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楊洋的粉絲都使出了鎖場大法,可我還是在楊洋麵前睡著了

我特別討厭一個詞,那就是國產電影保護月。從2004年起,國家電影局的這個為了保證國產電影票房比份額的政策就在一直執行,不少電影因此而受益,今年最大的受益者是《戰狼2》,據說其票房已經奔著40億狂奔。

受保護是弱者的專利,強者都是在搏殺中不斷壯大。電影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細分領域,還有專門的保護月為國產片保駕護航,這本身就是一個荒誕的事情,也難怪國產電影為何會越來越難看。

資深影迷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國產電影保護月基本上就是爛片的集合。國產電影保護月,就像保胎一樣努力,保來保去都是怪胎。

從某種程度上說,國產電影保護月就是一場票房內戰,在特別爛的國產片市場中,誰不是那麼地爛,或者拍得還挺好看,一般來說票房成績都不會差。畢竟觀眾是有觀影訴求的,他們能看什麼片子,自己完全沒有主動權,能有什麼觀影體驗完全要看運氣。

今年的國產電影保護月是7月,能擠進這個檔期的,其實就已經有了一個成功的開始。但就有那麼一部片子,明明已經得到了國產電影保護月的上映名額,卻最終選擇主動放棄·,它就是《三生三世十裏桃花》。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本來的上映時間是7月21日,因為忌憚《戰狼2》和《建軍大業》,最終改為8月登台亮相。

事實證明,《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發行方並不是杞人憂天,豆瓣電影給此片打出來了4.2分的低分,在其評分欄目處,打出1星差評的觀眾占比47.8%。

有豆瓣網友說:真的是年度最爛,前半部像楊洋和劉亦菲主持的少兒節目,後半部毀天滅地隻為襯托他們xx一樣的愛情,完全沒法看了。

之前在健身房鍛煉的時候,一邊跑步一邊無聊地看過電視劇版的《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當前兩天朋友提議說去看場電影,我看了看好像真的沒什麼可看的,最想看的《繡春刀》已經基本上就快沒有排片了,打了雞血的《戰狼2》我是不打算再看,於是神差鬼使看了《三生三世十裏桃花》。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其實對這種以票房為終極目的的大IP電影沒任何期待,我連男主角的名字都叫不上來。直到後來看到朋友圈有人說到楊洋,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個極端自戀的男主角,就是小鮮肉家族的代表楊洋。

這部片子太像楊洋和劉亦菲的MV,全程配樂並來幾場深情對唱,其實才符合這部片子的調性。尤其是楊洋的那種自戀感,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他深情凝視劉亦菲時,感覺對方的眼睛裏都是自己帥氣的倒影。

我其實對小鮮肉並不天然反感,就像我小時候喜歡小虎隊,也不希望家長認為他們都是傻逼。但是在演電影方麵,目前還沒有任何一枚鮮肉突破了自己過於精致的外型的局限,陷入一種靠自戀來聚攏人氣的低幼模式中。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這部片子,在邏輯上混亂且單薄,如果不是看過小說原著,或者看過電視劇版,單純看電影會看得一頭霧水。而且墨淵上神的前世今生,翼族和天族的恩怨基本上就沒有交代,導致這部片子徹底淪為夜華和白淺兩個人莫名撩騷的MV。

從劇情設計,以及道具的安排上,這部電影也是槽點太多,低級到會讓你忍不住想當場大笑。

楊洋和劉亦菲在茅草屋的那一段,前者抻著一坨麵在那上下翻飛,活脫脫就是一海底撈的抻麵師傅。

如果找到品牌讚助,其實抻麵的一段可以做成某方便麵骨湯彈麵廣告,爽爽嫩滑的感覺太挑釁觀眾的智商。至於切蔬菜的那一段,跟蘋果遊戲裏的切水果慢鏡特效是一樣的。

當然這還不是最雷的,劉亦菲的頭飾已經達到見血封喉的層次,讓你無力吐槽。

這是一部不是電影的電影,電影作為一個藝術門類,是需要一點驕傲感的,但這部片子顯然太投低齡觀眾所好了。盡管有楊洋和劉亦菲兩個大IP,我仍然忍不住一度昏睡過去,這我的觀影生涯中第一次這樣。

上映7天,《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票房已經達到4.84億,比上映了14天的《建軍大業》多出了1億多,但是它的口碑因為不佳,上座率出現明顯下滑。由於《戰狼2》異乎尋常地火爆,這部大IP電影的排片率也開始出現下降。

