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4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20 年來科技領域十大遮醜門:欲蓋彌彰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科技雜誌《 PC world》網絡版盤點了最近二十年十大科技遮掩事件,包括英特爾、蘋果等都有這樣的醜聞曝出。這種掩蓋真相的做法不僅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損害了公司的聲譽。

與其他產業一樣,高科技產業也有一些不光彩事件。盡管企業在應對負麵新聞時總希望不被關注,但往往事與願違,有時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正如人們常說,這不是犯罪,而是致命的掩蓋。

《2011:把握下一個十年發展趨勢》一書作者、RLM公關公司負責人理查德•拉爾默(Richard Laermer)表示:“有人說,‘我就坐著,不開口,也不接電話,最終事情就會過去’。但是如果說出真相,可能就要麵臨一係列令公司頭痛的問題,還麵臨成本問題。”

索尼就是一個例子。2011年4月19日,索尼發現PlayStation Network和Qriocity網絡存在重大安全漏洞,直到美國子公司4月26日發表聲明才正式對外公布。索尼公布相關的詳情,還於5月1日向用戶致歉。不過,索尼並不是唯一一家這樣做的公司。

博客、Twitter以及其他全天24小時更新的新聞媒體的蓬勃發展讓保守秘密變得更加困難,這也是為什麼如此多的醜聞似乎都是在最近幾年才發生的原因所在。倒並不是因為最近幾年發生了更多的醜聞,而是因為最近幾年掩蓋醜聞更加困難。

以下是最近20年高科技領域發生的最嚴重的遮掩事件,相關公司在試圖掩蓋真相後,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特別是對蘋果和索尼來說,聲譽遭到了重創:這兩家公司在我們這個遮掩事件榜單中均出現了兩次。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01987556106.jpg

英特爾:單個突破(1994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11700032644.jpg
1994年10月,美國林奇堡大學數學教授托馬斯•尼斯利(Thomas Nicely)告訴英特 爾,其“奔騰”( Pentium)處理器運算結果不準確,英特爾悄無聲息地替尼斯利更換了有缺陷的處理器,希望這不會引起其他人的關注。然而英特爾錯 了。3周後,奔騰浮點除錯誤便成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1個月後,英特爾被迫宣布召回產品,進而造成了約4.75億美元的損失,更不用說聲譽了。

更為糟糕的是:尼斯利在撰寫此次事件的摘要時表示,英特爾承認早在6個月前就首次確認了這個錯誤,但是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為 了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訓,英特爾把有缺陷的處理器製成鑰匙鏈,分發給員工,並在上麵鐫刻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的話:“差勁的公 司因危機而毀滅;良好的公司可平安渡過危機;偉大的公司因危機而改善。”這不僅僅是一句流行的口號,同時也是一種啟示:“Intel Inside:不能 分離”( Intel Inside: Can't Divide)。

Iomega:死亡之音(1998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21162047452.jpg
在USB閃存出現前,攜帶超過一張軟盤容量的數據的唯一途徑就是使用Iomega的壓縮盤。不過,最悲哀的莫過於讀盤時聽到哢嗒哢嗒的聲音――表明Zip驅動器磁頭錯位,接下來就是那些100MB磁盤上的數據損壞。

盡 管“點擊死”這個詞直到1998年1月才被公眾了解,但是在Iomega新聞組裏有關這一話題的熱議已持續一年多的時間了。直到1998年2 月,Iomega才承認存在這一問題,而且是在如果Iomega不同意更換所有受影響的Zip驅動器(不僅僅是此前一年購買的Zip驅動器),那麼將麵臨 集體訴訟之後才做出的姿態。

Iomega之後采取了哪些措施呢?Iomega開始銷售一款新的,甚至是更小的便攜式存儲設備,被稱為“Clik”(後來被重新命名為“PocketZip”)。盡管該設備噪音更小,但是最終也因其不合適宜而走向死亡。

