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國無人駕駛新晉黑馬:極客十年終創業,訊飛基金重磅天使
根據新智元獲得的獨家消息,訊飛旗下基金近日對自動駕駛創業公司主線科技進行了天使輪投資,投資額數千萬人民幣。據了解,主線科技成立於2017年3月,由三位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核心成員張天雷、李博與何貝共同創建。
無人駕駛由於在商業上具有巨大潛在價值,是眾多互聯網和AI公司的必爭之地,但是此前,國內巨頭公司中隻有百度公開了自己的無人駕駛項目,並提出“三年量產,五年商用”的口號。2017年4月,陸奇上任後,百度發布無人駕駛“阿波羅計劃”,引起行業轟動。
主線科技表示要燃起自動駕駛領域的“三昧真火”——真懂、真做、真落地。
主線科技三位創始人相識共事多年,曾交付十餘種無人駕駛Demo,常常自嘲是無人駕駛界的老司機。
主線科技的創始人之一張天雷,網名小猴機器人,在無人駕駛業界頗有名氣,江湖人稱“猴哥”,今年從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離職後,去向一直成謎。
在清華,他曾是智能車車隊隊長、國家智能車挑戰賽裁判。在業界,他是智能駕駛專委會副秘書長、數家權威機構專家顧問,曾發表論文專利六十餘篇。2013年,他向時任IDL實驗室主任的餘凱提議建立百度無人車團隊,後一直作為初創核心從事決策規劃和控製仿真研發工作。
另一位創始人李博,先後畢業於北大和瑞士蘇黎世理工,回國前曾供職於歐盟V-Charge自動駕駛項目和穀歌街景項目,之後作為元老成員加入於百度無人車項目。李博在瑞士師從三維視覺大師Marc Pollefeys,在多年的自動駕駛研發過程中,將三維視覺和深度學習相結合,提出了可以用於處理無人車激光數據的三維深度學習技術,成為自動駕駛感知領域的一大技術熱點。此外,他近年來在無人駕駛開源方麵貢獻頗多,是OpenCV、PCL、ROS等諸多人工智能開源項目的參與者。
第三位創始人何貝是清華大學電子係博士,從事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多年。創業前曾擔任百度地圖和智能汽車事業部的核心架構和開發成員,曾獲得KITTI檢測比賽第一名和AlphaMatting比賽第二名。和其他同類研究人員不同的是,他曾供職於通號集團高鐵研發部門,專業從事安全軟件的開發和係統架構,對TB3027和ISO26262功能安全標準有大量實踐。
三位極客以“解放發展生產力”為口號,做起了無人駕駛專用車的生意。講真,在無人駕駛領域我們見到過許多專家和創業團隊,但是,認認真真跑天南海北,跟專用車司機稱兄道弟的,猴哥他們可能是第一個。
主線科技的方向是無人駕駛專用車,還是全自動駕駛級別(L4)的,他們所說的“專用車”指的是什麼?
主線科技創始人團隊對新智元介紹說,創辦主線科技的緣起,是希望解決三位創始人混跡業界多年的一個困擾——無人駕駛技術究竟怎樣才能從原型走向落地。
要解決這個煩惱談何容易,不僅要對無人駕駛技術有深刻理解,也要有大量實踐支撐,更要設計出合適的產品形態。為了尋找合適的落地之路,三人離開百度之後,幾個月來一同冒著暴雨探水庫,頂著沙塵暴訪礦區,在各地礦區、工地、工廠、物流園區、交通樞紐、生態新城進行了大量調研,跑了一大圈,發現無人駕駛在乘用場景的應用尚不明朗,而生產場景下的專用作業車需求已唿之欲出。
他們對新智元介紹說,主線科技希望做科技進步的“主線”,所謂科技進步的“主線”,就是解放發展生產力,古之人誠不我欺。帶著這樣的領悟,三人創立主線科技,開始了無人駕駛專用車產品化之路。
在近日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首次以CEO身份進行演講的張天雷介紹主線科技產品定位,他說產品定位在可控場景的四級全自動駕駛水平,至於具體產品形態並沒有明確透露,但講稿上左邊貼了一張水庫施工照片,而右麵則是一張礦區運輸照片,全是高溫高燥高粉塵的生產現場。
一貫務實的三位創始人,在一開始就想清楚了公司的發展思路,產品化過程中堅持貫徹真懂、真做、真落地的原則,被三人戲稱為無人駕駛的“三昧真火”。雖然乍聽來帶有程序員不著調的幽默,但了解了細節以後,我們覺得這“理論體係”沒準要火,雖然要真正點燃這火挺不容易。
真懂:厚積薄發走出象牙塔
真懂無人駕駛不容易。張天雷做車調車經曆超過十年,李博在國內外幾個自動駕駛項目潛心研究多年,何貝也是長期攻關最終將深度學習網絡從服務器平台一點點搬上車載平台。三人都可謂厚積薄發方才敢走出象牙塔,提出並實踐自己對自動駕駛的理解與追求。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主線科技創始人簽售了與ROS官方合作的兩本新書,作為參與ROS社區建設多年經曆的一份總結。會上張天雷還與ROS官方機構開源機器人基金會 CEO Brian Gerkey相約,一起為推進ROS在無人駕駛產品化過程中的做出貢獻。