院線經理都是嗅覺最為敏感的獵犬,他們經驗豐富,一部影片是加大排片,還是果斷打入冷宮,第一時間就可以做出選擇。

比如《戰狼2》同《建軍大業》的PK,隻用了一天就排片率一邊倒。之前有消息稱,《建軍大業》的票房會得到格外照顧,事實上這不過是傳言罷了,畢竟你都搭上了國產保護月的班車,再要求車長照顧就太說不過去了。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就怕與《戰狼2》鋒芒相對,他們知道自己的產品幾斤幾兩,可是市場競爭就睡這麼殘酷,該遇上的是逃不掉的。更何況這部楊洋和劉亦菲打造的鮮肉電影,根本就沒有愛國主義橋段和紅色背景,影院想照顧你都沒有理由。

於是楊洋的粉絲們開始放了大招,他們發動了鎖場行動,希望能保證偶像影片的排片率。所謂鎖場,就是在電影的場次裏購買幾張票,導致電影院無法撤場或換場,必須把電影播完。

這其實是一種綁架行為,就像一個飯店裏每一桌都坐滿了人,接過食客跟老板說,每一桌都隻要一盤拍黃瓜。占著茅坑不拉屎,都比這種行為體麵,畢竟茅坑沒有最低消費。

這次的鎖場行動,以楊洋的粉絲們為主,據他們公布的數字,一共鎖定了7萬場左右。

著名電影投資人高軍算了這樣一筆賬,“場均收入如果低於550塊錢的話,影院可能就要出現虧損。影院的租金、水電、人員費用都要攤在場均收入550元裏麵。如果鎖場方隻買了3張票,那才100多塊錢,買了5張票才170、180塊錢,都達不到最低的場均收入標準。”

於是院線經理也使用了反製措施,他們會對外稱,放映機壞了,或者空調壞了,把票退給鎖場的粉絲。就算院線遵從契約精神,把這些鎖場電影放完,他們也會迅速把接下來的《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排片迅速下調,讓楊洋粉兒們鎖無可鎖。

事實上鎖場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自我意淫,這樣的鎖場盡管看上去排片率短時間內到了保證,但是上座率卻被無限拉低,對票房更是沒有實際的幫助。

如果粉絲真的那麼愛楊洋,那就學TFboys王俊凱的粉絲那樣,不但鎖場還要包場,所以同樣是小鮮肉,粉絲的硬度在一部影片上映後立見高下。

說來說去,楊洋的粉絲們,終究還都是沒什麼消費能力的學生,他們並不能為偶像電影的自產自銷提供實際的推動力。然而如果隻是自己內部粉絲的自產自銷,對《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更是一個羞辱,這說明無論是這部小說的讀者群,還是演員的粉絲群,還都是孩子罷了。

楊洋粉絲們的做法,更是道出了一個危機——單純的大IP,如果沒有過硬的製作,一樣是不好使的。畢竟電影有電影的規律,《戰狼2》的成功說明了一切,除了它走的愛國主義線路特別討巧外,不可否認其電影語言方麵,的確是近些年少見的精致和規範製作,而這個水準的達成是少不了好萊塢專業團度的。

國內的電影,正在進入一種歧途,好像弄幾個鮮肉和偶像,電影無論多麼粗劣不堪,都會有人買單一樣。

阿裏影業前副總裁徐遠翔曾經說,“互聯網不需要專業編劇,找貼吧吧主和同人小說作者聯合創作,才符合超級IP研發過程。”這是典型的產品經理思維,他們要的隻是票房和數據,所以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圍繞此展開,而不是真正用情感在拍片子。

找這個趨勢來看,以後編劇都可以下崗了,讓人工智能來編人類的故事吧。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境遇,是對做文化產業的互聯網公司的一記響亮的耳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電影是一種產品,更是一門藝術,能喚醒共情性的電影,才是好電影。隻有好電影才是電影的普世價值,才能具有廣泛的社會效應,而不僅僅是靠一群孩子的狂歡來拯救。

總是刻意去討好受眾,隻有死路一條。

當你的受眾還是沒有什麼消費能力的孩子,那麼這種討好就顯得太特麼尷尬了。

最後更新:2017-08-20 13:53:55

  上一篇:go 《極限挑戰》路透:男人幫穿著校服騎老爺車,韓雪漂亮有氣質
  下一篇:go 《醉玲瓏》劉詩詩自絕對淩王情愫,有意撮合陳偉霆和朵霞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