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8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圖書出版編輯加工並一是一種簡單容易的事情,向曉菲、holly編輯表示敬意

在翻譯《CSS: The Missing Manual》中文《CSS實戰手冊》的過程中與出版社的編輯進行緊密的配合,同時對她們的認真而嚴謹的工作作風表示敬意。

一般來說,譯書、出書至少都是需要經過三審三校的,真可謂是路漫漫。。。

很辛苦!的確很辛苦!這需要很大的耐心並且能夠一直堅持到底!

說到底是一種責任感在支撐著。

再一次深表表敬意!

附上她們的博客:

曉菲的博客
https://pekingrose.blog.163.com
她博客裏關於編輯加工的文章

圖書出版流程工作整理——起始篇

  這周瑣事很多,本來打算每天拿出一點時間來看書稿的,可是似乎每天都會被這樣或那樣必須做的事情給瓜分掉。所以這一周我看書稿的計劃嚴重推遲,幸好有個比較好的兼職編輯在幫忙看一些書稿。

  一周下來,我覺得整理一下做一本書會涉及的所有細節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既可以作為備忘,又可以理清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工作。因為做的外版書比較多,所以我就以外版書的整個出版流程為例。

  出版一本書涉及的流程和細節太多,一次全部寫下來,恐怕不便於查看備忘,還是分為幾個大的階段比較好。我將在後麵的幾篇博客中將出版流程工作分為編加前、編輯加工 編加後三個大的階段來一一總結。

圖書出版流程工作整理——編加前篇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判斷這件事情該不該做,出書也不例外。出版一本書首先要通過層層評審以確定該書值不值得出版,因此出版流程的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選題評審了。

選題入選
  策劃編輯前期如何策劃選題、填寫選題單以及評審我沒有做過,所以在此也沒有發言權。
  選題通過後就要為這本書尋找譯者了,找好譯者是做好一本書的關鍵,因此需要注意的事情會比較多。

確定譯者
  從尋找譯者開始到簽訂合同開始翻譯之間還有很多小的環節:

 發帖子征譯者
  首先要寫好帖子,讓讀帖子的人清楚什麼樣的書在招譯者,譯者要滿足什麼要求,怎麼聯係出版社等。
  發帖子也必須針對相關的論壇,才會使得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人看到這個帖子。隻是帖子可能會被大量其他新發的帖子湮沒或者被版主刪除。

 試譯環節
  準備好要試譯的章節,試譯的章節最好有比較多的專業術語或者闡述性文字,以便充分體現試譯者的專業水平。
  請有意參與翻譯的應征者試譯。告知試譯流程及試譯要求,並請他們填寫“作譯者信息登記表”,以便聯係。

 評審試譯稿
  評審試譯者提交的試稿,標明試譯稿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建議。根據試譯評審結果回複試譯者是否通過試譯。
  如果通過試譯,則向待定譯者建議譯稿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辦理合同
  初步確定通過試譯的譯者後,與譯者協商交稿的時間。如果時間滿足要求,再進一步協商稿酬的計算方式
  如果雙方在時間和稿酬上達成一致,再和市場部及譯者確定書名。
  如果有多位譯者合譯一本書,就要介紹各位譯者相互認識,並按照試譯評審結果和實際情況與各位譯者協商確定譯者的負責人,負責統稿和與出版社交涉的相關事宜。
  一切都確定後,擬定合同的電子版請相關負責人及譯者確定,並辦理合同的相關事宜。

  告知合同簽訂的流程及寄送的地址信息,與譯者簽訂合同,向譯者提供翻譯資料(電子版文件和/或樣書)。正式進入翻譯環節。

與譯者的前期交流
  如果多位譯者合譯,則要建議各位譯者的合作形式和交流方式,以便保證譯稿質量和統一。
  與譯者確定代表性問題的處理,提交譯稿的格式,譯稿的範圍以及譯者與出版社在翻譯期間的交流與協作等。

田間管理
  每一至兩周與譯者交流一次進度和翻譯相關問題,並不定時請譯者提交已譯好的譯稿,以便抽查翻譯質量,發現翻譯中的問題及時交流改進。
  譯者準備提交譯稿的前兩周時間內,告知譯者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及提交譯稿後修改譯稿的注意事項和限製,以便譯者及早作出相應調整。

