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聯網並購投資趨熱 電信運營商如何看清風向?
全球物聯網並購投資近年來趨熱,並購金額和案例量大幅增長。一方麵企業借助資本的趨利性、敏銳性,強強聯合,兼並重組,快速高效地將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轉化為商業利益和市場地位;另一方麵借助資本杠杆攪動市場,打破市場平衡,抬升市場競爭烈度,加大市場出清速度。全球頻繁發生的大宗並購投資案例給出了清晰的市場信號,即物聯網發展處於什麼階段?潛力市場和熱點領域在哪裏?未來的風向在何方?
物聯網發展進入風口期
——全球物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大量並購資金湧入。
據Ovum、CB Insight等跟蹤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6年全球公開披露的物聯網並購投資超過1260億美元。其中2011年~2013年並購投資增長80%~90%之間;到2014年,向上增長態勢開始顯現,並購投資同比增長近2倍,2015年拉升態勢進一步加劇,並購投資額同比增長近5倍;2016年物聯網並購投資快速躍升,並購投資額超過930億美元,增長曲線呈現陡峭的指數型特征(見圖1)。並購投資額的大小反映了市場關注強度和熱度。2014年開始至今全球物聯網並購投資趨熱,跨國企業、產業基金、股權基金等紛紛介入物聯網領域,看好潛力巨大的物聯網市場。據CB Insights、TechCrunch 2017年第一季度披露的案例和投資數據來看,2017年物聯網並購投資勢頭依然迅勐,物聯網領域並購投資仍在持續升溫。
——並購案例量大幅增加,市場參與度趨向活躍。
2011年到2013年全球大宗物聯網並購投資案在10~17筆之間,從2014年開始,並購投資案例大幅增加,2014年全球並購投資達到23筆,2015年達到42筆,同比增長超82%,2016年高達69筆,同比增長超64%(見圖2)。
——單筆並購金額遞增,投資強度在加碼。
2011年~2016年並購單筆超過1億美元的案例總數30筆左右,2017年第一季度並購投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的案例超過5筆,創曆史新高。從投資金額、投資頻次、單筆金額多個指標變化看,全球物聯網處於發展的風口,未來仍將處於行業景氣指數的熱力區,資本的大量介入正在改變產業競爭格局。
物聯網的熱點市場
和行業領域逐漸明朗
——從地域看,全球物聯網並購熱點集中在美國、西歐、以色列等地。
這三地物聯網並購投資額全球占比超過90%,超過1200億美元,投資案例發生160多筆,全球占比超過90%(見圖3、圖4)。其中全球並購投資額34%部分發生在美國,金額超426億美元,並購投資案86筆,並購案全球占比近50%,美國物聯網並購活動頻繁,富有活力。
西歐物聯網企業並購投資超過823億美元,全球占比約65%,西歐並購投資中57%金額投給了荷蘭企業,41%投給英國企業,剩下的依次是對法國、德國、意大利和瑞典等國的並購投資。為什麼小國荷蘭獲得投資額最大?2016年10月高通對荷蘭NXP半導體企業470億美元並購,超過了法國、英國、德國所有33筆並購金額的總和。西歐另外一筆大額並購投資是軟銀2016年7月對ARM收購,斥資310億美元。該收購意味著軟銀著力掌控物聯網傳感入口,爭搶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場券。除此之外,軟銀聯手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斥資1000 億美元持續展開股權和收購投資,拓展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新市場。
以色列是人口不到830萬的小國,卻是物聯網技術強國,新興科技企業超過4000家。2011年~2016年以色列發生的物聯網並購投資案超過8筆,金額超過14億美元,以色列一國所獲物聯網收購金額就超過了亞太、南亞等6大經濟體的總和,被收購企業包括Altair半導體(世界領先的單模 LTE 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麵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汽車等物聯網應用),Dojo-Labs聯網家庭安全公司(提供領先的智能家居安全及隱私解決方案)等。對以色列並購多來自美國,占比超80%,其次是英國,占比約10%,再次是日本、中國等。
——從領域看,全球投資集中在物聯網IT服務、車聯網、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領域,切入點相對明朗。
