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華為----大有所“為”

這種技術已經有了實際應用。挪威北海油田無線網絡項目是華為部署的全球首個離岸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網絡,覆蓋挪威、丹麥和英國北海海麵。實踐證明,華為海上油田LTE網絡成功克服了海上風大浪多的困難,幫助客戶實現了遠距離語音通信及生產數據回傳,減少了現場人員投入,提升了經營效益。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能源企業的發展麵臨著嚴峻的挑戰和激烈的競爭,迅速提升信息化水平並構建支撐業務發展的高速網絡勢在必行。石油行業應該如何建立適合行業特色的信息化,目前還有哪些差距,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就此,本刊記者采訪了華為企業無線領域總經理許智宇。

迎接信息化新氣象

中國石油石化:許總,您好!信息化給油氣這一傳統行業或者企業帶來哪些新氣象呢?

許智宇:油氣行業作為一個傳統行業,在頂層設計上需要改革。我說的改革更多的是指企業技術上的改革。

從頂層設計來說,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專門講到各行各業的信息化,而油氣行業的信息化是國家“十二五”工業規劃的一部分。油氣行業的信息化可以提高生產經營效率,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提高生產安全性。但這幾個方麵都需要信息的溝通,辦公的協同,包括數據的采集,甚至管道監控方麵,都需要改進現在的信息化技術。

就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油氣行業的信息化程度相對來說偏低。現在油氣行業的信息化更多的還是體現在辦公領域,體現在生產領域、運行維護領域、監控領域等方麵還比較弱,這些方麵也是油氣信息化未來的方向。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很多油氣企業,尤其是油田類的企業,現在信息化水平甚至超過了國外,如大慶油田、延長油田。

中國石油石化:要迎接信息化這種新氣象,油氣企業事先應該做一些準備,才能把信息化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對於這方麵,您有什麼好建議?

許智宇:首先是國家對這些油氣行業客戶有工業信息化、行業信息化的要求。其次,他們自身也有信息化的需要,不管是生產係統的更新換代,還是網絡運維係統的向前推進,效率的提升,抑或是辦公係統更加便利,這些都需要他有更完備的ICT(信息、通信和技術)解決方案,並且不斷地向前,跟上時代的步伐。

油氣行業的ICT部門都會有自己的規劃,希望在“十二五”期間整個網絡運營效率再提高多少,成本再降低多少,安全性再提高多少。這個規劃對他們ICT部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就是華為的需求。

我認為油氣行業要實現信息化在技術上不用準備什麼,有像華為這樣專業的ICT供應商,我們會在技術上為他們企業發展要求提供全套的建議。如果說需要他們做更多的準備,就是希望他們考慮清楚,整個經營效益再提高多少,成本再降低多少,辦公自動化或者是辦公的便利性再提高多少。剩下的就是如何具體地去實施的問題了。

憧憬數字油田的便利

中國石油石化:您認為油氣行業未來全麵的信息化,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呢?

許智宇:“全麵的信息化”這個話太絕對了,我隻能憧憬一下未來ICT滲透到整個油氣行業客戶裏麵比較好的情況是什麼樣。主要從生產係統、經營係統、辦公協同係統來看。

那時候的數字油田將讓人覺得更加便利。工人不用再那麼辛苦天天跑去抄表,去記錄設備的運行是否正常,甚至也不用去一些危險的區域。比如說卡鑽了,可以安排一些智能的設備自動開啟。我認為這種現象在未來的五六年內完全是有可能實現。當然,主要貢獻者不是華為,是造機器人的。但是,控製機器人、連接機器人的基礎網絡係統一定是華為提供的。

整個油田作為安全資產,所有經營方麵的監控不再需要派重兵把守,相應的監測,包括溫度、地震數據,需要一些傳感係統,由所有的ICT企業提供。

而辦公協同係統方麵,每個員工都會覺得非常方便地、快捷地利用自己的設備或者企業配發的設備進行辦公,進行信息交流。我認為未來油氣行業都應該是有數據中心的,員工通過BYOD(自帶終端上班)訪問到數據中心裏的相關數據,然後實現辦公,實現運營。

總的來說,華為未來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我們的油氣客戶,實現我所憧憬的那樣一種願望,生產更加安全,經營效率更高,運營成本更低,同時辦公更加方便,員工更加快樂和有歸屬感。

中國石油石化:您剛才所說的美好憧憬,與現實之間有什麼差距?

許智宇:現在最大的差距就是我們很多油氣行業客戶的ICT規劃已經做出來了,他們更需要把ICT的規劃通過一個團隊和ICT供應商去有機地進行分析、結合,然後提供出來。

我剛才描述的那些東西,除了生產係統裏麵有一些生產設備還需要再研發之外,大部分ICT基礎網絡都已經存在了,並不是說在科研上麵還要做多少工作。但是適配是一定要有的,這些適配化的東西就需要雙方ICT技術專家坐在一起,去研究能源解決方案。我們在沙特油田專門建立了一個創新中心就是在做這件事。

在沙特油田把適配性研究清楚了,是不是能直接用到中國來?我相信大部分能用,但是畢竟還有不一樣的地方,這些不一樣的地方還是需要雙方及國內的客戶,坐在一塊兒探討。我覺得這是個關鍵的問題。

根據各自特殊性發展信息化

中國石油石化:要實現您所說的美好願景,您認為油氣企業應該在哪些方麵下功夫?

