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中國3G的導火線
很多人都說2009是中國3G元年,理由是2009年3G開始真正進入咱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啥G3、天翼、沃的廣告那是滿天飛,感覺噓頭太多,實打實的東西太少。
我本來想用2009的3G元年作為點來寫,因為畢竟這樣的業績對於超過6億手機用戶的中國來說實在太寒酸了一點,所以便隻能夠寫2010年的3G了。又不願意去寫預測,因為但凡沾上這倆字,多少都會有點神棍的味道在裏麵,我既不是專家、教授,頂多算個業餘觀察者。
2010年可能才是中國3G開始爆發的一年,超過6億的手機用戶以及接近半數的壯年用戶(用詞也許不貼切)足夠讓中國3G雄赳赳一把,就像打了春藥的狗、發春的貓一樣紅透半邊天。
國人矚目那隻是最基礎的,世界人民即將震精,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們一定會牢牢盯緊我們的錢袋。下麵大家一起來看看引爆中國3G的四根導火線:
導火線一:3G帶寬資源劇增,價格劇降。(價格合適的足量帶寬)
經過一年時間的緊張準備,各大電信運營商的3G網絡覆蓋以及帶寬資源已經達到一個足以進行一個普及型促銷。
以前由於帶寬資源有限,不得不以高昂的價格來限製用戶的使用,甚至即使高價用戶也可能被設定流量上限。而現在我們可以發現電信、移動、聯通都有計劃在2010年將3G進一步推向主流市場,這其中包括更優惠的資費、更大方的流量分配、甚至還包括了無限短信(聯通),這個市場的主要群體包括學生、白領、上班族等等。
他們的每個月在電話費上的消耗集中在30-150元之間,但是龐大的用戶數量足以讓電信運營商數錢數到手抽筋,前提是他們的服務、帶寬質量良好。
導火線二:智能手機、MID漸成主流。(能夠承載更多應用的設備)
回顧2009的移動通訊市場,你會發現智能手機是最大亮點。無論是Google Android的強勢攪局,還是聯通引入iPhone的瘋狂營銷,抑或是Nokia的奮力革新都帶來了讓我們更為興奮的亮點。
我們對手機的關注不隻局限於攝像頭、屏幕、外觀等淺層,而是更多關注CPU、內存、操作係統,這些參數更能夠決定我們的3G體驗。
更新、更快、更強的移動設備將能夠讓我們能更好地運行各種程序,瀏覽標準互聯網網頁、收發電子郵件。
導火線三:移動應用逐漸豐富,功能逐漸豐富。(幾乎能做任何事)
3G隻是一個名詞,它不能被直接觸碰,它帶給我們的好處就是更快的網絡速度。在有了支持3G功能的高性能終端之後,我們還需要更多應用,他們才是我們觸碰互聯網的工具。
通過各種應用程序我們可以隨時知道自己的位置(GPS)、在線聽歌看視頻、和朋友聊天(即時通訊)、把自己拍的照片發表到博客、發布動態到各個微博客。套用聯通iPhone的一段廣告詞:超過三萬個應用,幾乎能做任何事。
這才是3G的最大驅動力,在各大網站不斷發布各種移動應用的時候,人們將會更習慣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隨地觸網。
導火線四:多種接入方式矩陣形成。(隨時隨地的互聯網)
3G並不是所有,它不能做到完全的網絡覆蓋與滿足所有的需求,所以我們也需要其他接入方式的補充。
例如在老山村裏麵也許你隻有一格信號,你仍然可以通過老舊的WAP網絡發布你的動態,在有wifi接入的地方你可以通過wifi享受更快的接入,當然還有gprs、edeg.
這已經能夠實現隨時隨地的互聯網夢想,隻要你想,就可以。
這不是預測,不一定能實現,隻是我個人關於2010年3G的一些美好願景。還是很向往那種拿著一部手機行走世界的夢想,不過如果沒有實現,博君一笑,僅此而已。
最後更新:2017-04-02 15: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