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研究院:揭秘女性創業的“三生三世”
文 | 郝建彬 阿裏研究院高級專家 北京交通大學兼職教授
2017年7月10日,2017年全球女性創業者大會上,阿裏研究院聯合中國企業家木蘭匯、阿裏巴巴創新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她時代 來自未來的Lady Data》(簡稱報告),揭秘“DT世”黑科技女神的“渡劫”與“修煉”。
縱觀曆史,中國女性創業經曆過了“花木蘭式”的“農業世”、“女漢子式”的“工業世”,當前正進入“黑科技”的“DT世”。
“DT世”女性創業者的顯著特點是對科技敏感度高,超六成的女性創業者“正在或者計劃采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業”。中國的女性正在雲計算、人工智能、VR 等領域嶄露頭角,成為黑科技創業“女神”。
“DT世”女性創業者身上,有別於“前輩” 的獨特標簽——她們是一群來自未來的Lady Data,讓科技和商業融入了更多想象力、藝術和直覺能力,是女性原力的覺醒與釋放,推動未來元素和人性力量的真正融合。
工業時代,科技領域一直是男士們的競技場。DT時代,這一現象正在悄悄改變。伴隨大數據、雲計算、AI(人工智能)越來越多地從實驗室進入到商業領域。
來自中國的Lady Data,如韓芳、韓孟岑、紀景姝、李麗、李曉霞、盧明霞、齊燕、張默、周子姍、朱月怡等,正在雲計算、人工智能、VR等領域嶄露頭角,成為黑科技創業“女神”,“DT世”已來。
這一“世”的最大特征,是數據已經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全麵深度介入到財富創造的過程。從IT到DT(信息技術到數據技術)的升級,讓數據成為一種鏈接的基礎,數據為商業賦能,數據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動力”。
基於數據經濟的創新、創業,開始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國際化的生態。在“DT世”的創業,受傳統因素的掣肘最少,因而展現更強的活力。有專家認為,“增量崛起”,是這個時代創業的顯著特征。
女性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突破傳統邊界進行的商業創新,非常符合“DT世”創業“增量崛起”的特征。
修煉一:超半數女性創業者認同“女性擅長科技型創業”
參加調查的女性創業者53%認為女性擅長科技型創業,她們說:創業不分男女,隻分成功和不成功。高科技、智能化的時代到來了,最適合腦力勞動的女性的時代到來……
圖:女性是否擅長科技型創業
【Yi+,張默】她時代 AI女神養成記
80後張默是令家人驕傲的北京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雙料碩士,擁有讓同齡人羨慕的華為、微軟和IBM研究院的亮眼履曆,還是時下最炙手可熱的AI(人工智能)領域的連續創業者。
2012年,張默第一次創業,較早進入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領域,並從視覺技術和產品切入,做了“掃一掃”。
2014年5月,張默帶著自己在矽穀創業大賽上獲得的一家VC的獎學金和種子輪的投資,回國進行第二次創業,成立了陌上花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主打兩個品牌——“Yi+”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引擎,“衣+”是時尚商品搜索引擎,在圖像視頻中對場景、通用物體、商品、人臉的檢測、識別、搜索及推薦均達到領先水平。
2015和2016年,在世界上最大的圖像識別數據庫ImageNet舉辦的大規模識別挑戰賽上,與微軟、穀歌、Facebook、三星等“重量級選手”同台競競技,張默公司員工所在的團隊共奪得十項世界第一。
修煉二:超六成的女性創業者“正在或者計劃采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業”
她們認為,這些手段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有利於市場洞察,是未來的趨勢,是商業的生存基礎,已與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她們認為,這些手段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有利於市場洞察,是未來的趨勢,是商業的生存基礎,已與企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圖:女性創業公司采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情況
