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6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走自主化路線 亞信圖建雲安全生態圈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入融合以及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創新的信息化技術已經融入到政企單位的業務流程之中,網絡安全領域的自主可控問題也隨之凸顯。要滿足自主可控的需求,除了嚴格要求網絡安全服務提供商的資質之外,關鍵是要做到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作為國內老牌的IT企業,亞信在2015年完成對趨勢科技中國區業務收購之後,其安全業務實力迅速上升:一方麵,憑借積累,在企業內核上實現了完全的國產化;另一方麵,快速整合趨勢科技在中國的全部業務、核心技術、產品著作權,從本地化技術研發、安全服務、戰略合作等多個層麵著手,全麵地推動了自主可控進程。

  亞信安全產品研發和業務發展總經理童寧

近日,在媒體溝通會上,亞信安全產品研發和業務發展總經理童寧透露:“目前,亞信安全擁有中國最大的病毒響應中心。早在2008年,原趨勢科技中國就建立了中國病毒安全響應中心,可以讓中國病毒得到更快的響應和處理。同時,在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也設立了專門辦公室,為國內用戶提供及時有效的安全病毒響應服務。考慮到病毒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存在樣本特殊性的問題,原趨勢科技中國還專門設立了網絡安全監測實驗室,實現安全服務完全本地化。隨著趨勢科技中國業務並購,這些病毒響應中心和實驗室全部並入到亞信安全。而截至目前,亞信安全在南京、北京的2大研發中心,已經吸納了共2000多位專業安全工程師,實現了完全自主化的研發與管理。

“亞信安全正在通過大數據存儲的方式存儲係統日誌、網絡信息等數據,建立數據底層構架,將亞信安全自身有關安全分析的經驗,匹配規則和大數據技術結合形成一種分析體係,提升對於安全威脅的態勢感知能力”,亞信安全公司安全中心副總經理軒曉荷指出:“在亞信安全成立的半年之內,推進自主可控進程始終是我們的核心任務。我們不僅實現了核心網絡安全技術的自主化,還與政府、本土教育和產業機構達成了廣泛的合作。半年來,我們已經與國家信息中心達成戰略合作,還與成都市政府共同建設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及雲安全實驗室,與哈工大共同組建‘亞信哈工大安全攻防實驗室’,有效推動著我國網絡安全技術水平的提升。” 打造全球領先、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產品體係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創新技術的大規模落地過程中,網絡安全威脅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勒索軟件、惡意移動軟件、APT攻擊等網絡攻擊對政企客戶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構成了嚴重的考驗。這就要求政企客戶在確保IT設備與信息安全產品自主可控的前提下,準確識別雲計算和大數據環境下的安全威脅,全力打造立體化、智能化安全架構,形成主動有效的縱深防禦體係,才能有效的防範不斷精進的網絡安全威脅。

隨著國產化替代進程的不斷深入,國內的自主可控市場逐步展現出蘊藏的巨大市場機遇。統計數據顯示,在中國500強企業中,目前77%已經使用了亞信安全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亞信安全希望以開放的姿態建設雲安全生態圈,目前已經與華為、浪潮、曙光、中電華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紅山、VMware、Citrix、Amazon AWS、Microsoft、Dell等國內外頂級雲計算產品及平台公司形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最後更新:2017-08-13 22:45:29

  上一篇:go  華為開啟小型機新時代
  下一篇:go  微軟推出全新雲服務、開發工具及生產力擴展組件 加速開發者的應用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