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金庸筆下的假麵江湖
金庸小說中,最著名的假麵人當屬《笑傲江湖》中的嶽不群,以君子之麵行小人之事。嶽不群戴上假麵,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欲望,還有一種假麵人,完全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們都是有“組織”的人。
小說《天龍八部》中,大反派丁春秋自創星宿派,門下弟子眾多,人品極差。星宿派弟子初在小說中出現時,大師兄摘星子看起來還頗像個人物。
小說中,星宿派弟子捉拿小師妹阿紫,一路被阿紫逃脫,直到摘星子出手才成功。摘星子隨即懲戒一幹行事不力的師弟,並趁機殺掉武功最強、可能成為自己挑戰者的一個師弟。行事看起來獎懲分明,實則公器私用,手段上殺伐果斷,雖是個反派,也算個梟雄。
星宿派邪門歪道、門規獨特——大師兄權力極大,做師弟的倘若不服隨時可以武功反抗,那時便以功夫定高低。倘若大師兄得勝,做師弟自然是任殺任打,絕無反抗的餘地。要是師弟得勝,他立即一躍則升為大師兄,轉手將原來的大師兄處死。師傅眼睜睜的袖手旁觀,決不幹預。在這規矩之下,人人務須努力進修,藉以自保,表麵上卻要不動聲色,顯得武功低微,以免引起大師兄的疑忌。
組織內實行強權製度,公然弱肉強食、不講道義,要保全自己,則必須戴上假麵。師弟們對摘星子又恨又怕,明明知道他因私心殺掉師弟,卻滿口讚頌:“大師哥英明果斷,處置得適當之極,既不寬縱,又不過分,咱們敬佩萬分。”
說昧心的話,如同戴上一張自汙的麵具。連旁觀的蕭峰,都覺得厭惡。大師兄之下,人人阿諛奉承,丁春秋出場,大師兄也需如此。師傅在前,星宿派弟子們高喊“星宿老仙,歌德天地,威震寰宇,古今無比!”不但如此,還“取出鑼鼓簫笛,或敲或吹,好不熱鬧”。
江湖殺戮,還上演這些把戲,讓群雄“無不駭然失笑”。可笑嗎?這種可笑又隨時化為殘暴。摘星子受傷失勢後,遭到了眾師弟的打罵欺淩。這種可笑也隨時化為背叛。丁春秋與人過招一旦失利遇險,就有弟子棄師傅如敝履。在殘暴的組織中,一切為了生存,沒有忠誠,沒有理想,沒有堅持,當然也沒有人品。
有些人沒有忘掉自己是誰。《天龍八部》中天山童姥手下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和島主們,不想永遠被人控製。
小說中沒有直接展現他們的假麵。不過,亦可推想。天山童姥控製這些人的手法非常簡單有效,給他們種上劇毒的“生死符”,發作之時“連五髒六腑也似發起癢來,真想一頭便在牆上撞死了”。
這些洞主、島主一個個本是成名的豪傑,強烈的來自肉體的恐懼,讓他們必須戴上臣服的假麵。但是,他們和星宿派門人不同,這些老江湖原是嗅過自由滋味的人,他們很明白,在痛苦中臣服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當他們一知道天山童姥可能受傷時,即便仍心懷恐懼,但勃然而生的還是反抗之心。他們反抗天山童姥之舉,亦可看做“做回自己”的嚐試。
當虛竹永久解除他們的“生死符”後,假麵也被摘除。“群豪當日臣服於童姥,是為生死符所製,不得不然,此時靈鷲宮易主,虛竹以誠相待,以禮相敬,群豪雖都是桀傲不馴的人物,卻也感恩懷德,心悅誠服……”
摘掉假麵,人與人的關係、人和組織的關係也發生了大改變,更像我們熟悉的江湖兄弟了。
無論星宿派還是縹緲峰,掌控手下的手段還是相對簡單,更多依賴領導人的一己之力。《鹿鼎記》中的神龍教則大不相同。它的組織更為森嚴,連皇宮內的假皇太後都隻是神龍教的一個普通教徒。在這個組織下,人的異化也變得尤其嚴重,甚至智商都會下降。
神龍教的胖頭陀出場時,一人應對少林十八羅漢而不懼,無論見識、武功都算一等一的人才。可他還是上了韋小寶一當,隻因心存為教主獻禮之心。
