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政務雲進入規模建設階段 三大領域最具投資價值

未來3年,各級政府將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創建服務型政府;全麵進入集約、高效、安全和服務化的政務雲建設階段,以實現“互聯、整合、共享、重構、效率”;以大數據、移動互聯、GIS(地理信息係統)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成熟,將加速政務雲落地應用。有關部門預測,2018年中國政務雲IT投資將達385.9億元。
政務雲
image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優化政府服務;加強部門間業務協同;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麵推進政務公開。而為推動政務雲健康平穩發展,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先後出台《關於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和《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等一係列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充分促進政務雲從重點創新、規模試點階段轉向規模建設階段。

筆者認為,未來3年,各級政府將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創建服務型政府;全麵進入集約、高效、安全和服務化的政務雲建設階段,以實現“互聯、整合、共享、重構、效率”;以大數據、移動互聯、GIS(地理信息係統)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成熟,將加速政務雲落地應用。有關部門預測,2018年中國政務雲IT投資將達385.9億元。

就目前來看,政務雲建設一般分為3種模式:政府自建自用自運維;政府自建自用+第三方運維;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建設運維(BOO模式)。目前以BOO(建設—擁有—經營)為主,企業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擁有基礎設施的所有權,政府與企業簽訂3~5年服務協議,按需購買服務。政務雲采取BOO建設模式,可以實現建設周期短、投資風險低、IT風險低、業務風險低。

從技術角度看,目前省級政務雲按照“省市兩級、覆蓋全省、物理分散、邏輯銜接”的建設原則,構建“1+N+N”的政務雲體係。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政務外網,統一為各部門提供服務。雲數據中心建設分為現有改造和新建兩種情況,以各地經濟信息化委為牽頭單位,建設1朵省級政務雲。按照不同服務領域,建設N朵應用雲。下屬各市(區)政府自主建設市級政務雲,與省級政務雲在邏輯上實現一體化。

未來,政務雲發展將以管理創新實現全流程跨部門業務協同;從統一資源、統一應用走向統一數據;信息資源共享共用成為建設重點;雲安全趨向可視化、聯動化和雲服務化。而筆者通過對市場發展空間、應用成熟度、技術成熟度、應用價值等方麵進行評價,認為政務雲未來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域主要有:

——從應用成熟度和市場發展空間分析,雲平台遷移大有可為。

目前,已建電子政務係統雲遷移是政務雲的建設關鍵和難點,遷移的成效將直接影響智慧政府一體化架構與傳統政務係統的銜接,進而影響傳統政務運行模式到一體化協同政務運行模式的過渡;而且雲遷移尚在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成體係的解決方案。

雲平台遷移業務發展空間大,從方案創新到服務產品化隱含著較大的市場空間。所以,雲平台遷移是軟件廠商、係統集成商和新進入公司進入政務雲的切入點,值得更多的關注和深度挖掘。廠商可以依托雲生態圈,不斷累積雲遷移服務場景經驗,形成服務產品化,有望形成業務突破。

——從技術成熟度和應用前景分析,大數據分析值得投資。

目前,大數據已經成為主流技術。國務院《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明確提出:到2017年底基本形成跨部門的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2018年構建國家層麵的統一數據開放平台。

在政務雲建設中,應用大數據分析將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支持宏觀調控科學化,推動政府治理精準化,推進商事服務便捷化,促進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醫療、教育等民生服務普惠化。同時,隨著政務大數據開放步伐的加快,包括天氣、GPS、金融、教育、交通、能源、醫療、政府投資、農業等領域脫敏數據將作為公共資源進行使用,大數據分析將廣泛應用。

——從技術自主度和應用價值分析,雲安全管理市場可期。

政務雲從體係架構和安全需求上都對安全管理存在更高的要求。由於政務雲不僅需要利用雲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基礎設施來運行業務係統和服務平台,更需要借助其專業運維管理來提高運維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因此政府通常都采取購買雲服務的方式,而該模式使得雲服務提供商對政務雲中的資產和數據具有很高的訪問和控製權限,安全管理的獨立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雲安全管理平台應成為雲監測、雲審計和雲防護的中心,具備全景安全感知和分析能力,可以通過虛擬機和虛擬網絡的全方位探測和感知來發現任何資產和網絡的變化,從而按需調整安全設備的部署,以保證安全防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10 17:02:21

  上一篇:go  零售銀行的“製勝秘籍”:大數據驅動營銷及管理
  下一篇:go  如何從管理IT服務提供商獲得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