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CEO成從武的人生地圖
十數年山中歲月,二十載商海沉浮,他從群巒深處走上納斯達克,從放牛倌做到CEO,獨霸車載導航的半壁江山,並成為移動戰場一方諸侯。
然而,“突然”間闖入移動互聯網的他,身後有更多的艱辛和不為人知的故事。

而今年的這一天晚上,習慣於在思考中帶領高德前行的成從武,卻被央視的“3·15”晚會打亂了陣腳。不習慣與媒體打交道的他,在央視“3·15”晚會爆出其公司產品“高德地圖”涉嫌泄露用戶隱私後,緊急集中市場部、產品部及技術部門,查找被曝光產品的問題根源。
一個多小時後的22:48,高德通過公司新浪微博發表聲明,“曝光的是兩年前的舊版本,當時受製於分享到微博的技術方式,采取模擬用戶登錄。自去年5月以來,微博改變登錄方式,高德地圖隨後也更換了第三方登錄和驗證的方法,現高德地圖安卓版已全部解決了這個問題。對由此誤解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就此問題,《IT時代周刊》向熟悉社交媒體分享的程序員求證,證實在2011年,業內通常采用各社交媒體平台通用的Xauth接口協議。用戶按照協議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才能登錄社交網站完成分享。而在2012年5月後,隨著各社交媒體平台采用Oauth2.0這一更先進、安全的登錄方式後,央視所說的情形基本上不存在了。
央視的曝光,帶給高德和成從武的是喜是憂,現在還很難定論,但他們的態度,已經讓許多用戶感到欣慰。
隨著高德手機地圖用戶過億,這家企業在業界的曝光度越來越高,成從武也逐漸出現在各種公眾場合。不過,這個儒雅的中年人,仍不太習慣麵對媒體,眼角常伴有一分難以說清的“羞澀”,帶著幾分謙恭。
雖然從商二十餘載,成從武仿佛還沒有從學者的身份走出來。
“做企業不是我的興趣,感覺太難。”成從武如此說。事實上,今天的媒體大多把成從武和高德的轉型描述成未卜先知的神來之筆,然而當真正了解了成從武,才發現在高德一切都並不是那麼容易,在今天輝煌的背後,是成從武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一步一個腳印與命運抗爭寫就的人生故事。
躍“龍門”改變命運
1964年,成從武出生於湖北荊門市京山縣的一個山村,從記事起,成從武就和兄弟姐妹起早貪黑地上山砍柴、下田鋤地,閑來還兼職“放牛”。
當年,父母白天都得上工,為了不耽誤學習,成從武經常把妹妹抱到課堂上,邊哄妹妹邊讀書。就是在這種艱難的學習環境中,年少時的成從武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他後來回憶上學的這段日子,總結出自己學習和做事業是一樣的道理,“像上學一樣,開始成績一般,但隻要鑽進去,自身的潛能就能開發出來,也就比別人聰明了。”
中考時,他本想考個中專,可惜差了幾分沒考上。因家境困難猶豫是否要學裁縫的他,不停地反問自己:“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嗎?”
那時在鄉村要改變命運,除了當兵,就隻有上學一條路了,但很少有人通過上學走出大山。成從武在鄉鄰不解的目光中,重新背起了書包。
高中歲月,成從武的數理化一直很好,參加各種數學競賽都是第一、二名。
1981年的高考如期而至,考點設在縣城內一所學校,成從武生平第一次走出將他的世界阻隔了十七八年的莽莽山巒,那座大山,曾經就是他的全部世界。當年成從武的高考成績還不錯,但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高考成績出來十幾天後,一個湖北省招生辦的人坐長途汽車,幾經周轉來到成從武的村莊,對正在抗旱匆匆趕回家的成從武說,“你被錄取了”,但他的檔案袋裏的體檢表、政審表全都不翼而飛,讓他趕緊補辦。
等成從武補辦完相關手續,第一批錄取已經結束,成從武與它的第一誌願失之交臂。
但不論上哪所大學,這對當時的三陽鎮來說,都無異於出了狀元,而成從武的人生正是在這種突然的變故中起伏。
後來,成從武被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係錄取。本科畢業之後,成從武又考入社科院財貿經濟係讀研究生,幾乎成了老家的“傳奇人物”。這僅僅是成從武精彩人生的開始。這隻山溝裏飛出的火鳳凰,將帶給父老鄉親更多的驚喜,他的人生地圖,不隻是京山縣那麼大。
辦實業靠近夢想
在社科院讀研究生的經曆,是成從武人生中一段至關重要的歲月。
當時社科院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影響了成從武後來的人生;而在社科院的經曆,對他未來的發展道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公司運營前幾年,他們投資的北海防城港的深水碼頭和湖南張家界黃龍洞風景區讓他們的小日子過得還比較滋潤,融資也算容易。但從1995、1996年以後,由於公司項目缺乏造血機製,困難便降臨了——公司長期負債運營,欠了三年近400萬元的房租交不起,成從武因此官司纏身。那段歲月,他總處在彷徨、憂慮之中。