五台山上,胖頭陀一腳踩住韋小寶。小寶側頭看到一古舊的石碑,胡謅上麵的“蝌蚪文”寫著:神龍教洪教主神通廣大、壽與天齊。剛剛還英雄氣概的江湖豪客,頓時亂了方寸:胖頭陀“嘩”地大聲一叫,跳了起來,說道:“當真洪教主有如此福分,壽與天齊?這千年石碑上早已寫上了?”韋小寶借此逃出險境,而胖頭陀卻從此掉入泥坑。他歡天喜地地布下天羅密網,再次捕獲韋小寶,不過是要在神龍教主麵前獻禮。
參與這獻禮計劃的神龍教徒陸高軒,也是斯文倜儻,當他知道韋小寶大字不識,上了一當時,頓時發狂起來——陸先生點點頭,道:“好,原來胖頭陀上了你的大當,可是此事已稟報了教主,你這小賊!”突然一躍而前,叉住韋小寶的頭頸,雙手越收越緊,咬牙切齒道:“你害得我們蒙騙了教主,人人給你累得死無葬身之地。大家一起死了幹淨,也免得受那些無窮無盡的酷刑。”不過既然已經稟告教主,騙局還要繼續下去,陸高軒隻能自己擬定一篇頌揚神龍教主的駢文,讓韋小寶死記硬背。假麵既然已經戴上,戲就要唱完。
神龍教總壇內,虛假的口號不亞於星宿派門下弟子,不過因為組織嚴密,那些誇張的口號竟然不那麼可笑了——左首一名青衣漢子踏上兩步,手捧青紙,高聲誦道:“恭讀慈恩普照,威臨四方洪教主寶訓:‘眾誌齊心可成城,威震天下無比倫!’”教主麵前,韋小寶誦念了杜撰的碑文,上下俱喜。似乎,這個騙局順利過關。不過假的就是假的,即使被稱頌的神龍教主,也心知肚明——洪教主點頭道:“陸高軒……筆下更十分了得,一篇文章做得四平八穩。很好,很好……”
這是從另一角度展示的假麵,對於教主而言,他何嚐不知道此種獻禮不過作假,不過既然有利於自己的形象,便也不直接點破。假麵,不但戴在恐懼的教徒臉上,也戴在教主的臉上。
《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則是一個加強版的神龍教。對於教徒的控製,除了喂食毒藥,施以肉體恐嚇外,尤其注重精神控製,大搞個人崇拜,還從小孩子著手,從小洗腦。
黑木崖上,日月神教實際掌控者楊蓮亭誅殺風雷堂主童百熊時,為了讓他承認叛教,讓熊的孫子出麵——楊蓮亭道:“很好,很好!小娃娃,十條教主寶訓,你都背得出嗎?”那男孩道:“都背得出。一天不讀教主寶訓,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讀了教主寶訓,練武有長進,打仗有氣力。”……楊蓮亭道:“你爺爺不讀教主寶訓,不聽教主的話,反而背叛教主,你說怎麼樣?”那男孩道:“爺爺不對。每個人都應該讀教主寶訓,聽教主的話。
此時,日月神教的魔性展現十足,它扭斷了家庭間正常的人與人的關係,徹底混淆了人的價值觀。如果說童百熊還不得不假裝臣服,小娃娃長大後,已經無需假裝,假麵已經徹底植入心中。一個被洗腦的孩子的世界,已經沒有真相。
待到任我行擊敗東方不敗,重掌日月神教時,昔日和教徒們以兄弟論之的他,也對東方不敗的“統治模式”產生興趣——無威不中以服眾。當年我教主之位為奸人篡奪,便因待人太過仁善之故。這跪拜之禮既是東方不敗定下了,我也不必取消。
日月神教就此雖然換了主人,但實無改變,反而剛剛經曆一場血腥屠殺,教徒們恐懼之心更甚。連旁邊的令狐衝也看出,“任教主還是和東方不敗一樣,以恐懼之心威懾教眾。眾人麵子上恭順,心底卻憤怒不服。”
恐懼之下,教徒們各個爭相揭批東方不敗的罪狀,添油加醋、胡說八道。每個人都知道這是謊言,可是無論說的還是聽的,已經都不能自已。恐懼和虛假的氣氛交織在一起,已到了無解的地步。
武俠小說的結局,大都會揭露真相,正義實現。那種恐懼和虛假的氣氛,也都會被掃除。
《天龍八部》中,星宿派弟子和“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島主”,都歸順了虛竹。這個縹緲峰的新主人,心地宅厚、素有佛心,自然不會繼續用恐懼控製他們。
《鹿鼎記》中的神龍教,幹脆被韋小寶的大炮狂轟,教主身死,最後消失得幹幹淨淨。
《笑傲江湖》的日月神教,最後由磊落的向問天掌控,黑木崖上的氛圍也終究會被改變。
不過,江湖中的虛假氣氛從來不會在金庸的小說中消失。江湖,這個作家虛擬的世界,也由此顯得真實了許多。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