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部門經理親授】關於LOG的相關注意事項,備忘!

log4j.rootCategory=info,stdout,R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HANSCI] %p [%t] %C.%M(%L) | %m%n


log4j.appender.R = 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R.File = ${catalina.base}/logs/log4j_hansci_dy.log
log4j.appender.R.MaxFileSize=1024KB
log4j.appender.R.MaxBackupIndex=10
log4j.appender.R.layout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R.layout.ConversionPattern = %-d{yyyy-MM-dd HH:mm:ss} [HANSCI] %-5p %c{2}:[%L]:%m%n




 ${catalina.base}/logs/log4j_hansci_dy.log
----修改為各自負責的工程 的名稱




發布到服務器上後,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HANSCI] %p [%t] %C.%M(%L) | %m%n
這段注釋掉



1、在程序(方法)開始運行應該以INFO記錄程序開始運行的消息。
2、在程序(方法)運行完成後,應該以INFO記錄完成的消息,盡量包括返回值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根據信息的私密程度確定(返回值信息盡量考慮用log.debug())。
3、在方法的入口,如果需要驗證參數,則可以以DEBUG的形式輸出參數的信息。
4、捕獲異常時,以ERROR記錄下錯誤
5、在進行數據庫操作時,以DEBUG的級別輸出執行的SQL詞句,對於取回的結果,最好是能打印出構造完成的對象的主要特點信息。
6、在與其它程序進行通信時,以DEBUG記錄下通信過程中的重要信息
7、判斷轉折的時候,用DEBUG記錄下扭轉關鍵點
8、調用其他關鍵方法的時候,盡量用DEBUG在運行前後分別記錄下來。


盡量考慮也使用Debug及Error這兩個級別的提示信息。因為info往往會被允許常開啟,從數據的安全性考慮,多層級別的日誌更優秀。



log4j,具體分為:OFF、 FATAL、ERROR、WARN、INFO、DEBUG、TRACE、ALL或者自定義的級別



我們常用的log4j,優先級從高到低分別是 ERROR、WARN、INFO、DEBUG


log4j.properties中,log4j.rootCategory=info,stdout


如果設置了info


則隻顯示比info等或者高級別的日誌信息


比如ERROR,WARN


如果設置log4j.rootCategory=debug,在上麵基礎上,把debug級別的日誌也打印出來


方便調試,日誌都用info級別的就行


最後更新:2017-04-03 21:13:14

  上一篇:go 堅信每個人都能成為品牌
  下一篇:go Windows Blue 駕到,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