醉過方知酒濃。成從武把眼光放在了更長遠的產業方向上。
九十年代中期,高德的聯合創始人薑德榮和肖軍,加入到成從武的團隊,帶給他一個新思路。他們兩人已關注GPS應用很久了。海灣戰爭結束以後,美國的GPS全球定位服務向全世界開放,尤其是日本早已經在汽車定位導航係統上先行一步,這讓成從武看到了前景。
2000年,我國提出將汽車製造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政策,兩年之後又提出讓汽車走進千家萬戶的戰略。這兩項政策,讓成從武有了個模模煳煳的想法——要在中國做汽車導航地圖。公司在1997年就成為了日本導航協會在中國大陸唯一的會員,在該協會的幫助下,成從武於2002年成立了高德軟件有限公司,以對導航地圖進行產業化和商業化運作。
根據日方提供的導航硬件,高德很快做出了第一批導航地圖數據產品提供給日本的廠家,然而卻被告知:“你們的導航產品沒有獲得國家許可資質,我們不敢用!”直到這時候,成從武才明白,原來做導航地圖還需要國家測繪局批準的測繪資質。
當時,導航沒有對民營企業開放,測繪部門的數據也沒有向行業外開放,成從武當時麵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成從武到國家測繪局申請資質,工作人員卻不予辦理,並告訴他,“地圖與國家安全緊密相連,關乎著軍事等保密部門的機密信息,你們一家民營企業,是不可能獲得測繪資質的。”
這個打擊對於高德可謂不小。
“難道就這樣放棄嗎?”成從武再次麵臨一個與命運抗爭的抉擇路口。
眼看著中國的汽車產業迅勐發展,導航必將成為一個於國於民有利的產業,成從武坐不住了。他反複找相關部門,陳述民用汽車導航未來的前景和對產業帶來的變革。
經過了千辛萬苦,測繪資質終於批下來了,高德成為我國第一家獲得導航測繪資質的企業。在高德之前,我國在汽車導航地圖領域,完全是一片空白。而由此開始,成從武帶領高德一步一步地丈量中國的城市和鄉村。
“什麼是導航,導航就是我先跑一遍,再讓你跑!”成從武解釋說。
回憶當初起步之艱辛,成從武萬般感慨:“這個曆程真是千辛萬苦,中國的導航產業,高德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頭到尾見證了導航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導航產業的發展,推動了導航產業的發展,也影響了這個產業的發展。”
隨著高德的版圖越畫越大,生意也隨之越做越大,奧迪、寶馬、奔馳、本田等國際著名企業,均成為高德的合作夥伴。到了2010年,高德就已經占據了車載前裝導航市場的半壁江山。
挺進移動成諸侯
渡過生死線的高德開始順風順水起來,成從武也如沐春風,日子過得小資起來。
汽車導航雖然已經將高德的收入穩定在四五億元,但要尋求更大的市場突破已經很難。成從武一直在尋找一條讓更多人使用上高德產品的途徑,而移動互聯網則不同,未來高德的客戶可以是每一個普通人。
但困難也隨之而來,移動地圖的數據和現有的汽車導航地圖數據不可通用,沒法滿足海量用戶的使用要求。以前的地圖,隻需將車輛引領至指定地點就算完成任務,而在移動互聯網上,則還要詳細標出該地點南北門、停車位、周邊吃喝玩樂場所,盡可能給用戶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務信息。這就意味著,地圖數據還得重新去采集——這等同於重新創業,從零開始。
對於轉型移動互聯網,高德內部雖然有支持的聲音,但反對的聲音更大,成從武依然“一意孤行”。
等到2011年和2012年,智能手機數量勐增,競爭對手們幡然覺察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了,便紮堆進軍手機地圖戰場,這時才發現高德早已和三星、聯想、摩托羅拉、HTC、中興、華為等手機廠家達成合作,通過廠家預裝,讓高德手機地圖的客戶端,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
2013年1月14日,成從武用他的新浪認證微博對外宣布:“高德地圖用戶過億了!謝謝大家!”截至現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過億的公司不過六家,另五家是騰訊、阿裏巴巴、奇虎360、新浪、優視科技(UC瀏覽器)——它們無一不是威震四方的移動互聯網巨頭。
據易觀智庫公布的2012年第4季度數據,高德地圖29.6%的市場占有率高出第二名百度地圖9個百分點。
“突然意識到身邊站著一位移動巨人”,有人如此形容高德。

潛入移動地圖腹地——對話成從武
成從武:在中國,蘋果是看中了高德基於數據庫做服務的能力。其他地圖廠商隻能提供最基本的測繪數據,而高德可以提供一整套的地圖的核心模塊,包括地圖數據內容、搜索、地理編碼與逆地理編碼、渲染、定位、在線導航等。這是我們的優勢,其他同行提供不了。
《IT時代周刊》:對高德而言,當時決定轉型移動互聯網,哪方麵的資源是至關重要的?