修煉三:20%女神為“海歸”,高學曆、國際化,連接全球創業網絡
近二成女性創業者,擁有海外留學經驗,同時還有相當部分具有外企工作經曆、商學院學習經曆。創業者具備國際化視野和能力,對數字化技術有更為敏銳的認識和把握,有利於創業者打破創業的邊界,實現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嫁接。
圖:女性創業者海外留學情況
【EventBank,紀景姝】她時代 Startup Girl的國際化
2013年,悉尼大學商學院畢業的紀景姝回國創業。她發現,市場營銷的重複低效是不少公司的痛點,而傳統的軟件公司不會切入這麼小的領域,於是下決心做B to B,用SaaS(軟件即服務)改造傳統的市場營銷行業。
紀景姝和團隊用大量時間深入研究四十多家美國上市的SaaS公司,找到了中國的公司的痛點:國內SaaS公司體量做不大,短板就在國際化能力。
EventBank從一開始瞄準國際化,天使投資來自一位俄羅斯投資人,在產品、品牌和團隊上進行精心設計:
設立北京、矽穀雙總部,香港成立辦公室;采用雲計算,集成全球20多個主流貨幣,形成多語言、多幣種、多種異地存儲的數據;
注冊中英雙語商標EventBank(捷會易),代表事件、活動、安全、可靠,國際客戶認可度高;
擁有一支多元文化基因的團隊,員工來自全球16個國家,組織國際保齡球聯賽、Happy Hour雞尾酒時間等活動。
紀景姝的管理秘訣是:不能把老外當成外觀專家看,真正的國際化,一定是骨子裏的。
修煉四:創業隻有All in,沒有平衡
一提到女性創業話題,每個人都會去思考她們是否能做到事業家庭兼顧。雖然問卷調查中,家庭關係、平衡度很難把握的挑戰排在其他挑戰之後。
實際訪談中,發現幾乎所有女性創業者都會麵臨家庭關係和平衡度的問題。但是麵對創業的艱難,創業者都隻能all in。
圖:女性創業麵臨困難與挑戰
女性創業者們都普遍接受了這個問題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在創業過程中也調節了自我關於這項挑戰的心態。
【達令,齊燕】她時代,創業、生活再平衡
達令創始人齊燕說: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我平衡不了,我從來都不平衡。但是,在創業的這幾年過程當中,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認知能力變強。
我就是在家待不住,不能過靜止的日子,就是要創造點什麼的人,所以我認了,不光我認了,我家裏人都認了。
武漢大學中文係畢業的她也有自己的減壓方式,看小說。她說,看小說的時候能把腦子“置換”出去,等於生活在另一個空間裏。
修煉五:女性創業無邊界,不唯風口不紮堆
DT時代的女性創業選擇更多元,分布的行業比較廣泛。女性更追求創業的個性化和與個人能力與資源的適配性,不盲目追求風口。在這一點,走上創業路的女性或許比男性更加理性。
本次調查發現,女性創業比較集中的領域為消費品電商、教育、醫療健康和生活服務,還有兩家人工智能公司。
近年來,中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單車……
2016年,中國的網民已經超過7.3億人口,移動互聯網用戶接近7億,平均上網時長是接近4小時,網絡外賣用戶量超2億。
在阿裏平台上的活躍用戶超過4.5億,菜鳥體係日均處理包裹超6000萬……
數字經濟正在加速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麵麵,孕育無限的創業機會和可能。
今天,中國正成為全球數字經濟之巔,“巨國效應”進一步顯現,在以阿裏巴巴等為代表的平台型企業、數千萬小微企業、超4億80/90後年輕人的共同參與下,一朵朵創新的浪花,正匯聚成為中國式創新的浪潮。
當矽穀還在講:需要更多“女性”時,中國女性科技創業者已經“換道超車”,從跟隨走向引領。
附:2017十佳女性創業案例
阿裏研究院、中國企業家木蘭匯、阿裏巴巴創新中心3家單位,曆經2個月、調研了全國145位科技型創業女性,從創新性、成長性、對社會價值等多個維度對候選創業女性做出了綜合評定,最終評選出“2017十佳女性創業案例”。
這些女性創業者,目標不再是單一的財富積累,致力於自我實現或更高目標,兼顧商業與社會價值的平衡,她們正不斷地創造DT時代的商業奇跡。
最後更新:2017-07-11 10: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