索尼:木馬門(2005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31555931423.jpg
2000年代中期,如果你在電腦上播放席琳•迪翁(Celine Dion)、尼爾•戴蒙德 (Neil Diamond)或其他二十多位索尼BMG簽約歌手的音樂CD的話,那麼你的電腦可能就會被感染惡意病毒。這是因為索尼想出了一個保護版權的 絕妙點子,秘密安裝了一個rootkit――旨在隱藏間諜軟件的黑客工具,來掩蓋音樂CD上的數字權利管理軟件。然而此舉讓播放CD的電腦麵臨更大的安全 風險。

2005年10月31日,電腦安全專家馬克•拉希諾維奇(Mark Russinovich)在博客上詳細描述了索尼的這個秘密 rootkit(電腦安全公司F-Secure後來透露,在拉希諾維奇披露索尼的秘密做法前,它在數周前就已經告知索尼有關這個rootkit的情況)。 索尼的反應是什麼呢?索尼BMG負責人托馬斯•海賽(Thomas Hesse)在接受NPR采訪時表示:“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rootkit,那 麼他們為什麼要擔心呢?”

用戶一旦安裝了rootkit,任何聰明的惡意軟件作者都可以利用它(在索尼的rootkit公之於眾後,發生過 這樣的事)。在拉希諾維奇發出博客數天後,索尼發表聲明對rootkit存在的風險輕描淡寫,並發布了一個刪除該rootkit的補丁程序,然而這個補丁 程序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兩周後,索尼承諾將停止發布帶有rootkit的音樂CD,不過那時索尼已被告上法庭。索尼BMG最終被迫支付近600萬美元和 解在美國40個州麵臨的訴訟,並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交納罰款。

兩年後,F-Secure在索尼的另一款產品USB棒中又發現了一種利用rootkit的木馬程序。

TJX:信息外泄(2005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41425119560.jpg
2007年1月,TJ Maxx的母公司Marshalls和HomeGoods連鎖店承認,其 Wi-Fi網絡受到黑客攻擊,4500多萬用戶的個人信息被盜。TJX表示,2006年12月首次監測到黑客攻擊,不過後來承認早在2005年7月――也 就是內部安全檢查顯示其係統存在“嚴重缺陷”後的一年就遭到黑客攻擊,受影響的用戶數達9000萬。

背後是否還有更大秘 密?策劃入侵TJX網絡,以及從哈特蘭支付係統公司(Heartland Payment Systems)盜竊近1億個信用卡帳號是有償的秘密服務提供 者所為。據Wired.com的Threat Level博客透露,時年29歲的黑客艾伯特•岡薩雷斯(Albert Gonzales)通過幫助聯邦政 府工作人員追蹤網絡犯罪人員每年獲得報酬7.5萬美元,然而這與他涉嫌通過黑市信用卡銷售所掙的數百萬美元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最終,岡薩雷斯被判20年 監禁,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他聲稱他是在政府的授權下對TJX 和Heartland實施網絡攻擊的。

TJX:信息外泄(2005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52079580799.jpg
2007年1月,TJ Maxx的母公司Marshalls和HomeGoods連鎖店承認,其 Wi-Fi網絡受到黑客攻擊,4500多萬用戶的個人信息被盜。TJX表示,2006年12月首次監測到黑客攻擊,不過後來承認早在2005年7月――也 就是內部安全檢查顯示其係統存在“嚴重缺陷”後的一年就遭到黑客攻擊,受影響的用戶數達9000萬。

背後是否還有更大秘 密?策劃入侵TJX網絡,以及從哈特蘭支付係統公司(Heartland Payment Systems)盜竊近1億個信用卡帳號是有償的秘密服務提供 者所為。據Wired.com的Threat Level博客透露,時年29歲的黑客艾伯特•岡薩雷斯(Albert Gonzales)通過幫助聯邦政 府工作人員追蹤網絡犯罪人員每年獲得報酬7.5萬美元,然而這與他涉嫌通過黑市信用卡銷售所掙的數百萬美元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最終,岡薩雷斯被判20年 監禁,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他聲稱他是在政府的授權下對TJX 和Heartland實施網絡攻擊的。

