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誤報問題成為過去 微研發JT-1015微波傳感器抗幹擾能力強
如果一個產品容易產生誤報問題,那這個產品就很難在市場上取得大家全麵認可,所以對於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易誤報特點,我們有了其他解決方案。近日,由上海佳騰光電有限公司研發的微型JT-1015微波傳感器,由於成本低廉,性能穩定,結構簡單等諸多優點,深受廣大感應器開關廠商的認可。該產品在不涉及電路調整的基礎上可直接替換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解決了其抗幹擾能力差,容易誤報等缺點。廠商設計產品時無需考慮透鏡安裝孔位所帶來的困擾,簡化了結構設計成本,產品外觀更加美觀。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中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行業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下遊應用領域的需求增加,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市場容量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產量僅為6,000萬隻,2012年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產量已突破1億隻,2014年產量達1.8億隻,年平均增長率接近25%。預計按此速度發展,至2018年,我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產量將接近4.5億隻,行業顯現出巨大的增長空間。
由於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領域有著較高的生產技術壁壘,一般企業缺乏自主生產紅外濾光片與紅外敏感陶瓷這兩種核心材料的技術能力,而該等材料外購成本較高,因此這也是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在市場需求巨大的推動下,上海佳騰光電基於傳感器市場應用及客戶反饋,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測試,開發出可直接替代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微型微波傳感器,並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專業廠商的一致好評,客戶應用簡單、穩定,並可節約成本50%左右,成本優勢明顯。伴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各種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基礎上,上海佳騰光電作為專業的傳感器方案提供商,將會在傳感器市場迎來更大的發展契機。
微波傳感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微波傳感器主要由微波振蕩器和微波天線組成。微波振蕩器是產生微波的裝置,由微波振蕩器產生的振蕩信號需用波導管傳輸,並通過天線發射出去。由發射天線發出的微波遇到被測物體時將被吸收或反射,使功率發生變化,如果阻擋物是靜止的,反射波的波長就是恒定的,利用接收天線接收通過被測物體或由被測物反射回來的微波,並將它轉換成電信號輸出。
產品特點:抗射頻幹擾能力強、不受溫度、濕度、光線、氣流、塵埃等影響,可以安裝在一定厚度的塑料、玻璃、木製等非金屬的外殼裏麵。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主要是由一種高熱電係數的材料製成探測元件。在每個探測器內裝入一個或兩個探測元件,並將兩個探測元件以反極性串聯,以抑製由於自身溫度升高而產生的幹擾。由探測元件將探測並接收到的紅外輻射轉變成微弱的電壓信號,經裝在探頭內的場效應管放大後向外輸出。
人體輻射的紅外線中心波長為9~10um,而探測元件的波長靈敏度在0.2~20um範圍內幾乎穩定不變。在傳感器頂端開設了一個裝有濾光鏡片的窗口,這個濾光片可通過光的波長範圍為7~10um,正好適合於人體紅外輻射的探測,而對其它波長的紅外線由濾光片予以吸收,這樣便形成了一種專門用作探測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傳感器。為了提高傳感器的探測靈敏度以增大探測距離,一般在傳感器的前方還需裝設一個菲涅爾透鏡。
產品特點:被動式探測,器件功耗小,隱蔽性好,但是容易受各種熱源、光源幹擾。被動紅外穿透力差,人體的紅外輻射容易被遮擋,不易被探頭接收。環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接近時,探測和靈敏度明顯下降,有時造成短時失靈。
最後更新:2017-08-21 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