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Ubuntu 12.10擊敗Windows 8的十個理由

微軟的Windows 8在前一段時間剛剛發布後的數周內強勢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位置,但去年十月與其同期登場另一款主要操作係統同樣不容小覷。

這就是Canonical公司的Ubuntu 12.10"Quantal Quetzal"。這款係統比其競爭對手早一周與公眾見麵,但事實上他們當時就提出了"幫你避開Windows 8的種種麻煩"這一挑戰性口號。這條口號在該係統正式推出後的幾個小時就出現在Ubuntu的官方主頁上,並吸引到了極大的關注度。

Canonical公司顯然決定淡化這條消息,因此當天晚些時候將這條火藥味略足的標題修改為"你的願望就是我們的使命",並一直保留至今–但公平地說,兩款係統之間的根本性對決仍然沒有消除。

Ubuntu自帶一係列軟件套件,其中包括火狐、Thunderbird以及LibreOffice等功能齊全的生產力套件。

機遇之窗

Ubuntu是一款廣受歡迎的開源Linux發行版,在其八年的成長過程中已經獲得了兩千多萬用戶的支持與喜愛。目前全世界桌麵操作係統市場約有5%由Linux家族所占據,而根據多項調查結果顯示,其中約有一半為Ubuntu(Windows則占84%左右)。

此次Ubuntu最新版本的發布時間可謂恰到好處–眾多Windows老用戶對Windows 8的"革命化顛覆"並不認同,而且仍在猶豫要不要為這套似乎並不理想的係統方案再掏一大筆錢。

Windows 8最初推出時的熱情已經漸漸褪去,而且根據調查報告,Gartner預計有80%的企業用戶根本不打算使用這款試水型產品。由此看來,微軟做出的豪賭決定反而很可能成為Linux桌麵係統翻身的大好機遇。

因此,Canonical公司已經痛下決心,希望把Ubuntu 12.10打造成一款足以走向全世界的係統平台。下麵我們就從企業用戶的角度來看看這款Linux新貴如何與Windows 8相抗衡。

也許令Windows 8用戶最意外的就是這款係統所采用的移動風格Modern UI取消了開始按鈕設定。

1. Unity對Modern UI

微軟與Canonical雙方都在各自操作係統的默認用戶界麵方麵受到不少抨擊。在微軟方麵,采用的是Modern UI–也就是"臭名昭著"的Metro界麵;而在Canonical方麵則是成名已久的Unity。雙方都將觸控模式納入了設計的考量範圍之中,並大量引用了來自移動領域的布局思路。

通過移除開始按鈕並大刀闊斧對用戶的交互方式進行革新,Windows 8的Modern界麵給用戶的傳統使用習慣帶來了嚴重挑戰–每位微軟擁護者都麵臨著顯著的學習曲線。

而在另一方麵,Unity則早在2011年4月推出的Ubuntu 11.04"Natty Narwhal"開始就成為Ubuntu中的默認組成部分。雖然這套方案也經曆了成長的煩惱,但在這一年多的演化過程中,Canonical公司已經對界麵進行了根本性修改。盡管仍麵臨許多批評之聲,但大多數人都承認這套界麵方案已經趨於成熟和完善。事實上,某些觀察家甚至認為相對於Windows 8,它可能更容易讓很多Windows老用戶找到熟悉感與親切感。

Ubuntu Linux操作係統的一大競爭優勢在於支持多個工作區。

2. 可定製性

Linux長久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無限可定製性"的典範,但鑒於係統界麵的飽受爭議,如今這項特性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

在這一點上Windows 8與Ubuntu之間存在很大不同。沒錯,Windows 8確實允許用戶在某些方麵對操作環境進行自定義,例如指定實時磁貼的尺寸、將常用磁貼置於屏幕左側或者根據程序類型對磁貼進行分類。

然而Windows 8中的最大變化在於,係統本身不提供能將OS以傳統Windows桌麵風格啟動的方式。以Pokki為代表的各類第三方工具倒是能實現這一點,但如此一來我們的Modern UI也就徹底玩完了。Windows 8設定的這樣一種機製往往被稱為"緊耦合"方案,換句話說,用戶無法對係統做出重大定製。

微軟的Windows Store目前還處於人煙稀少階段,但公司高管表示其應用程序數量將迅速增加。

相反,Ubuntu的Unity則更多屬於一種鬆耦合式UI。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將其替代為任何一款免費後備方案,包括KDE、Xfce、LXDE、GNOME 3 Shell、Cinnamon以及MATE等。

第三方定製工具也能在Unity中發揮作用,其中包括人氣日益高漲的Ubuntu Tweak,而很多專注於"外觀"的站點還推出了搭配各類主題的多種Linux界麵,幫助大家滿足改變桌麵外觀的願望。