戴爾:筆記本電腦自燃(2006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661570664533.jpg
2006年6月,Inquirer網站公布了一段簡短視頻,顯示一台戴爾筆記本電腦在日本大阪的一次會議上發生自燃。在這段視頻被媒體曝光後,戴爾回應稱,這是孤立事件,與它之前因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過熱現象而召回的數萬塊電池無關。

然而1個月後,美國伊利諾斯州也發生了一起戴爾筆記本電腦爆炸起火的事件。數天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新加坡。還有一位62歲的用戶在內華達州狩獵時攜帶的戴爾Inspiron 1300發生自燃,並引燃了手套箱中的彈藥,導致子彈四處亂飛。

之後不到兩周的時間,戴爾,連同蘋果、惠普和其他主要筆記本電腦廠商宣布消費電子產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產品召回。燒焦的是筆記本電腦,而惠普的聲譽也一落千丈。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7781492548.jpg
然而對於大多數Kindle用戶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意識到他們認為他們已經購買的圖書實際上屬於亞馬遜,亞馬遜可以隨時刪除它們。這種做法令人生厭。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因此也在亞馬遜用戶論壇上發布了極為罕見的個人道歉,稱他的公司處理這件事的方式是“愚蠢和草率 的”。

蘋果:拿電話方式不對(2010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78407671475.jpg
iPhone經常掉線不是iPhone的信號接受問題嗎?2010年6月,有用戶抱怨,iPhone 4獨特的外置天線導致通話時經常掉線。而蘋果高管對此事的回應則是,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用戶拿電話的方式不對。

隨著“天線門”事件的持續發酵,蘋果最後承認,問題出在iOS 4上存在的一個漏洞,該漏洞會誤報手機的信號強度。用戶報告證實當觸及iPhone 4金屬邊框上的某些部位時,iPhone 4就會掉線,最終蘋果被迫在有限時間內向用戶免費提供橡膠保護套。

雖然蘋果避免了全部召回產品的損失和尷尬,但是“喬布斯光環”還是因此出現了一些汙點。

蘋果:在跟蹤嗎?(2011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791257414768.jpg
與iPhone“天線門”一樣,蘋果通過保留用戶詳細的位置記錄來跟蹤用戶的想法可能也是你始料不及的。我們怎麼知道?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這樣說的。

在 兩名研究人員發現iPhone數據文件中含有iPhone位置數據並公布這一發現一周後,喬布斯及蘋果內部其他人員均未就此作出任何說明。顯然他們需要時 間來考慮應對這一局麵的辦法。蘋果的做法還包括記錄離手機位置最近的信號發射塔和開放的Wi-Fi網絡位置的信息――連同時間點和GPS坐標記錄了數月。 蘋果堅稱沒有“跟蹤”用戶,不過之後承諾將修複引起這一問題的漏洞。

戴爾:筆記本電腦自燃(2006年)

https://img.cnbeta.com/newsimg/130111/074047101570481512.jpg
2006年6月,Inquirer網站公布了一段簡短視頻,顯示一台戴爾筆記本電腦在日本大阪的一次會議上發生自燃。在這段視頻被媒體曝光後,戴爾回應稱,這是孤立事件,與它之前因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過熱現象而召回的數萬塊電池無關。

然而1個月後,美國伊利諾斯州也發生了一起戴爾筆記本電腦爆炸起火的事件。數天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新加坡。還有一位62歲的用戶在內華達州狩獵時攜帶的戴爾Inspiron 1300發生自燃,並引燃了手套箱中的彈藥,導致子彈四處亂飛。

之後不到兩周的時間,戴爾,連同蘋果、惠普和其他主要筆記本電腦廠商宣布消費電子產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產品召回。燒焦的是筆記本電腦,而惠普的聲譽也一落千丈。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26

  上一篇:go Mozilla 表示 Firefox 將不會回歸 iOS 平台
  下一篇:go 用U盤安裝係統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