  此間,不要忘記填寫檔案袋中的幾份相應表格。

  譯者提交最終定稿後便進入編加環節,這將在下一篇博客中再作總結。

圖書出版流程工作整理——編輯加工篇
編輯加工前的準備

階段 1 :設計版式,技術初審,文字初審
  接收定稿後,如果有需要,相關編輯要開始為所負責的書設計版式,以便排版公司參照版式設計模板對全書進行排版。
  期間,責編要安排相關人員對所負責的書進行技術初審和文字初審,以確定譯稿質量是否通過,是否存在技術錯誤,編加難度和須注意的事項。
  設計好版式後,要以文檔形式說明版式設計的一切細節,並連同版式設計的樣章給所有相關負責人認可,其中也包括譯者。

階段 2 :全書排版、列寫編加進度計劃
  向排版公司交代排版細節,排版後檢查排版質量和注意事項,對要成批處理的文字問題最好在排版前統一處理。
  根據初審結果及書稿情況,列寫編輯加工進度計劃表,從交稿日期計劃到送膠片日期,並與主管協商進度安排是否合理。
  期間整理書稿加工中需要處理的細節,如圖片、光盤、是否漏譯,以及其他相關問題。

編輯加工中的細節

階段 3 :編輯加工
  編輯編加書稿,並將編加過程中遇到的疑問整理成QA票提交給譯者解答,並及時處理譯者 的回複。
  在編加三分之一時,須整理所有要交給複審老師的資料和表格,連同書稿交給複審老師複審。
  複審完畢後,填寫並辦理該書發稿相關的一切工作。責編須處理複審稿,並解決和處理其中的問題。
  版權信息,CIP數據齊全後,製作版權頁和扉頁。並在編加完成後將文前頁整理出來提交給相關老師審核。並在此期間確定定價,環襯等相關問題。
  編加完畢後,準備好封麵設計模板及文案,並通知市場部相關負責人提交勒口和書腰的相關文案,交由相關負責人審核。審核通過後,安排相關美編設計封麵,勒口和書腰。

  如果期間涉及兼職文字編輯,兼職技術編輯,或者兼職審校之類的人員參與書稿的出版,還需要與兼職人員交流,並檢查評審他們的工作。

holly的博客
https://holly0801.blog.163.com
她博客裏關於編輯加工的文章

版式設計的注意事項(1)

  最近設計了兩本引進自O'Reilly公司的中文版書稿的樣章版式,雖然設計的標準是與原書風格保持一致,但還是在版式上調整了好幾次,總結如下:

  1.針對不同的書,確定樣章的內容。選取第一本《CSS實戰手冊》樣章的時候,我挑了篇幅最少的一章進行版式設計。後來在編加的時候發現部分格式是別的章節有而樣章上沒有的,由於我自己先沒有將所有的格式,排版公司也沒有一個依照的標準,結果排出來之後又重新修改,浪費了時間和人力。第二本《精通正則表達式》,責編是曉菲。那本書比較特殊,每章都有一些別的章節沒有的格式,因此不能直接在書稿中挑一章內容進行版式設計。她把書中每一種格式都挑了一段內容,然後再整理了幾頁滿頁的書稿,綜合而成樣章的內容給我。這樣既照顧了全書所有的版式,也能看到幾頁完整的書稿版式。

  所以在進行樣章設計時,一定要確保包含了將該書中所有的格式,否則再後期編加過程中再調整就比較麻煩,不太好處理。

  2.注重細節。這兩本書的樣章設計好之後,Dinal幫我們發給O'Reilly中國的公司進行樣章確認。反饋的結果發現,很多細節問題我都沒有注意到。如頁眉中章標題或節標題與頁眉線靠得太近;書中有方框提示的部分,文字上下左右四端與邊框線之間的距離太近;標題上下的距離不統一……

  在設計好樣章後,一定要反複檢查,特別是經常容易忽略的細節部分。每次都在說要“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可是還是沒有認真地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之處。

最後更新:2017-04-02 00:06:21

  上一篇:go 推薦閱讀Java並發性領域編程最值得一讀的力作《JAVA並發編程實踐》
  下一篇:go unix中find命令部分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