在Linux、尤其是Ubuntu領域,用戶的首要原則就是"不喜歡的東西可以隨意換掉",而沒必要勉強忍受問題的折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Ubuntu支持多個工作區,基本上等於是允許用戶同時運行四套不同的桌麵,這項功能即使在Windows 8專業版中都無法實現。

3. 應用程序

與直接捆綁了微軟自家IE 10瀏覽器的Windows 8專業版不同,Ubuntu自帶多種開源軟件,例如火狐、Thunderbird以及LibreOffice等。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用戶都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全方位功能性套件。

與微軟的SkyDrive類似,Ubuntu One允許用戶通過Ubuntu、Windows、Web或移動設備訪問備份內容及文件。

除了這些捆綁程序,Ubuntu和Windows 8都提供了應用程序商店,借以幫助用戶尋找使用中所需的其它軟件。

作為2009年首次亮相的軟件商店,Ubuntu軟件中心現在已經提供超過四萬款應用程序,其中包含從遊戲到生產力工具再到教育資源等一係列產品。另外,在Wine或者CodeWeaver CrossOver的幫助下,大家還可以在Linux環境下運行Windows程序。

Windows Store剛剛隨Windows 8一同推出,在最初公布的那段時期其應用程序陣容僅有九千餘款。但微軟公司高層許諾Windows Store將在新係統版本發布的九十天之內提供十萬款應用程序。

然而,操作係統所使用的二進製文件及驅動程序無法從Windows Store中直接獲取。相反,軟件商店為Windows RT(ARM架構)應用及Windows桌麵(即’遺留’係統)應用保留了位置。點擊Windows Store中的遺留桌麵應用條目後,用戶會進入單獨的一套網站體係,在那裏我們可以購買或下載想要的應用產品。而在另一方麵,Ubuntu的資源庫則匯總了所有操作係統及應用程序可能需要的二進製文件與驅動程序。

除了數字以外,兩大應用商店的差異之處還體現在安全領域。Ubuntu提供了一套名為GNU隱私衛士(簡稱GnuPG)的資料庫鑰匙圈保護係統,其中每款應用與驅動程序都由獨特的鑰匙圈識別機製加以保護,旨在幫助用戶使用Ubuntu回購係統時驗證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鑰匙圈保護方案能夠高效保障回購流程免受惡意應用的侵害–更阻斷了其進入用戶PC的通路。

從曆史上看,微軟的Windows係統一直缺乏這樣的鑰匙圈保護機製。雖然微軟支持操作係統每月定期進行Windows更新,但目前還沒有哪種第三方更新方案能夠支持這種機製。在這種情況下,用戶不得不以手動方式在不同網站上進行第三方軟件更新,這無疑非常冒險。Windows Store的出現正是為了減輕這種風險,尤其是幫用戶實現輔助應用、屏幕應用及購買應用產品的能力。目前效果還不明朗,一切要留給時間來檢驗。

與Windows Store類似,Ubuntu軟件中心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實時桌麵訪問方案,能夠在成千上萬種應用中選擇自己需要的對象–其中不少屬於免費產品。

4. 硬件兼容性

為了在自己的PC機上順利運行Windows 8,大家需要一塊主頻至少為1GHz的處理器且必須支持PAE、NX以及SSE2。另外,大家還需要至少1GB(32位版本)或2GB內存(64位版本)以及16GB(32位版本)或20GB(62位版本)的硬盤存儲空間。根據微軟的說法,在圖形處理方麵我們需要一塊與微軟DirectX 9相兼容且具備WDDM驅動程序的顯卡。

當然,以上提到的參數都是最低配置。如果想使用Windows 8的觸控功能,我們明顯還需要接入多點觸控設備。而為了大部分軟件的順利運行,實際硬件配置要大大超過上文的描述。

相比之下,Ubuntu對硬件的要求就溫和得多:Cononical建議用戶使用512MB內存外加5GB硬盤存儲空間。如果大家覺得這樣的配置需求還是有點嚴苛(雖然可能性不高),還有Lubuntu和Xubuntu等更親民的版本可供選擇。總之,如果硬件在大家的選擇過程中算是製約因素,那麼 Ubuntu可能是最具競爭力的好方案。

微軟的SkyDrive服務允許用戶將文件上傳或同步到雲端,並通過幾乎任何瀏覽器或本地設備進行訪問。

5. 雲集成效果

在Ubuntu One剛剛誕生的2009年,雲計算就已經成為Ubuntu Linux某些功能中的關鍵性角色。用戶可以在線存儲文件並實現電腦與移動設備之間的數據同步,並從雲端將流媒體音頻及音樂下載到移動設備當中。

Ubuntu One能夠在Windows、OS X、iOS以及Android平台上運行,Ubuntu當然更是自家主場。Ubuntu Linux的用戶能夠免費獲得5GB的Ubuntu One存儲空間;20GB空間每年則需支付30美元。

