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屏幕到底要多大才算是個頭?
或許大家會注意到MWC開展以來,各家手機廠商的旗艦產品都已經在向著5英寸1080p屏幕靠攏,還有廠商進一步把手機屏幕擴展到5.5英寸、5.7英寸甚至6.3英寸。有人宣稱現在是一個Phablet(平板手機)時代,若把5英寸稱為“小平板”完全不為過,手機屏幕就打算這樣大下去了?
手機屏幕越來越大為什麼廠商喜歡大屏?因為大屏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感官體驗?能讓用戶操作更為精準?或是由於作為旗艦配備的1080p屏幕在技術上存在瓶頸無法做小?這個答案筆者很難知曉,但是實際情況看來,如果哪家廠商拿出一部小於4英寸屏幕的手機來,都不好意思對人說“這是我家旗艦”。
回到2007年,那個大多數人還在抱著2.6英寸屏幕的N95年代,iPhone所配備的3.5英寸的屏幕贏得不少讚許。可事情還沒完,2010年HTC推出HD2手機時直接把屏幕尺寸推上4.3英寸,如果不是操作係統拖了後腿,恐怕HD2在當時已經成為一個標杆。短暫的平靜後HTC又釋出了帶4.3寸屏的EVO 4G,三星Infuse 4G的4.5英寸緊接其後,更讓人難以忽視的是當時三星推出的實驗性跨界產品——搭載5.3英寸屏幕的Galaxy Note.廠商逐步做大屏幕的同時用戶也在逐漸熟悉和接受,甚至對此產生需求。早在Galaxy S2推出時,在網上對其4.3寸屏幕所造成的便攜性和可操作性就有質疑之聲。三星直接忽略了這些聲音,以4.8寸屏幕作為自己下一代旗艦Galaxy S3的標準配備,這次再沒聽到那麼強烈的質疑聲,相反Galaxy S3成為了時下最暢銷的智能機型。
就在去年,連堅持3.5英寸體驗最佳的蘋果也加入到了擴屏的隊伍中,推出搭載4英寸屏幕的iPhone 5手機。但這與當時安卓陣營裏動輒4.5英寸以上的屏幕對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2012年年初,Strategy Analytics在《智能手機用戶想要更大的屏幕和更薄的機身》這份報告中也直接點明,“用戶更喜歡4.0-4.5英寸的手機屏幕”。可是廠商們會止步於此嗎?
平板屏幕越來越小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蓋茨拿著笨重的Windows平板電腦走在演講台上的樣子,那個平板的屏幕少說也有10英寸。
後來市場銷量證明10英寸並不是一個很壞的選擇,大多數廠商在推出平板電腦時都會首選10英寸,而後才出現了9英寸。蘋果iPad的推出更是刺激了10英寸的平板大行其道,但Kindle Fire、Nexus 7以及iPad mini的推出,導致平板電腦的尺寸被拉到一個接近手機大小的級別。
5~8寸是個啥?
戴爾在2010年推出的mini 5應該是筆者記憶中最早上市的5寸屏手機,當時這一概念被諸多人嘲諷,認為5寸屏幕應該是平板電腦的配置,拿來當手機簡直是異想天開。可是反觀現在,HTC Butterfly、索尼Xperia Z、nubia Z5、OPPO Find 5這係列“旗艦級別”產品無一例外的采用了5英寸1080p屏幕,據說三星下一代旗艦產品Galaxy S4也會采用5英寸屏幕。
在Galaxy Note剛剛上市時,沒有多少人預料到這個5.3寸屏幕的龐然大物的銷量會如此火爆,僅僅是2012年3月間就賣出超過500萬台。而後三星又推出了更大屏幕的Galaxy Note2——銷量依然火爆。
當然Note係列的吸引人之處包括了那支特製的S Pen,但是這個係列的熱銷起到的結果卻是促成了另一係列大屏設備的誕生,比如LG Optimus G Pro(5.5英寸屏幕)、中興Grand Memo(5.7英寸屏幕)、華為的Ascend Mate(6.1英寸屏幕)等等。這些設備的尺寸已經不再是人們褲兜能輕鬆容納下的體積,雖然廠商把他們當做手機來宣傳,但他們真的算是“手機”嗎?
屏幕尺寸依然會大下去?
在HTC One發布時,筆者就想過一個問題:有沒有人想要一個4英寸屏的HTC Butterfly或是一個4.3英寸屏的Galaxy Note?機身稍微厚一些不要緊,隻要有相應的功能和配置而且可以順利塞進兜裏就可以,這樣還能讓苦不堪言的電池在每次充電後多支撐一段時間。
但是看起來廠商並不這麼想,而且他們還做出了一個“曲線救國”方案——為大屏手機提供一個小巧便攜的藍牙通話、短信設備,比如華碩MeMO 171配備的MeMIC、HTC Butterfly所配的HTC Mini以及nubia Z5配備的藍牙外設。甚至還有廠商專門打起製作這類外設的主意,比如Pebble、Metawatch、I'm Watch等等,這些設備儼如不能插SIM卡的功能手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手機最基礎的通信(預覽)功能。
另一個角度想,並不是所有用戶都會對小屏手機有需求,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隨著現在製造工藝越來越精良,設備體積越來越小,質量越來越輕,習慣了大屏所帶來的感官享受之後,用戶還能耐下心來適應小屏嗎?
我們不妨對未來提出兩種假設,一種是手機屏幕依舊持續變大,直到某天智能手機的地位沒落,藍牙外設變得智能化並安裝了諸如安卓一類的操作係統替代智能手機的娛樂和獲取信息功能,但功能手機依然存在。人們出門時一般會攜帶一部平板以及自己的藍牙設備。當然,這個假設的前提是那時人們的褲兜足夠大。
另一種假設是有廠商突然發布某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屏便攜設備,把屏幕重新拉回應有的起跑線上來。這類設備可能是iWatch或者Google Glass這類可穿戴終端,由於技術上的限製它們在短時間內會維持小屏幕的狀態。此時智能手機同樣會逐步走向沒落,而隨著時間推移,可穿戴設備還會重複“屏幕變大”的老路,至少在空間投影技術成為現實之前。
就在筆者打算結束這篇文章時,看到華碩在MWC2013上發布了最新的一款可通話智能設備Fonepad,帶有7英寸屏幕。
最後更新:2017-04-03 22: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