真做:參與百度五代無人車研發,製定無人駕駛最權威數據集評測標準
主線科技純電動無人駕駛專用研發平台
真做無人駕駛不容易。主線創始團隊曾三年從無到有參與了百度五代無人車,以及基金委、北汽、上汽等多個樣車。近期,參照國外無人平台提供商AutonomousStaff,團隊適應國內需求,推出了純電動無人駕駛專用研發平台,並依托科技部無人車測試評價、測試場構建等重大專項,提供科學安全的研發支持。產品目前已交付北航交通學院、計算機學院和傳感器供應商,有的利用平台在大學生挑戰杯和世界智能大會上獲得了優異成績,有的則很快利用平台完成了產品展示。
最近,主線科技三位創始人又低調地完成了一件大事:更新自動駕駛全球最權威公共測評平台 KITTI 指標。
KITTI是全球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自動駕駛公共評測平台,其中的二維物體檢測是最受關注的評測項目。而對於三維世界中執行的無人駕駛汽車,傳統的2D視覺檢測測評機製並不能適應三維自動駕駛算法的實際需求,主線團隊結合自身在激光深度學習和傳感器融合方麵的技術優勢,最近也與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一起完成KITTI測評指標的一次重要更新,將3D評測推向學術界。
真落地:創業之初兩個月團隊跑遍大江南北做調研實測
現在做無人駕駛的團隊很多,但是要真落地無人駕駛不容易。以往的經驗來看,靠投資人和政府造單輸血隻能解決暫時的擴張,而隨著人工智能熱潮逐漸趨於理智,一輪輪融資已無法再依靠 Demo 和願景支撐。投資人不再為2020年買單,而是拿起放大鏡,近距離剖析團隊如何能自己造血存活3年,因此必須要切實找到付費剛需。
新智元了解到,主線創立之初的倆月,團隊基本在外調研試驗。期間,團隊短時間搭建係統,與清華水利係教授合作,在水庫進行無人碾壓機係統實測,與蒙東國電合作進行無人自卸車係統實測,與數個港口合作進行無人係統實測,並最終鎖定生產場景無人化可能是當前付費意願最強的剛需。
機會總是會青睞有準備的人,產品分析不但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而且也吸引了眾多合作夥伴與團隊並肩作戰,其中不乏各大主機廠。關於主線,我們聯係到了以擅長打造人工智能產品著稱的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鬱,他對主線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表示從主線科技身上看到了科大訊飛的影子:
1主線科技和科大訊飛一樣,都是專注於源頭核心技術係統創新的技術創新型企業,都是爬山型的公司,擁有板凳能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劍、厚積薄發這樣的基因特性與相應價值觀。
2.對無人駕駛研究的專注和熱情。胡鬱跟張天雷早在2013年相識,深知他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癡迷,也逐步了解到主線團隊發表的研究成果。如同訊飛十八年如一日熱愛語音一樣,主線團隊表現出了對無人駕駛研究相當且長期的熱情,從這一點上訊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依托,將無人駕駛研究產業化的希望。
3.對無人駕駛技術的長期實踐。近十年來,主線團隊主導和參與的項目超過十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一線研發和調試經驗,能夠短時間設計原型,迭代產品並進行科學的路測驗證。
4.對無人駕駛產品的認識。業界一直對無人駕駛的產品形態莫衷一是,乘用車市場由於政策法規、用戶接受程度和技術成熟度等原因,短期看起來很難落地。主線在無人駕駛產品上的設計跟訊飛語音產品思路不謀而合,即關注勞動密集之處的剛需,用機器幫助和解放生產力,而非試圖炫技來人為製造偽需求。前期利用團隊強大的toB能力產生大額訂單,在激烈的競爭中活下來,從運行經驗和數據上積累行業壁壘,再謀求長期toC市場。
從了解到的內容來看,主線團隊有著深厚的基礎、長期的實踐和明確的產品定位。我們也從剛聽到融資消息的猜測好奇感,變成整理細節成文之後的期待感,期待主線科技“三昧真火”越燒越旺,早日見到產品實測,同時也期待看到更多熱愛人工智能、實踐人工智能和致力人工智能產品化的優秀團隊出現。
來源:新智元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8-30 12: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