許智宇:我認為這些油氣企業,首先要有清晰的ICT的發展規劃,然後在具體執行方麵,要能夠形成一些團隊。

如何在油田基礎設施的框架、構架嵌入信息化,這是比較麻煩的。所以,基於清晰的發展規劃,應該組建一個來自於各個業務部門成員的團隊,告訴華為他們的規劃和發展要求,華為這個時候才能真正地量身定製,去提供客戶所需要的解決方案。因為華為提供的是基礎設施網絡,它和給一個人做衣服是不一樣,量好就完了。給像石油石化那樣的大企業做信息化,他們每一個人也不見得都能說清楚各個地方都是怎麼回事。當然,華為也不是隻派一個人,也是派一個團隊過去,跟他們逐一地把技術對接,給他們提供ICT解決方案。

其他方麵就留給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因為我們畢竟不涉及他們的管理或者其他方麵的問題,對人員素質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華為在做ICT網絡設計的時候,就要求盡量的簡單化,易用,易維護。

中國石油石化:油氣行業信息化更應該適合整個行業的特殊性,那您認為各個油氣企業應該怎麼根據自己的特殊性來發展適合自己的信息化道路呢?

許智宇:中國有一些自己的國情,這肯定是要考慮的,更多的是要看在整個油氣行業繼續發展上怎麼去做信息化,這肯定是油氣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想從“走出去”這個角度來談特色的信息化建設。例如在伊拉克,中石油到那裏開采油田,他們就需要一套無線的集群網絡做網絡運維和辦公係統,我們給他們定製了解決方案。

這裏就有它自己的一些特點。首先,中石油更多的是希望保護中方員工的安全,盡量少到油田現場,更多的是在中控室或者是中控區,所以需要更多的遠程設備。這些方麵就利用了華為整個無線數據采集,視頻監控,數據回傳,來實現油田的無人值守。

另外,因為伊拉克是全球溫度最高的地方,地麵溫度最高的時候會達到70攝氏度,所以對設備的耐高溫要求也非常高,為此,我們專門進行了改造和定製。不管是終端設備,還是基站設備都能滿足要求。同時,油田裏麵充斥著氫氣、硫,易燃易爆,對於我們設備的防爆也有很高的要求,據此我們也提供了設備防爆的資質,以及監控和定製。

華為在海外144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辦事機構。所以說,對“三桶油”走出去,華為都可以給予很強的支撐,包括我們的服務。同時,我們可以基於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提供合乎法律法規要求的通信設備和經驗。

開創油氣行業ICT新局麵

中國石油石化:從目前的情況來說,油氣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現在各個企業也在想著未來怎麼在信息化方麵更進一步,您認為未來信息化的更高級階段是什麼樣的階段?

許智宇:我們的戰略就是利用我們的ICT,給我們的企業客戶帶來最大化的價值。所以,未來信息化的更高級階段還要回到我們企業的整個戰略,那就是洞察、高效、遠見,給客戶一種更好的方式去實現他的ICT規劃。

華為的整個戰略是非常腳踏實地,而且也非常樸實的,我們是提供更好的方式。隻要客戶是一家有洞察的公司,做好規劃,規劃的下一步就是洞察。第二是效率,洞察完了之後的目的是什麼,肯定是提高生產安全,提高生產可靠性,提高生產輸出,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益,效益是放在第一位的。最後就是遠見,有更高的期望。

所以,我認為ICT發展到更高的境界,就是不斷地向生產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經營效益更高和成本更低的極限去挑戰。

中國石油石化:就您自己的感受來說,您認為華為在促進中國油氣企業信息化建設方麵,已經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未來還將起到什麼作用?

許智宇:華為目前已經提供了數字管道,數字油田,包括油井監控這些方麵的解決方案。當前我們起到的是促進作用,未來我們一定會起到主導作用,開創油氣行業ICT新的局麵。

華為參與進來,一定會對整個油氣行業,當然不光是油氣行業,ICT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因為華為有很多的ICT解決方案,數通、協同、雲計算、存儲、無線、網絡能源等,基本上覆蓋了ICT的各個方麵。在華為沒有參與進來的時候,客戶有一些ICT的想法,但是他們不知道哪兒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現在華為進來之後,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是我說的促進作用。

另外,華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隨著我們在油氣行業市場裏越做越深之後,華為甚至還可以做ICT方麵的主導。因為我們最清楚ICT的技術方向是哪,我們也很清楚ICT在經營效率的提升、安全可靠性提高、辦公協同這塊如何給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我們甚至可以把客戶的要求,用更低成本的、更高質量的最先進解決方案去提供給油氣客戶。

鏈接 寬帶通信技術在海上油田超遠距離應用

該網絡采用在陸上辦公區部署一體化核心網,通過海底光纜連接到固定平台上的分布式基站,將天線掛高,部署工業級的防爆CPE以及手持終端到鑽井平台及儲油輪,實現陸上辦公區到海上平台最遠100公裏的覆蓋範圍,支持最大下行100米、上行50米的帶寬,提供遠距離專業寬帶集群、生產及辦公寬帶接入回傳業務,幫助企業實現可視化生產。

最後更新:2017-04-03 16:48:50

  上一篇:go Windows驅動開發工具 WDK 學習筆記(1)
  下一篇:go 圖片onerror事件,為圖片加載指定默認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