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35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陈晓频小说:玉米秆上开玫瑰(1)

作者简介:陈晓频,男,1976年生,大冶茗山人。作品散见于《延河》《火花》《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文学界》《湖北作家》等刊,曾获首届黄石市文艺奖、“法润黄石·五个一批”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比赛文学类一等奖等奖项。

1

class

玉米秆上开玫瑰

杨树湖大坝下有一溜高地,站在上面鸟瞰,峡谷中的风景尽收眼底。那是杨玉与马宜春初次相识的地方。

那时候,杨玉正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写生,马宜春蹑手蹑脚地走到她的身后,她全然不觉。他们正前方,八百亩绿油油的玉米苗茁壮成长,沃野上空弥漫着清新气息。马宜春呼吸着甜丝丝的清凉空气,好像闻到了玉米的馨香。

“哪家的姑娘?有这等雅兴,不简单呀!”马宜春满脸含笑,不由自主地赞叹道。

杨玉回过头来,羞涩地笑了一下:“我好像见过你啊!好面熟!你是……”

“我叫马宜春,马家庄的。”

“哦!知道啦!玉米种植大户马宜春吧?”

“你叫什么名字?等我猜猜。对啦!画家杨水清的闺女吧?”

“对呀!我是老二,叫杨玉。”

“你爸是咱们镇里的名人!我曾祖父、曾祖母的画像都是他画的,还挂在我家墙壁上哩!那时候他才十几岁吧?”

“我爸年轻时特别喜欢画画,就在咱们长立镇老街口开画室,找他画像的老人挺多的。后来照相馆开张了,就没顾客上门了。他只好重新择业,做雕花匠,打造婚床、木器什么的。也没干多久,席梦思和电器流行起来,他又没生意可做了,就改行到杨树湖上撑船。这行当寂寞难当,一般人不愿意干,愿意干的人也难以坚持下去,他倒是干了十五年……如今家家户户买了摩托车,谁还乘船过渡?他只好回家侍弄庄稼了。如今,他的画笔都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

“你爸多才多艺!可惜没能与时俱进!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淘汰了多少行业啊!因为找不到继承人,好多绝活从此失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有继承者,确实是一桩遗憾的事情!”

杨玉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殆尽,一丝不易觉察的阴影慢慢浮现出来。

马宜春捡起地上的宣纸,端详了半晌,说:“功底很深厚,像是有家学根底的人。努力下去,前途无量!画画毕竟是一门艺术,创造性很强。仅凭这一点,照相机就取代不了它。”

“仅凭个人努力,怕是前途未卜?我在六中上美术班的时候,成绩也算拔尖吧?高三时,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上省城美术培训班备考。我呢?被我妈生生地拽了回来……她说一个丫头片子,难不成要炼成一个金人?”

两人都沉默了。马宜春点上一支烟,狠狠地吸了几口,整张脸都躲在浓浓的烟雾中,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我也不怨天尤人,谁叫我家庭条件不好呢?即使考上省美院,学费也是一道高得跨不过去的门槛……我兄弟姐妹五个,我姐高中没毕业就去学照相技术,现在城里开照相馆。我也没有理由要求三个弟妹为我出牺牲!”

又是一阵沉默。

杨玉突然感到话题过于沉重,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就改了口:“我爸虽然处境艰难,但他还是很支持我的。上个月吧,他还瞒着我妈和村里的人,带我去省美院看了一次画展……”

马宜春蹲下身子,随手捡起小石子,心不在焉地朝玉米地里扔过去……

一阵拔尖刺耳的声音划破了宁静,马宜春一扭头,看见一辆摩托车从大坝上俯冲下来……

“不好……”马宜春尖叫一声,朝杨玉扑过去,两人扑倒在左前方玉米地里。摩托车也冲进了玉米地,倒在他们右前方五六米处,把画框压得支离破碎,两轮还在飞速旋转……

(待续)

最后更新:2017-08-28 15:49:23

  上一篇:go 陈晓频:归 来——记黄石市劳模张今朝的扶贫事迹
  下一篇:go “北电校草”王俊凯超过本科分数线,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