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1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他要是不死,恐怕沒有三國這回事,諸葛亮估計得在家種一輩子地!

我是林楚方,這是我的第91個故事,

試試搜索行路男,每天隻要十分鍾,了解世界多一點~

《軍師聯盟》,裏麵最牛的,我覺得不是司馬懿,而是郭嘉

但郭嘉這個人,在所有三國劇裏,從來不是主角,但我就喜歡關注邊緣人物,而且在我心裏,郭嘉永遠是三國男一號,為什麼?因為我跟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聰明人,都惺惺相惜啊。

其實,不隻我,你看無論電視劇、電影、還是網絡遊戲,

三國殺遊戲中的郭嘉。

郭嘉從出場到謝幕,都是帥到炸,清一色的古靈精怪,再加上他38歲英年早逝,身上又縈繞著一種悲劇色彩,這樣的戲劇衝突和戲劇張力,誰不喜歡啊!

另一方麵呢,古往今來,做高層智囊,最極致完美的,郭嘉絕對排在前幾名。前些年流行過一個詞,叫“感謝國家”,“國家”,其實是“郭嘉”的諧音。

那他為什麼當不上男一號?真實的郭嘉又是什麼樣子呢?

1.要是郭嘉不死,諸葛亮天天種地

這個人神到什麼程度,有句話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臥龍”是諸葛亮,就是說如果郭嘉活著,諸葛亮寧可天天種地

有人考證,還真有這麼回事,說劉備三顧茅廬,前麵兩次,諸葛亮都外出旅遊,偏偏第三次答應劉備,就是因為郭嘉剛巧死了,你死了,那我該出來覓食啦。

我猜,這就是個段子。

諸葛亮是不是這麼想,咱不知道,但郭嘉的死,對曹魏集團來說,確實是大事。

因為郭嘉死了,曹操就開始走下坡路。而大慫人劉備,一路打怪升級,居然跟曹操搞了個三足鼎立,是不是因為郭嘉?真不好說。

至少,曹操是這麼認為的。

你看哈,赤壁之戰,曹操帶著十幾萬人去,回來估計就剩幾個連了,帶著幫殘兵敗將往回走,簡直就是一個移動悲劇。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於是冷不丁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意思是:要是郭嘉還在,我特麼會這麼倒黴?

言外之意是罵手底下人:你們這幫SB!

你要知道,赤壁之戰是整個三國故事的轉折點,沒有赤壁之戰,曹操就一家獨大啦,哪兒還有什麼三國鼎立啊。

那曹操手下,謀士可不隻郭嘉一個,能叫得上名字的上百,智商各個150+,憑什麼曹操這麼信任郭嘉?為什麼?好基友啊?當然不是啦……

2.曹操郭嘉一見鍾情,袁紹劉備合夥做肉夾饃

話說,公元190多年吧,中原有兩個大boss,一個是曹操,一個是袁紹,都想當老大。

郭嘉最開始選的是袁紹,但上班沒幾天,發現袁氏股份公司沒前途,因為董事長不行,沒格局、沒願景、沒胸懷、沒智慧,就決定辭職隱居,一隱就是6年。

後來聽說曹操公司缺人,就來應聘。

兩人一見麵就聊時事、談理想,聊完,曹操說:“隻有他能幫我成就大業!”郭嘉也感慨:“這才是我要找的老板啊!”倆人一見鍾情!

越是聰明人,越喜歡讀書。

進了曹營之後,郭嘉平時沉默寡言的,但喜歡琢磨人,玩兒讀心術,關鍵時候才出場。

就說劉備吧,早年沒錢、沒權,光打敗仗,到處寄人籬下,看見粗腿就抱,就這麼個人。

劉備被呂布打敗後,跑到曹操這兒避難。曹操的謀士都覺得,劉備絕對不是池中之物,日後一定是個禍害,都勸曹操殺了劉備。

曹操問郭嘉怎麼看,郭嘉說:人家走投無路投奔咱們,就因為是個英雄,殺了?那別的英雄誰還敢來投你啊?

