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76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质疑金士杰、靳东的演戏套路,也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

金士杰的演技也有人敢喷?

最近不时有人质疑老戏骨金士杰演啥都一个样子,觉得看厌了。

“感觉金老用一个调调演了好多角色”,“有点审美疲劳了”……

类似的指责也发生在靳东身上。

比如金星直指他最近的表演同质化。

“很漂亮很潇洒地,给我一堆鸡汤,什么事儿都懂。”

不过,这两人的问题还是有所不同。

回过头看,金士杰这两年接的片子的确是有些多。

荧幕上有《外科风云》:

《深夜食堂》:

《楚乔传》:

进影院可以看到《乘风破浪》:

《逆时营救》:

《绣春刀2》:

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大护法》里,

无论人物什么面孔,金士杰那把别无分号的声线又会浮现出来。

似是故人来,突兀地醒目。

要怪就怪他的可辨识度实在是太高了。

一则骨骼清奇,二则话剧腔浓重,

永远是演技在线的饱满状态。

哪怕是在烂片里,也能以数分钟的道白力挽狂澜。

既毫不留情地对比出了其他人的苍白,

也居然能让一部烂片显出与其质地并不相称的厚重。

之所以接戏很勤,据说金士杰在花甲之年得了一对双胞胎,奶粉钱不好赚。

这本无可厚非。

孤傲高洁当不了饭吃,总得养家糊口。

不过,曝光率过高,看多了难免让人觉得全是套路,容易起腻烦之心。

这样讲也的确有些苛刻了,不能把罪过全推给老戏骨。

背后原因,如你所知,影视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

金士杰那样的腔调,实际上已经没有千锤百炼的对白来与之相匹配。

他以前的搭档李立群最近对媒体讲:

舞台剧原来最大的本钱是“时间”,主创们一起细细地打磨出来。

但现在戏排半个月就上演,等于改变了它的生产规律。

这样的吐槽用到影视圈也是成立的。

像王家卫拍《一代宗师》那样的蜗牛速度,急得让投资商跳脚,

也仅仅给了金士杰几句台词的露脸机会。

他那句“这事儿一定得拦下,输了赢了都不好听”,

话不在多,却叫人印象深刻。

这才是善待老戏骨的体面方式。

不体面的方式,就是短时间内,要求迅速交货。

对于老戏骨而言,只能进行最为安全保险的程式化演出。

基本没时间思量如何求新求变。

至于靳东,在《欢乐颂2》《外科风云》《我的前半生》里的形象如出一辙。

有别于金士杰那种千人一面,而是连角色人设都基本雷同。

从影视主创到经纪团队,恐怕都是一种主动的自我选择:

既然高富帅形象大行其道,就不厌其烦用到尽。

是时候作出改变了!

当越来越多的反弹声音出现时,他们应当会适时调整,拨正航向。

没准儿改变戏路之后,大家又会怀念以前这些套路。

人心就是这样永不知足:

给多了烦,给少了怨。

当然也有人说:他们再差也比小鲜肉强百倍。

没错。不过,我们质疑他们的套路也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

艺海无涯,演员也应该永不知足,不能固步自封,才会继续常青。

最后更新:2017-08-20 16:48:00

  上一篇:go 娱讯:迪丽热巴小奶音,靳东回应,关晓彤鼓励,章龄之二胎
  下一篇:go 鹿晗同款帽子被吐槽了,不光男生喜欢男生女生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