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人工智能醫療早已成為香餑餑

8月初,騰訊發布人工智能醫學影像產品——“覓影”用於早期癌症診斷。7月初,阿裏攜手萬裏雲正式發布“Doctor You”AI係統,主攻方向是醫學影像診斷領域。同在7月,百度宣布開放運算平台。平安好醫生斥巨資30億入主人工智能醫療,而且主打中醫治療。從最初的不到10家創業公司出現,到現在全國的人工智能醫療創業公司已達數百家、甚至上千家,人工智能醫療公司現在也許迎來了自身的春天,早已成為各方瞄準的香餑餑。

人工智能醫療

在人工智能領域,從統計數字來看,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所獲投資數額中,從事醫學影像與診斷、醫學研究、醫療風險分析和藥物挖掘四個方麵的公司吸納投資總額超過80%以上。除此之外,醫療機器人成為另一熱門領域。這從日前的機器人大會也可見一斑。

從影像管理來說,目前主要是病灶識別與標注、靶區自動勾畫與自適應放療和影像三維重建。從這些來看,嚴格來說並不算是人工智能醫療的領域,或者說主要是借助已有的標準和醫學知識進行定向尋找。如果從機器學習角度來看,還很難通過計算機自主發現發病之前的特定影像,或者突破人類認知的情況下自主尋找早期特征的規律。醫療影像數據是醫療中最常見數據,而且數據量極大,如果能夠深入挖掘影像數據背後的故事,對患者治療和今後的健康管理都是大有裨益的。

醫療機器人的廣泛應用還更多體現在導購或迎賓角色,即使通過語音交互功能提供服務,也還不能提供類似智能問診或虛擬醫生的服務。當然,這類服務屬於人工智能的較高階段成果,難度較大,而且麵臨監管、法律法規和社會接受度的考驗,確實不是一日之功。不過,這也讓機器人的溫度開始降溫,提醒入局者開始注意積累用戶數據、做好深度挖掘。

提到數據,也就觸及了人工智能的本質,畢竟隻有通過大數據才能訓練計算機自主學習,從而找到突破已有認知的最優解決方案,或者為人類提供預測未來的服務,提前做好預案。

人工智能醫療公司的驅動是技術,長遠發展的關鍵不在於以往互聯網時代重視的流量,而是結合人工智能時代的特點著重積累數據,從而利用深度挖掘讓大數據發揮預測未來的功能。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依靠數據的不斷積累和算法模型的不斷優化,對於人工智能醫療來說,未來可以在積累數據後從藥物效果分析和健康數據管理的角度做大,做好技術支撐之後全盤思考人工智能醫療的應用服務。

最後更新:2017-09-21 15:02:39

  上一篇:go  最新軟件外包網站有哪些?
  下一篇:go  把蛋糕做大 醫療機器人成市場追逐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