曹操一聽,對啊!殺劉備,等於破壞了人才大戰略。

曹操能成功,很大原因就在於人才戰略,所謂唯才是舉,殺了劉備,等於人才戰略破產,所以,他覺得郭嘉不簡單,站得高看得遠,有大格局。從此對郭嘉刮目相看。

但郭嘉可不是書生,又建議:不殺劉備,也不能放他走,給他好吃好喝,養起來。

可惜,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喝多了一高興,讓劉備跑了。如果聽郭嘉的話,哪有什麼三足鼎立啊?

劉備跑了,曹操腸子都悔青了,決定打劉備,但他麵臨一個難題:你打劉備,北麵袁紹抄後路,給你來個肉夾饃,怎麼辦?

要不先打袁紹?那劉備從南麵給你來個肉夾饃,怎麼辦?

要不誰都不打,那兩邊一塊打你,你還是肉夾饃,怎麼辦?

哎呀,怎麼辦怎麼辦呢?郭嘉說:“丞相,我給你講個故事,你知道豬是怎麼死的嗎?”曹操說:“我哪知道21世紀的段子啊,快說!”

郭嘉說,“這麼說吧,你放心打劉備,他弱,好打。袁紹這個人呢,反射弧特別長、反應慢,不信你等著看,咱們打完劉備,袁紹可能還沒反應過來呢。”

曹操聽了郭嘉的話,大敗劉備。

其實袁紹這邊也有反射弧很短的,就有謀士勸他打曹操。袁紹說:“我小兒子正發高燒,打什麼仗啊?”氣得謀士直跺腳:“SB!十年九不遇的機會,你不抓住,還管什麼小兒子發高燒!!”

袁紹後來也後悔了,就聯係老朋友孫策(就是孫權他哥),說:“咱們一起打曹操,給他來個肉夾饃吧,打勝了,肉分了。”於是,就有了官渡之戰郭嘉再次改變曹操命運。

3.郭嘉幫曹操扳倒上市公司,能力vs顏值,哪個強?

袁曹對峙的時候,曹操還是家小公司,人家袁紹已經A股上市好幾年了。

所以,戰爭初期,曹操連打敗仗,那叫一個憋屈。眼看公司就要破產了。

郭嘉就給曹操分析局勢,說:老大,別發愁,“公有十勝,紹有十敗。”然後一條條列出來:

你情商比他高,能力比他強,謀略比他多,肚量比他大,心腸比他好,素質比他高,管理比他精……除了沒他帥,你怎麼會敗呢?

插一句,曆史上,曹操確實長得難看,宦官之後,身高一米六,又胖,走起路來,像個移動的水桶。人家袁紹,四世三公,又高又帥。

聽完郭嘉的話,曹操茅塞頓開,說:“那孫策要是從南麵來打我,來個肉夾饃怎麼辦?”

郭嘉說:“別怕。孫策這個人,我了解,愣頭青。說白了,個人英雄主義,就算他有百萬雄獅,他也是一個人打,而且說不定,哪天就讓刺客給neng死了。”

郭嘉這個未卜先知的能力,擱現在,可以參加俄羅斯通靈大賽了,穩拿獎!

這段話,是《三國誌》裏的。郭嘉的話說了沒多久,孫策還真給刺殺了,巧了吧?細思極恐啊。

官渡之戰的結果並不複雜:袁紹敗了,曹操勝了。可以說,就是郭嘉給的信心,讓曹操放手和袁紹一搏,把袁紹徹底打殘。

官渡之戰,對曹操是一次戰略大轉折,從此之後,北方的老大就是曹操了,你要知道,當時北方比南方發達很多,就相當於從此控製了中國最富庶的地區,有錢,有人,有糧。

你說郭嘉,他能不重要嗎?

4.要當男一號,關鍵是得活得夠長

袁紹雖然敗了,但他還有倆兒子跑到了烏桓避難,大概就是現在的遼寧錦州。曹操大本營在河南,河南到遼寧錦州一千多公裏,你現在看著都挺遠的,就別說兩千年前了。

打,還是不打?要不要除惡務盡?

