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4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馬雲是銀行的“天敵”銀行員工的錢是放支付寶?

月初,央媽發出通知: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明確2018年6月30日為最終時間。說到底,所謂央行“收編”的本質,是所有網絡支付業務要通過網聯這個平台處理,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媽這來了。

然而之前馬雲說: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現在央行說:如果支付寶不改變,我們就改(收)變(編)支付寶。

但是員工的錢是放在銀行呢,還是多數在支付寶?

據小編了解,銀行員工的大額閑錢都在基金和理財型保險,小額的可能在做定投。隻有平時需要用的可能放在餘額寶裏,隨時支取方便。

銀行員工相比普通人對理財有更理性的認知。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裏,投入理財的資金數額也會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不會抱有賭博心理,想要以小博大。銀行員工的心態會比普通人端正一些,對風險的認知比較充分。所以在理財選擇時,風險都會選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的。銀行基本都有專業的理財經理,這對銀行員工來說就是一份很好的資源了。基本理財經理為了自己的績效也會為大家提供免費的理財規劃,組合理財產品,將風險降低。

對於銀行員工來講,大家都是普通人,也是需要網購的,真正放在銀行卡的死錢是不會有的。放在餘額寶還能有個幾毛利息。目前的環境來說,手機支付越來越普遍,普通人的錢都放在餘額寶中,更何況是銀行員工呢?

而且,銀行員工也是需要中午叫餐的,平時更沒時間到實體店超市等采購物品,需要進行網店購買配送。這些都需要進行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支付,所以銀行員工一定會用支付寶。相比銀行的活期利率,支付寶中的餘額寶高出銀行活期利率太多,擁有理財觀念的銀行員工當然會選擇高利率的餘額寶,而不是單純的存在銀行卡之中。

開頭所說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台處理,其實這並不是新消息了。網聯平台早在今年3月份就開始了試運行,4個多月以來,各家早已經把大量的業務轉移到了網聯層麵,隻不過我們一般人在使用上沒有什麼感受而已。

如今的移動支付的天下可以說是支付寶和微信的,支付寶和微信已經在全球各地在布局,慢慢的讓社會進入無現金流,推進全球的線下實體店支持掃碼支付,以前需要換幣才能完成的消費,現在隻需要打開手機正常掃描支付就可以。

確實,支付寶是值得擁護的,很多人對於支付寶也是一往情深,因為支付寶幾乎解決了人們生活的一切所需。盡管如此,支付寶也不是萬能的,照樣用很多的用戶得不到支付寶的服務,小編得到反映最多的就是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和螞蟻借唄。

支付寶用戶爭議最大的恐怕就是這個信用體係和金融產品了。本身產品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方式,很多人芝麻信用分上不去,隨之而來的就是螞蟻借唄額度不漲,甚至得不到邀請開通。(支付寶借唄目前仍然是邀請製,很多用戶都被拒之門外),絕大多數人爭取芝麻分就是朝著能拿到螞蟻借唄的額度這個目標而去的,但是支付寶對於用戶的芝麻分評級顯然是不科學的。

不科學在哪裏?就是大部分真正有需求的人得不到,反而那些很有錢的人,根本用不著借唄的人卻有很高的芝麻分,並且開通的額度也很高。所以,很多用戶就選擇了京東金條、騰訊微粒貸、微信公眾招財寶盒,百度錢包、 等等金融平台。所以人都是趨利的,用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忠誠,隻有讓用戶滿意、持續不斷的提供更好的服務,用戶才會堅持自己的選擇招財寶盒

話說回來,央媽這一招,直接打破了馬雲的支付寶、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對於金融和消費大數據的壟斷,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網聯匯總到央媽這來了。

厲害了,word央媽!

在已經龐然大物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且越來越靠近傳統金融公司,這次央行真的要出手了!

最後更新:2017-08-28 22:01:35

  上一篇:go 馬雲又調皮了,還錢都關借唄?到底是什麼意思!
  下一篇:go 為什麼我們培養不出李連傑、成龍等功夫巨星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