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之欲出!SD-WAN架構需要新的網絡管理方法
SD-WAN正在成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它能幫助管理員們減少手動配置工作量。
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已經成為現代數據中心管理基礎設施中最重要的部分。管理員們能夠使用具備軟件定義功能的控製器或控製器集群,對所負責的數據中心中的網絡設備進行配置。
這意味著他們無需再單獨地麵向每一台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牆來確保正確配置和連通性。
然而,隨著軟件定義網絡技術,包括軟件定義廣域網(Software-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s,SD-WAN)在數據中心領域的進一步應用,管理員們需要相應地發展他們的管理策略。
SD-WAN架構的采用
隨著2016年接近尾聲,SD-WAN的采用看起來像是個大雜燴。9月份,Verizon成為首個實施真正意義上SD-WAN部署的美國運營商,但其他美國運營商並未跟進。
根據IDC公司分析師的分析,SD-WAN架構的采用在企業中仍然是“最新的市場發展動態”(尚未落地實施),但期待與日俱增。IDC預測,隨著企業期待利用其從安全到簡化的諸多好處,SD-WAN的企業級市場在2020年能夠達到60億美元的收入規模。
2015年,分析公司Gartner預測到2019年年末,將有30%的企業會在其分支機構部署SD-WAN技術。
1SD-WAN管理
SD-WAN架構是對目前通過網絡服務供應商連接在不同的局域網之間多數的網絡基礎設施抽象的一種嚐試。相對於依賴邊緣路由器的路由表,SD-WAN架構使用有SDN控製器創建信息流表(flow tables)。
例如,如果來自局域網內的互聯網邊界流量的目的地是遍布全國的分支機構,數據包的路由取決於SDN控製器設置的信息流表。
如果需要對路由配置進行更改,請在控製器上進行處理,並允許將生成的流程表發送到相關的網絡設備。這與傳統的網絡配置有所不同,管理員要負責各種服務器與網絡團隊的協同,以確保應用程序可以通過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與遠程位置進行通信。
盡管SD-WAN工程師可能並不是實際的工作職位,SD-WAN和SDN則通常是網絡管理員和係統管理員未來必須了解跟進的概念。不熟悉虛擬化、服務器應用程序和服務器操作係統的網絡工程師將落後於時代。此外,因為SD-WAN架構被認為是一個以多協議標簽交換,你應該熟悉現有的各種SDN協議,例如OpenFlow和SDN OpFlex,而減少花費在一些更為傳統的路由協議上的時間。
SD-WAN架構的優勢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公司層麵的應用將慢慢幫助該技術成為主流。然而,像思科和Verizon這樣的大公司將繼續在研究和開發上投入資金,網絡管理員盡快讓自己熟悉SD-WAN是非常明智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24 1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