很多人反對打烏桓,理由有兩條:

第一條,烏桓是少數民族,袁紹倆兒子和他們肯定不對路,兩撥人聯合不起來,不用打。

第二條,劉備現在抱劉表大腿了,如果我們打烏桓,後方空虛,劉備慫恿劉表給我們來個肉夾饃怎麼辦?

你不能說沒道理啊,但郭嘉又唱反調:打。他也列了三條理由。

第一條,袁家對烏桓人有恩,所以他們肯定會聯合,等他們聯合起來,你想統一全國就沒戲了。你這邊一南下,他從後麵給你來個肉夾饃,這誰受得了?

第二條,烏桓遠,他們肯定想不到咱會過去打他,時間一長,感受不到咱的威脅,兩撥人一定內訌,到時候咱給他來個突然襲擊,OK了。

第三條,別怕劉表偷襲,劉表這個人,誇誇其談可以,打仗不行。而且劉備在劉表那裏,劉表還擔心劉備搶他飯碗呢,怎麼可能給我們肉夾饃,襲擊我們?

果然,曹操三下五除二就把烏桓幹掉了,劉表還真乖乖的,沒搗亂。

從烏桓回來的路上,郭嘉水土不服、操勞過度,加上身子骨本來就不好,結果病死了,才38歲。

郭嘉和曹操的訣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這對曹操的打擊特別大,曹操那叫一個難過啊!脫口而出一首詩: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都是文言文,但你可以想象,背後是多深厚的感情,比斷背都疼!

為什麼深厚?你看曹操這一路崛起,從人才戰略、軍事戰略,到幾個關鍵節點:

伐呂布、戰袁紹、征烏桓、打劉備,都是郭嘉幫他拿主意,而且都是險招,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但正因為郭嘉幫襯,幾年上一個台階,一直變成北方老大。

可以說,曹操對郭嘉極為信任,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郭嘉一張嘴上了。中間其實也有人挑撥,打小報告說,郭嘉這個人生活很不檢點。

曹操說,不檢點?笑話,無非就是貪財好色,這算啥事兒啊,比不檢點,我特麼才是祖宗,睡了那麼多寡婦,不照樣混成董事長嗎?要想成事兒,關鍵看能力。

有老板罩著,你想怎樣?

可以說,郭嘉的智力,在三國中,同時代的謀士裏是最聰明的。如果能穿越到三國,聰明人裏,我就想跟郭嘉做朋友。

我一開始,就說郭嘉是千古第一智囊,為什麼給他這麼高的評價呢?這和我對領導人智囊的期待有關。我覺得優秀智囊得有幾個標準:

第一,智商夠高,這是智囊的基本素質,智力不夠肯定當不了智囊;

第二,不要戀權,這是智囊的職業底線,領導人可能會欣賞你,但智囊就是智囊,不要走到前台去掌握權力;

第三,職業道德,在領導犯傻的時候,要敢於站出來,糾正他的煳塗,乃至混蛋,這是智囊的職業道德,換句話說,如果領導經常指鹿為馬,倒行逆施,和他手底下的智囊關係極大。

按這個標準,我覺得郭嘉都符合,三條做得都很好。

但很遺憾,他很早就死了,導致三國失去很多可能性。

最後我想說,年輕人要好好鍛煉身體,一定要活得長,主要得比壞人活得長。把這句轉發給你的朋友,讓他們早睡早起身體

還有更多精彩哦~

小嶽嶽的77手,張一山的秋水誓,看過他們才知道什麼是骨骼清奇

從戰狼2講講明治維新,到底怎樣才能做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為什麼迪士尼能創造王國,宮崎駿頂多是個工作室主任?

最後更新:2017-08-20 12:06:35

  上一篇:go 劉備求過他出山,諸葛亮曾是他學生,曹操想立他為軍師
  下一篇:go 突發!餘額寶投資額度再被“砍”,從100萬降至10萬,馬雲在“害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