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2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1分鍾告訴你如何化解移動醫療帶來的新風險!

近期,第三方機構發布了《中國移動問診白皮書(2017)》。這份白皮書稱,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為醫療產業鏈的優化提供了優質的技術土壤,在國家醫改背景下,移動醫療迅速發展。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移動醫療可以彌補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缺憾,有利於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然而,“移動醫療”也帶來新風險。

互聯網時代,醫療事業也搭上了這一快車道。移動醫療應時而生。所謂“移動醫療,據業內常用的定義是: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例如PDA、移動電話和衛星通信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具體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則以基於移動終端係統的醫療健康類APP應用為主。可以說,這樣的醫療服務模式,很切合時下人們的醫療尋求。

5G臨近物聯網加速落地 移動醫療或借此起死回生

然而,基於醫療本身帶有高風險和不可試錯性的行業,以及互聯網這一虛擬世界的複雜性,移動醫療也難逃重重風險。梳理媒體報道,這些風險就包括:網上通常隻能看小病、手術不在醫院裏進行、有人專門倒賣患者信息、醫療糾紛維權難等等。盡管移動醫療改變了過去人們隻能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方式,但是這些風險的存在也難讓人放心。

化解這些風險,首先,應立足建設“法”規矩。國務院及印發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係規劃綱要(2015—2020年)》明確提出積極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可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推動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務和智慧醫療服務。實現這些目標,就需要通過法律的再完善,讓移動醫療在法治軌道上前行。

其次,需要醫療監管給力。一方麵,加強對醫生的監管,比如,保證上線醫生達到國家要求的準入資格,保證每一張電子處方具有可追溯性等等,無論是問診還是其它醫療服務都有跡可循。另一方麵,對醫療機構的監管,讓處於網絡上的醫療機構都依法依規行事。同時,也要加強醫療技術以及醫療器械或藥品的監管,確保移動醫療監管無盲點。

再者,要加強對患者個人信息重點保護。移動醫療中,專職倒賣客戶信息的大有人在,也有黑客專注於攻擊醫院網絡竊取信息。尤其是患者與醫療機構的私下聯係,也就容易導致個人信息無底線泄露。因此,一方麵,需要患者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意識;另一方麵,也需要移動醫療平台加強自律,確保患者信息不泄露,而這也是其自身事業發展的需要。

最後更新:2017-04-18 17:00:38

  上一篇:go 2017全球雲計算開源峰會,精靈雲與您相約B17展位
  下一篇:go 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創業公司,憑什麼能從600多家公司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