成從武:要實現新的戰略目標、打贏新的戰役,關鍵靠人才!毋庸置疑,我們在新領域的關鍵技術、產品、運營、品牌建設、服務、商務模式創新等方麵,明顯處於劣勢。以快製勝是互聯網不變的定律,要改變被動挨打的落後局麵,我們必須強力推進和加快各類高中端人才的引進。
互聯網已經模煳了國與國的界限,所以,國際化背景、全球化視野、互聯網理念、大公司履曆、職業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領軍人才,是我們最需要的資源,將這些人招致隊伍中來,可以帶動公司在技術、產品、運營服務、市場品牌建設、管理等方麵的全麵提升。
《IT時代周刊》:高德地圖要做“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這裏的門戶指的是什麼?
成從武:我們所講的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意思是要打造一個基於LBS這樣開放的平台,向廣泛的第三方合作夥伴、第三方應用來提供我們的接口,來提供我們基於位置方麵的各種技術、人力和服務。而且,我們這個平台,未來更多地要支撐四個端口,包括PC端、移動終端、汽車端口,還有未來的智能電視,我們的地圖都可以延伸、擴展進去。這就是我們所講的位置門戶概念。
《IT時代周刊》:移動互聯網看上去很美好,卻很難“吃”到口中。現在,就連騰訊微信和新浪微博都在探索盈利模式,高德又將如何在移動互聯網上實現盈利?
成從武:穀歌有十個億的用戶,不愁掙不到錢,實際上騰訊、中國移動也是這樣的,關鍵是你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不是用戶所需要的。先把用戶規模做起來,然後再去提高活躍度,做進一步的發掘。高德也是要先創造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生存環境,讓我們這個創新團隊,按照移動互聯網的方式來做事情,而不是按照“有收入才幹” 的傳統B2B模式。隻要把服務做到位,盈利是遲早的事。
《IT時代周刊》:您推崇亞馬遜的“Dive Deep”理念,這對高德的管理有何啟發?
成從武:“Dive Deep”用“潛心深入”表達不知是否貼切,我做企業崇尚“Dive Deep”,就是不要浮在表麵,要潛心深入到具體事物的細節,把問題探究清楚,要有刨根問底的勁頭。在推進戰略轉型的過程中,我們麵臨的挑戰和困難,與曾經的亞馬遜有著驚人的相似之外,但我們的文化基因中更加缺乏“Dive Deep”。
今天的高德,正在朝著B2C業務轉型,公司進入了服務、運營為王的新的發展階段,要擴大用戶、發展用戶、服務用戶,滿足用戶需求,必須快速催生諸如“Dive Deep”一類的新的文化基因。工作當中隻是開開會,聽聽匯報,做點上傳下達,人在心不在,對事物進程缺乏跟蹤、把控等做法,充其量隻能稱作“Skin Deep”(膚淺)而非“Dive Deep”,這些惡習對我們的事業是非常有害的。
《IT時代周刊》:大數據時代正在來臨,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進入這一領域,試圖分得一杯羹,高德將如何應對洶湧而來的大數據趨勢?
成從武:高德原本是一個數據公司,地理空間信息、位置信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未來,我們必須朝著把地圖作為移動生活服務重要入口的戰略目標大步邁進,不斷地通過業務形態的轉型,在追求在線動態生成大數據方麵,力求有實質性的進展。現階段,我們必須在幾個方麵追求海量級數據指標,如地圖總用戶數要保持在億萬級甚至數億規模,日活躍用戶要達到千萬級,搜索請求能達到億萬次,地圖展示次數要達到10億級以上的規模等等。總之,公司的發展要建立在數據的量級增長上,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最後更新:2017-04-03 20: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