷泮
10111100=BC意識:好優良佳嘉壞劣莠歹窳對
10111101=BD力識:動靜開關停頓住休息止卻
10111110=BE判識:勝成捷負敗北足綽夠敷得
10111111=BF利識:資珍貴靖貧窮窶富裕饒卑
1 主觀:事物的狀態,人類的情緒、心誌、意念、舉動、行為。
11 反應 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
110 能力 經由肢體及生理功能所形成的行為。
11000 官能 +感官
11000000=C0食況:吃食啖饌茹齋飲喝啜飼喂
11000001=C1觀況:看視瞧瞻望觀眺矚盯瞅瞄
11000010=C2聲況:讀詠誦念歌唱謳唿叫嚷喚
11000011=C3嘴況:嗝呃嗆吹哮喘嗤噓歔含叼
11000100=C4意理:夢魘旅遊逛娛戲玩耍撩弄
11000101=C5情理:瞪瞠睜睚瞋瞑眯乜瞟眨抿
11000110=C6生理:睡眠寢盹寐蘇醒覺歇憩瞌
11000111=C7人理:娶嫁婚逑配贅醮祭祀禓禋
11001 體能 +肢體
11001000=C8動處:行走辵爬扒攀匍匐陟登渡
11001001=C9動止:站立佇企廁坐跏趺跪仰翹
11001010=CA動體:親摟擁抱吻掙紮攔擋妨礙
11001011=CB動式:踱步躂逗遛局蹣跚踽迤邐
11001100=CC動形:躚蹌蹣躥偃仆跤撐摔撲亍
11001101=CD動狀:踏踩蹀踹蹈跺踐跆蹍履蹬
11001110=CE動向:進赴趨晉入出退往離返去
11001111=CF動類:駸馳騁騖颿驅騑騤駢驃猋
11010 功能 +效應(體=手,用=物、功)
11010000=D0手動:抬拱招揚揮昜甩擺搖搧指
11010001=D1手觸:搭捫摸撫按捺托撮端搓揉
11010010=D2手控:拿把扼握持拋撇扔丟投擲
11010011=D3手刃:斬劈砍剖切割剌銼削刮鏟
11010100=D4易形:攤摺卷卷折扳拗撅捆捆綁
11010101=D5易狀:采摘擷束縛撈抄揣填塞堙
11010110=D6易向:撿拾搬移挪舉擎提曳拎推
11010111=D7易表:揩拭擦抹拂撣掃抆塗敷搽
11011 智能 +目的(用心)
11011000=D8觀智:勘看視閱覽伺瀏聆聽聞嗅
11011001=D9辨智:計辨認驗證證鑒據鑒估算
11011010=DA思智:想思憶遺忘忖省猜揣測臆
11011011=DB知智:懂憬悟明曉會知識宜可符
11011100=DC述智:著譜撰述抄寫記錄簽謄繕
11011101=DD謀智:圖謀企擬營擴拓祈禱祝搜
11011110=DE判智:挑選遴甄揀比較揆媲校斟
11011111=DF控智:待熬捱禁忍耐憋努律歛專
1 主觀:事物的狀態,人類的情緒、心誌、意念、舉動、行為。
11 反應 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
111 經驗 經驗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11100 生活 +對象
11100000=E0炊事:烹飪炊煮熬燉燴煲蒸燜餾
11100001=E1住事:穿披褪捋戴頂飾妝扮剃沐
11100010=E2居事:修葺剪搞弄補衲鉤裁編縫
11100011=E3行事:寓居宿棲羈留泊屯駐航劃
11100100=E4農事:佃墾播種植培育犁耕耔耘
11100101=E5工事:建築砌垸礪鍛煉鑄冶淬鍍
11100110=E6育事:教育陶毓訓導誨迪學習摹
11100111=E7物事:劃刊輯編印纂剟設鋪鋪裝
11101 溝通 +人
11101000=E8意通:說道曰雲講敘謂述言語話
11101001=E9理通:問訊諮詢商議谘討答應許
11101010=EA態通:請謝讚許褒獎讚嘉頌賀捧
11101011=EB利通:叩拜跪揖鞠躬覿覲謁詣宴
