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22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郭敬明的作品在知乎上被惨骂,但他为何一点不在乎

郭敬明可以说是中国人人皆知的作家了,但是,知乎作为国内较为权威高大上的社会化问答网站,对郭敬明尤其是其后期的作品评价只能说是惨不忍睹。但这似乎并不影响郭敬明的小说在当当,亚马逊等网站一路火热的销量,除了听人讲《夏至未至》中,从学校到社会,一直靠几个人矫情的原地打转之外。

社会对一个写书人的评价为什么会如此极端,这难免让人好奇郭敬明的影响力以及他的粉丝,究竟是一种怎么的方式,是一群怎样的人

作为现今风头最劲的一位青春作家,郭敬明可谓是一夜成名。但正如郭敬明本人所言,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孩子,所以他仍处在忧伤而漫长的青春期。比如尽管郭敬明的文章写得超凡脱俗,但其实他也有对物质生活向往的一面。

他现在的作品满足了城乡结合部文艺青年以及城市底层家庭不学无术青年男女对高度发展但不普及的物质文明的高度崇拜。他的早期作品迎合了一个不读书的学生对青春期复杂的矫情的二逼的青年希望成为帅哥美女或者是圈子中的角色转化的心理暗示。似乎他特别喜欢病态人生和痛苦抉择,也就是畸形的人际关系。

小青年们,还没接触社会,刚看到家长给老师送了点月饼,刚看到隔壁班小帅哥有四个女朋友,就觉得这个世界好复杂啊,好肮脏啊,郭敬明叔叔这时候站出来说,是的,世界就是这个样,所以有我在,我告诉你怎么坚强。杀马特读者群就这么被他培养起来了。

其实对于一个写书人( 当然抄袭之说也是众说纷纭,还有法院判决暂且不提)无论知乎,天涯,微博等对其作品是褒是贬,都无法与个人人品挂钩,霸道总裁爱上我,你不能说这就是低俗,这就是不思考人生,郁达夫的《沉沦》出版时,同样被同时代者诟病,毕加索的后现代风格依然有人取笑,但真正的深沉扛得住世俗的偏见,这让我想到红楼梦香菱学诗那一回里黛玉的话,“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出不来了。” 很多东西是否可以扛住诋毁?深沉的东西终将不会被时代抛弃。

当然,我们不得不说,文学不是哲学,文学从来就不是以思考人生为终极目的的,文学的本质是情绪

最后更新:2017-09-03 00:39:30

  上一篇:go 郭敬明的作品为何全是这样?网友之一:到底是商人还是作家
  下一篇:go 巴菲特私生活曝光:养两个老婆、早餐只花3块、生活不能自理、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