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18億的銀行何以聽不到掌聲
3月末,隨著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年報相繼出爐,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2011年成績單悉數亮相。數據顯示,2011年,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五大銀行的淨利潤總額達到6808.49億元,相當於日賺18.65億元。其中,利息和手續費是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
此前有專家指出,銀行的資本利潤率不僅大幅高於工業,而且高於石油和煙草。我們都說煙草業是最暴利的行業,石油勘探開采行業也很暴利,而現在,銀行業的利潤居然比這兩個行業還要高。但是近期之所以在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不僅因為銀行暴利由來已久,形象沒有同步上升,還因為它們賺了那麼多的錢,卻很少贏得民眾的掌聲,甚至銀行賺得越多,民眾的痛感越是強烈。
銀行的服務態度和質量,廣為公眾詬病。諸如收費不透明、風險提示不到位、業務營銷不規範等問題已成為頑症。有客戶指出,銀行服務滿意率與不合理收費不成正比成反比,收費越高,滿意率就越低。這種說法恰如其分。
前幾天,北京有位盲人到幾家銀行取款,都因為不會簽名而被拒絕,拿印章摁指紋都不行。在南京,幾位盲人持銀行卡到一家銀行的自動取款機上取錢,但取款機上一無盲文,二無語音提示,幾個人折騰了半天不得要領,無奈之下隻好打110求助。改進技術、更好地方便殘疾人對賺得盆滿缽滿的銀行來說有多難?再說,銀行與客戶一直處於信息不對等的不公平狀態,隻要有糾紛或是對簿公堂,多半是客戶敗訴,賠了銀子還耽誤工夫,傷不起啊!
傳統的“吃利差”和新增加的手續費的雙重驅動,形成了中國銀行業的暴利。去年8月,12家上市銀行公布了2011年的上半年業績,共實現淨利潤4244.47億元,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就有2057.43億元,幾乎占到了淨利潤的半壁江山。更值得關注的是,手續費的增長竟然被看作我國銀行業一次“華麗轉身”的成功轉型。如果將客戶利益遠遠拋之腦後也算是“與國際接軌”,那麼,我國銀行業早就“成功轉型”了。不僅如此,我國銀行業“轉型”背後,是對消費者“強取豪奪”技術含量的與日俱增。所謂“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銀行的大象屁股推不動早已見怪不怪。按照銀監會此前的規定,各家銀行應在當年3月底前公布服務收費價目。但近日有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雖然多家銀行已經提早對收費項目粘貼公示,但大部分銀行所公示的項目並不齊全,而且密密麻麻掛在牆上的公示表很難讓人看得清楚。
銀行忽悠消費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監管與處罰固然必不可少,但最根本的是將開放市場和充分競爭作為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及時啟動金融業反壟斷調查,依法作出回應。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消費者和金融機構地位不平等的問題,而且有利於改變幾家國有大銀行平分秋色、享有絕對定價權的市場壟斷態勢,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總之,唯有通過監管和改革,打破壟斷,才能使違規銀行付出巨大成本,讓消費者用腳投票,以自覺維護公平有序、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使銀行暴利不再成為民眾之痛。
最後更新:2017-04-04 07:03:11
上一篇:
我為什麼離開Facebook
下一篇:
從小米盒子看高清播放器市場
Python 3 學習筆記(二)python基本語法
賽門鐵克解析近日朝鮮半島網絡攻擊事件
WCF技術剖析之二十: 服務在WCF體係中是如何被描述的?
LAMP編譯:解決 64 CPU 位元 compiler 時 zlib 出現/usr/local/lib/libz.a(crc32.o)造成的問題 .
jdk1.5新特性5之枚舉之模擬枚舉類型
Docker 之 Dockerfile
除了4K非編NAS、VPN網關,阿裏雲在成都還發布了哪些產品?
馬雲湖畔大學第一課:小公司成敗在聘人 大公司成敗在開人
[WCF的Binding模型]之三:信道監聽器(Channel Listener)
數據庫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