11101100=EC情通:囑咐叮嚀諒宥恕饒勸諫勵
11101101=ED感通:笑莞哂嬉鬧咒咆哮哭泣啼
11101110=EE氣通:訌譴責訐訾罵詈斥叱譏諷
11101111=EF惡通:訛搪僭佯誇謅吹詅詡唬騙
11110 處理 +事物(對象=*)
11110000=F0處意:殉誓決拚操克克恃逞貫徹
11110001=F1處行:戒舍棄罷消減免刪禁戢革
11110010=F2處位:反對背叛仇攻攘防守抵抗
11110011=F3處事:傳送授受辦執掌托設施務
11110100=F4處物:領取收納供給付寄匯輸遞
11110101=F5處財:貿兌換買購贖賣售貨販花
11110110=F6處力:擾侵犯闖搏鬩搗蹂躪戰鬥
11110111=F7處惡:偷竊盜扒奪搶劫掠拐篡括
11111 待人 +人,團體
11111000=F8用人:使駕馭統率禦攬宰治管轄
11111001=F9知人:宣布諭喻示讓俾命令吩咐
11111010=FA處人:聘雇征募傭擢薦役掖代替
11111011=FB命人:監督排抑箝挾控馴懾脅鎮
11111100=FC事人:恭尊敬順從服伏遵循皈依
11111101=FD利人:保護袒戍衛廕庇佑顧輔佐
11111110=FE害人:打懲罰囚拘錮坑拷棰鞭笞
11111111=FF惡人:剿剿誅殲夷毀滅泯宰殺殊
第七節 漢字部首基因 最後更新:2017-04-28 23:21:44
一、常識分類
先賢對常識概分兩類,即以靜態為“體”,動態為“用”。同時在概念組合中,最常 知、最常用者被整理成為“部首”。於是,一種“係統關係”自然形成,即“體之可動者 ”,適為造字“應用”的基本法則。
以此法則,細查部首,再與概念分類比較,果然各“部首”完全符合靜態定義。至於 組合字則依其特性,若係“動態”,則一律為“用”。
舉例而言:凡“手部”之字,幾乎都是“手動”之“應用義”(西方文法謂之“動詞 ”);凡“心部”之字,則代表“心情”之“感覺義”(西方文中謂之形容詞、副詞), 這些正是常識分類的“體用”明證。
既然如此,漢字“文法”已在文字結構中具備,何以還要向“西方取經”,搞些個不 倫不類的“殖民式漢文法”?
此中可研究之工作甚多,皆為發揚我漢文化之無價寶藏。其中細節無須一一列舉(可 見《漢字基因字典》),但願國人奮發圖強,自行研究之。
二、部首分類
根據概念分類表,部首多屬靜態四知,茲假定如下:
1,本存之部首有:
本體--日月金水土氣玉石山
植物--木禾黍麻米麥瓜竹艸
肢體--目舌身頁肉血羽皮毛爪骨鼻角心手足髟耳屍齒
動物--魚龜鼠鳥黽鹿隹虍貝豸豕羊蟲犬馬牛
2,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食衣--臼缶豆皿酉衣巾革韋糸
住行--門龠瓦車舟幾廣宀冂邑阜
起居--鼎鼓鬲爻隸斤鬥寸
工作--耒聿網殳矢矛匕弓刀
3,規範者多供辨知,刺激或參數。
定義--歹方齊高麵首長工⼳囗士夊小大裏疋
根源--力光色音彡香火
現象--穀黃雨青赤白夕鬼風穴疒黑巛
4,應用者多係感應觀念。
訊息--言采老辛甘爿片玄冫曰文無龍
事理--彳鬥非辵走行見用比支攴八飛止艮
關係--生父子女氏幹欠隸臣自至入立又
三、常識定義
以下略舉數例,以供參考:
字首 分類 定義 組合義
日: 時間、本象 體-光,熱,時 用-亮度、熱度、時間等。
門: 通體 體-過,容 用-係統出入(內外)物事。
骨: 體構 體-生理組織 用-身體的架構。
貝: 命體、財利 體-稀有、珍貴物 用-財物有關者。
目: 體感、類詞 體-視覺感官 用-視覺有關者。
上一篇:
微商這樣去實體店鋪貨,成功率提升90%!微商代理怎麼做?
下一篇:
為何圖片經過OSS縮略之後尺寸變大了?——影響不同格式圖片文件大小的一些因素和實際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