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1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全排列算法原理和實現

全排列是將一組數按一定順序進行排列,如果這組數有n個,那麼全排列數為n!個。現以{1, 2, 3, 4, 5}為
例說明如何編寫全排列的遞歸算法。

1、首先看最後兩個數4, 5。 它們的全排列為4 5和5 4, 即以4開頭的5的全排列和以5開頭的4的全排列。
由於一個數的全排列就是其本身,從而得到以上結果。
2、再看後三個數3, 4, 5。它們的全排列為3 4 5、3 5 4、 4 3 5、 4 5 3、 5 3 4、 5 4 3 六組數。
即以3開頭的和4,5的全排列的組合、以4開頭的和3,5的全排列的組合和以5開頭的和3,4的全排列的組合.
從而可以推斷,設一組數p = {r1, r2, r3, ... ,rn}, 全排列為perm(p),pn = p - {rn}。
因此perm(p) = r1perm(p1), r2perm(p2), r3perm(p3), ... , rnperm(pn)。當n = 1時perm(p} = r1。
為了更容易理解,將整組數中的所有的數分別與第一個數交換,這樣就總是在處理後n-1個數的全排列。

算法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n = 0;  

void swap(int *a, int *b) 
{     
    int m;     
    m = *a;     
    *a = *b;     
    *b = m; 
}  
void perm(int list[], int k, int m) 
{     
    int i;     
    if(k > m)     
    {          
        for(i = 0; i <= m; i++)             
            printf("%d ", list[i]);         
        printf("\n");         
        n++;     
    }     
    else     
    {         
        for(i = k; i <= m; i++)         
        {             
            swap(&list[k], &list[i]);             
            perm(list, k + 1, m);             
            swap(&list[k], &list[i]);         
        }     
    } 
} 
int main() 
{     
    int list[] = {1, 2, 3, 4, 5};     
    perm(list, 0, 4);     
    printf("total:%d\n", n);     
    return 0; 
}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32

  上一篇:go 自動、靜態、 寄存器、易失變量的區別 .
  下一篇:go 三星啟動 Android 5.0 升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