物聯網IT服務2011年~2016年所獲投資超過683億美元,金額占比超過57%,並購投資案例超過55宗,占比超過31%,是物聯網投資的焦點領域。物聯網IT服務範圍較廣,涵蓋芯片元器件、終端設備、物聯網雲平台、安全解決方案、網絡連接等,其中芯片元器件、安全、平台是主體。另外一個焦點領域是車聯網,並購投資額超過124億美元,占比超過10.3%。車聯網概念寬泛,涉及導航、解決方案。物聯網另一焦點領域是智能家居,2011年~2016年獲得投資超過44億美元,占比超過3.6%,並購投資案例超過17宗,並購案例數僅次於物聯網IT服務。其他焦點領域是智能物流、智能表計、智能穿戴設備等,2011年~2016年智能物流並購投資案例約7筆,並購投資總金額約25億美元,占比約2.1%。智慧城市、物聯網其他類技術(如物聯網應用集成中間件、NFV/SDN編排解決方案、數據管理解決方案)並購投資案例較多,依次為8宗、7宗,但金額不大,兩項合計不超過2.1億美元,占比不到0.2%,屬於長尾領域。
——從產業鏈環節看,全球物聯網並購投資依次集中在終端芯片、平台和垂直應用等環節。
2011年~2016年芯片、終端環節獲得並購投資額超過907億美元,占比超過70%;垂直應用和平台獲得金額超過294億美元,占比超過23%。芯片、終端環節的並購主要是同業之間橫向整合,或是產業鏈延伸並購。芯片終端是重資產投資,單筆金額均值在23億美元左右,遠超平台和應用類2.5億美元的單筆均值。
如果從並購案例發生數量看,並購投資環節會出現次序變化,依次集中在平台、垂直應用、終端芯片等環節,對連接投資數量較少。對平台、安全和技術類企業並購投資為67筆,占比為39%,發起案例最多;對行業應用投資56筆,占比為32%,案例量居次;接下來是對智能硬件、終端類企業的並購投資,合計為35筆,占比為20%;對連接和網絡類企業的並購投資15筆,占比不超過10%。
——從並購企業看,全球物聯網投資玩家主體是芯片、IT等科技巨頭,隻有少數電信運營商較為活躍。
物聯網領域全球投資企業前五位依次為英特爾、思科、穀歌、高通等,電信運營商中Verizon、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等相對活躍。Verizon 2011年~2016年先後發起了9筆物聯網並購投資,西班牙電信發起了3筆。電信運營商相比高通等IT廠商,投資整體上表現謹慎,核心因素是如何定位自身物聯網戰略。如果將物聯網定為企業未來突圍方向,就會在物聯網領域積極布局,比如2016年Verizon花費近2%年營業收入收購5家物聯網企業。反之就不會大幅並購投資,比如韓國SK電訊、英國電信等。
——從投資方式看,全球物聯網投資中兼並是主流。
2011年~2016年全球兼並、控股投資案超過86宗,占比超過50%,其次是風險投資,包括A、B、C、D、E、創業VC輪,占比40%左右。由此可見,全球物聯網風口期,各大巨頭偏重對現有市場的跑馬圈地,兼並重組,而對風險較高的創新公司投資則相對謹慎。
透過熱點看清未來風向
當前全球物聯網熱土集中在美國、西歐、以色列等發達經濟體,隨著潛在收購對象被高通、軟銀、英特爾等巨頭瓜分殆盡,未來熱點會轉向亞太,而中國公司會是新一波投資浪潮的主角。2011年~2016年大宗並購集中在芯片終端、平台及相關技術等熱點領域,隨著產業鏈上遊跑馬圈地進入尾聲,未來投資重點會轉向產業鏈下遊,如智能城市、智能物流、工業物聯網等垂直細分領域,投資主體從芯片、設備商會轉向運營商、物聯網平台商、係統解決方案公司,未來投資市場爭奪會更多元、更激烈,更考驗投資者眼光和專業水平。2011年~2016年全球物聯網投資超過一半采用兼並和股權投資方式,物聯網巨頭企業熱衷對優質企業的掌控,注重中短期的深度聯合,快速完成價值變現,而不是中長期的創新風投。隨著產業整合格局完成,預計未來投資方式趨向參股、風投,向著豐富物聯網生態圈、創新發展方向邁進。
在此風向下,電信運營商需要“因時而變,隨事而製”, 借助資本杠杆跑馬圈地,贏得未來物聯網發展的主導權,打造富有活力、多元化的物聯網生態圈,在這方麵Verizon邁出了成功的步伐。
電信運營商該如何開展物聯網投資,可考慮以下建議。
1.切入點選擇垂直細分領域。
電信運營商優勢在網絡,對外拓展主要是平台、應用領域。電信運營商應結合全球物聯網產業鏈投資熱點與趨勢,聚焦細分領域短板,在車聯網、物流應用、智能家居應用、智慧城市、公共服務等領域加大投資,豐富自身垂直行業應用,通過多元垂直應用激活平台,通過平台使能垂直應用,良性互動營造富有活力的物聯網生態。
2.投資方式優先選擇跟投。
從全球趨勢看,物聯網產業處於諸侯混戰階段,競爭格局未穩。形成穩定格局需要3~5年。建議電信運營商儲備好足夠資金,做好持續投資、打持久戰的策略準備。前期以產業基金、風投、股權投資為主,先從淺層次整合切入,依據行業知名企業的投資動向,有選擇地戰略跟隨,跟投方式操作風險小,收益確定,在積累一定投資經驗後,再實施兼並控股操作,邁向產業鏈深層次整合。
3.戰略投資選擇產業龍頭企業。
有別於LTE流量經營,物聯網連接價值偏低,電信運營商對產業鏈下遊高價值領域開展戰略投資成為必然,嚐試對智慧物流係統集成、智慧城市信息化抄表、管網計量、智慧城市係統集成等行業龍頭企業進行投資,通過強強聯合,實現連接+平台+應用的整合,完成價值鏈更高層級延伸。對物聯網龍頭企業戰略投資,不能看作是付出和成本,而是資本換生態,生態換能力,能力換市場、換收益的過程,不僅能推動電信運營商物聯網跨越式發展,營造富有活力的物聯網生態圈,還會對企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作者單位為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