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見了馬雲和巴赫,阿裏巴巴的這幾個年輕人都很有戲啊~


年輕人出場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1924年,巴黎奧運會第一次通過收音機直播。
image


1936年,柏林奧運會第一次通過電視直播
image
1936年8月,第11屆奧運會上的中法籃球之戰


1964年,東京奧運會通過彩色影像直播
image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應用高清(HD)直播技術
……

回顧奧運會的曆史,每一次傳播方式的升級,都大大提升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影響力。更高更快更強是奧林匹克精神,那麼要如何去找到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呢?

為了這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馬雲第二度見麵了……

image


在杭州的這次見麵,兩個人還有點秀恩愛的意思~~

image


組委會為阿裏小二提供了一次和巴赫與馬老師麵對麵聊一聊“雲上奧運”的機會,內網裏的報名帖瞬間火了,大家紛紛PO出自己與奧運的淵源和經曆……

全國冠軍“遊”進阿裏

我應該是全阿裏係遊泳最快的人了吧?因為我之前是全國遊泳冠軍,也是國家健將水平的運動員。最好成績是 200米 蛙泳 2分17(愛好遊泳的同學咱們可以約起來哈)。

現在是在阿裏體育培訓部工作。我覺得體育是一件有激情的事情,在體育行業工作總會讓自己充滿動力和使命感。我理解的更快、更高、更強,歸根到底其實就是——跨越。跨越自己的極限,跨越自己的舒適區(comfortable zone),跨越自己的昨天。


——李一凡阿裏體育 專員


image

北京奧運會誌願者的表白

“2008年時我是北京奧運會誌願者之一。我們被稱為“鳥巢一代”。我作為隨團翻譯,在奧運會期間服務朝鮮,殘奧會期間服務韓國。參加了奧運會開閉幕式、殘奧會開閉幕式、男子籃球決賽、男子足球決賽等一係列重要賽事。這是我可以驕傲一輩子的不二經曆。我們是世界公民,對和平美好的追求沒有國界……為寫這段文字翻出許多老照片,青春不老!


——法桐 阿裏鄉村事業部小二


image

曾是國家體操預備隊員的辣媽

我3歲開始練習舞蹈,6歲時轉了體操。作為一名曾經的國家體操隊的預備隊員,從小練習體操不僅僅磨煉了自己的意誌力,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明白勇於突破自己,在追尋“更快,更高,更強”的時候,遇到那個未知的、更好的自己!奧林匹克精神將伴隨我的一生!

雖然年輕的時候和奧運會擦肩而過,但是真正的福利是擁有一個好身體。作為36歲高齡產婦,產後8個月的我。小傲嬌一下。


——佳淼 人力資源部 HR


image

新入職的校招生 挑戰沒邊界

“我對奧運的理解:奧運會是全世界的盛會,而不僅僅在於體育,而是讓全世界重新連接在一起。阿裏巴巴在某種意義上也實現了連接世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再來講講自己,7月17日我以校招生的身份入職阿裏,雖然入職時間不久,已經參加過阿裏十派電影派的《首創》見麵會;在園區和很多不認識的人一起打球……我在學生時代做過挺多挑戰自己的事,比如4天400公裏的青海湖高原騎行。獨自騎車遊重慶、北京到天津。完成西藏大環線,在珠峰大本營看到了珠穆朗瑪峰的日出與銀河,納木錯日落……生活充滿意外的驚喜,很開心來到阿裏,經曆不一樣的人與事,繼續挑戰自己!”


——穹古 菜鳥交互設計師


image

親曆三界奧運會 媒體老兵換戰場

我喜歡籃球運動,籃板是籃球場上默默無聞但是能經得起上千次捶打的硬件。所以給自己起的花名叫“籃板”,希望自己能像籃板一樣經得起磨練。

雖然我隻是一名入職幾周時間的阿裏新人,但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奧運報道媒體老兵。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開始,在之前任職的媒體平台已經連續參加了從北京奧運會到2016裏約奧運會之間的三屆夏奧會,三屆冬奧會的新聞報道工作,見證了之前12年的奧林匹克發展傳奇。如今加入阿裏大家庭,更是有機會繼續見證並參與阿裏與奧運攜手發展的又一個12年,感到非常榮幸。希望在新的優酷崗位上,可以繼續為奧運加油,為阿裏喝彩,一起創造不同凡響的傳奇!


——籃板 優酷體育中心小二


image


程序員中的戰鬥猿

被同事們打上了“大保健男神”的標簽,“通過堅持,成為程序員中的戰鬥猿,其實通過堅持讓我的內心比軀體更加強大。”


——玥瞳 信息平台事業部 開發工程師


image


飛豬運營小二的奧運情結

我所在的部門是飛豬,負責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們提供國際化的良好旅行體驗。而事實上,阿裏的很多業務都可以為奧運助力,每一屆奧運會已經不僅僅隻是被定義為體育盛會,對於許多旅行愛好者來說也是旅行盛會。

剛剛入職還不到一個月的新員工,還沒有機會參加阿裏更多的體驗,但作為一個旅行愛好者,在觸摸世界的路上,一直都沒有放棄過對自己的挑戰。單人騎行滇藏線,麗江-拉薩,30天。印尼東爪哇,夜登宜珍活火山,拍攝硫磺藍火(挑戰不等於魯莽,提前做好攻略,看我脖子上掛的防毒麵具)


——檀枰 飛豬運營小二


image


一篇活動報名帖,真心讀成了一個勵誌帖,履曆閃閃也好,自帶光芒也罷,都是在人生的路上,追尋更好的自己。

這些小二中的代表也帶著各自觀點,參與了馬老師和巴赫的會麵。年輕人不簡單嘛。


咱們再回來說說“馬巴會談”


image
這個雕塑是阿裏巴巴西溪園區的新標識

“國際奧委會有一個很大的願景,就是通過全新科技的應用,更好地跟年輕的一代建立聯係,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巴赫上任以來,已有很多通過技術連接青年和奧運的嚐試。

馬雲對未來更是十分樂觀,他相信技術可以更好地將年輕人團結在奧林匹克的旗幟下。馬雲說:“體育館裏看比賽隻有場館裏的人會尖叫,通過電視看比賽時觀眾都隔著屏幕。而通過手機或網絡服務,觀眾可以隨時互動,它更吸引年輕人。手機已經成為年輕人身體的一部分。如何將網絡科技引入奧運會,讓奧運會更有交互性、更活躍、更多年輕血液加入,這正是我們思考的。”


image
“馬巴”親密會談,激勵年輕一代


不是運動員,但我們可以是運動的一員

來,講講你一直堅持的運動是什麼?

來源:阿裏味兒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9-01 09:32:39

  上一篇:go  5分鍾速成Oracle 12.2 RAC 專家
  下一篇:go  阿裏雲E-MapReduce 作業結果和日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