從Ubuntu 12.10開始,這款操作係統就將Web應用與在線直接搜索納入到Unity桌麵之上,並以無縫的方式供用戶體驗。

在Windows 8方麵,雲計算正逐步成為微軟平台的前沿發展方向。對於存儲功能,微軟的SkyDrive為每位用戶提供了7GB的免費空間。如果大家需要更大可用空間,每年的價位分別為:20GB(額外空間,以下皆同)10美元、50GB 25美元、100GB 50美元。

不過存儲還不是雲計算的惟一優勢。從Windows 8版本開始,用戶將使用新的微軟賬戶登錄(其前身為Live ID登錄),我們可以通過用戶名與密碼組合在所有基於Windows的硬件及服務中建立起共同的喜好與工作環境。這一思路主要希望通過雲將用戶的PC、平板設備以及智能手機通過一套通用的機製連接起來,進而提供統一化的用戶體驗。

Ubuntu在這方麵還不足以與Windows全麵抗衡,因為它無法像Windows Phone 8或Windows 8 RT那樣為非PC設備提供專門的針對性方案。然而,Android平台的Ubuntu已經蓄勢待發,因此前景仍然稱得上光明。

通過一套基於瀏覽器的控製麵板,Ubuntu的Landscape管理工具能夠執行大部分Windows Active Directory任務。

6. 安全性

雖然Windows RT應用利用沙箱環境保證了出色的安全效果,但Windows 8專業版中的桌麵遺留應用卻沒能得到同樣的待遇。相反,第三方軟件開發商紛紛決定讓設備承擔起保障應用安全的職責。

不過Windows 8與Ubuntu Linux都提供各自的防火牆方案以及全磁盤加密選項。

盡管相對於Windows 7,Windows 8專業版在安全性方麵獲得一些提升,但這款全新操作係統仍然保留著繼承自WinNT的遺留內核,這就使已經困擾Windows多年的一連串安全問題有可能繼續侵擾這位家族新成員。

為了緩解這些問題,微軟公司與原始設備製造商合作推出了安全引導(即Secure Boot)機製,旨在對UEFI加以進一步擴展。Windows 8目前已經為OEM係統提供安全引導功能,而Ubutnu 12.10則提供了包括安全引導係統安裝在內的一係列安全特性。

除此之外,Ubuntu Linux還帶來了Linux安全模塊(簡稱LSM),並以默認方式安裝在係統當中。其它安全強化方案還包括chroot、seCComp、seccomp-bpf以及最新的LinuX Containers(簡稱LXC)–專為第三方開發人員及用戶打造。

順帶一提,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年Pwn2Own大會上的黑客們都有機會與Windows及蘋果Mac係統一決高下,但Linux卻從不在衝擊對象之列。理由很簡單,Ubuntu Linux中采用AppArmor沙箱機製的火狐瀏覽器根本沒有漏洞可以利用(也無法獲得其root權限)。

7. 管理工具

在管理控製方麵,Windows利用專用Active Directory服務器提供Active Directory機製。Canonical也支持Active Directory,而且Ubuntu Linux客戶機還可利用Likewise Open或Centrify等第三方軟件加入到Active Directory域中。

此外,Canonical還帶來了Landscape,一款能夠完成大部分Windows Active Directory任務的企業級管理工具。Landscape提供了一套易於使用且基於瀏覽器的控製麵板,通過它用戶能夠管理桌麵係統、服務器以及雲實例。

Windows 8與Ubuntu Linux 12.10雙方都支持各類流行VPN協議。

8. VPN支持能力

希望獲得虛擬專用網絡支持能力的用戶可以在Windows 8與Ubuntu 12.10中獲得自己想要的方案。

在Ubuntu資料庫中提供的實用程序為OpenVPN,它使用一套以SSL/TLS密碼交換機製為基礎的定製安全協議。兩款操作係統也都具備支持各類協議的能力,具體情況要根據站點與站點間的實際需要。

9. 用戶支持

微軟為Windows 8專業版用戶提供了TechNet訂閱服務以實現技術支持,每年的訂閱費用為149美元。

Canonical公司則拿出了Ubuntu Advantage服務水平協議,其標準桌麵級方案起價為每年80美元。這套協議中包含了法律相關及Landscape管理工具使用等諸多內容。

10. 價格

雖然被列在最後一條,但價格因素的重要性永遠不容忽視。相比Ubuntu Linux的完全免費,Windows 8專業版據稱需要花費用戶199美元(目前微軟公布的升級價格在39美元到69美元之間)。

所以到底哪款操作係統更適合小型企業用戶?答案是因人而異、視需求而定。但有一件事已經非常明確,即Windows的市場份額由於操作係統競爭對手的步步緊逼而逐年下滑。根據實際需求,大家完全可以將Ubuntu Linux 12.10作為一套令人雋的替代性方案。在一般情況下,大家完全有理由在線嚐試這款係統的特性或者免費試用一番。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39

  上一篇:go 哪些App適合用HTML5開發?
  下一篇:go iOS開發那些事-Git在Xcode中的配置與使用常見問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