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化運營到數據產品化 —— 阿裏雲MVP趙瑋主題分享【3】
上一篇講到,我們在麵對自己內部團隊快速擴張的時候會采取的一些實踐的措施。
其實我們的外部環境變化也非常大。
外部環境的變遷,我可以舉非常多的例子,影響到我們自己內部數據需求的變化。
之前我在一些比較成熟的大的公司工作的時候,大家經常會抱怨:在一個大公司想做一個改變很難,小公司有很大的優勢,就是靈活
可是在收錢吧的起初的時候,我真的是吃夠了靈活的苦。
外部變化,公司需要很靈敏的跟著變。我們做數據支撐的人,必須要時刻跟著變,我舉個例子:
我們對商戶這個指標的定義就一直在變遷,在最初的時候,我們關注注冊商戶,
注冊商戶:安裝了APP,然後登記了姓名、手機號,還有身份證號碼
但是APP需要綁定銀行卡才能進行交易的,但如果商戶注冊所有信息,安裝了APP,但是沒有綁定銀行卡,叫注冊商戶。
不管有無交易,注冊商戶是可能會交易的潛在客戶。
登記商戶:注冊商戶綁定銀行卡,那它會有交易的可能性,就進一步升高了。
活躍商戶:在這些商戶當中,確實發生過成功交易的。
在初期的時候提示您就關注的是這3個指標
後來移動支付這個熱度慢慢起來的自己公司也能發展起來
我們有了有效商戶,這個概念
但我們遇到一個情況,如果一個商戶一個月隻做一筆交易,它也是一個活躍商戶。
可是按照我們平均的獲客成本,這時候可能8年10年才能收本。
對我來講,這就是一個賠錢的商戶,沒有太大的價值。
所以我們定了一個基準線,那麼你的交易程度達到了一個界限之上,我認為是有效商戶,我會更多的關注這層商戶。
那接下來,市場發生進一步變化,比如熱度越來越高,進來的的競品公司越來越多,這個時候提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的產品差異化並不高,那麼如何讓你的用戶留下來,用你的產品,這是我們要做很多的改變
1.從產品端我們要把產品的差異化拉開;
2.從運營端給我的高價值商鋪提供更好的這種運營感受,提供一些商戶的榮譽價值體係或者是提高商戶的粘性;
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需要提供資源。
投資源的時候,我們需要有選擇,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尤其對創業公司來講。
有效商戶可能是我所有活躍商戶占比的95%,我不可能投入資源給我90%的商戶都去做一些改進,我們需要針對高價值的商戶
所以這個時候有有效商戶的概念,對我來說粒度太粗了。
我們把商戶進行了分級:分了六個等級,從ABC到F。
我們會更多的關注E類和F類商戶,投入資源的時候,也會更多的考慮這兩類的商戶,這是一個商務指標。
在隨著市場的變化使用自己發展的變化過程當中我們自己的指標,在不斷演進。
類似例子非常多,
比如說我們渠道在不斷增加,從最初的直營渠道到合作的代理渠道,然後到後麵大客戶渠道,再到後麵收錢吧的品牌建立起來之後呢,會有商戶主動要求來申請,所以有了網銷渠道,每個渠道的管理模式每一個渠道特征會有很大的差異,那麼要求你的數據支持分析,迅速跟上。
比如終端等等,很多經營模式模式的創新,
這個本質上要求數據團隊數據的分析,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要提供非常準確的支持,快速的是支持來支撐這種變化,來適應這種市場的變化。
阿裏雲的QuickBI解決了我們這個非常大的痛點
我們和QuickBI的緣分,從2015年12月開始,那會,它還處於公測階段,所以我們也開玩笑說自己是小白鼠。
嚐試了之後,在17年2月份,我們決策使用,當時我們決定把已有的報表搬上去,後續的報表也在這邊來進行製作。
在之前的報表製作,基本上都是技術人員占大的比重。
做報表,其實對技術人員本身來說,也是很痛苦的事情。
我想大家如果現在有技術人員,應該有感同身受,技術人員其實特別不喜歡開發報表,覺得是沒有價值的事情,重複冗長。
但是因為管理需要,沒有辦法,
接下來,我們在各業務線去找參與BI製做的人,今天我們的報表基本上都是業務人員來製作的。
到今天為止,我們往QuickBI遷移了三百多份數據圖表,建立了八個數據門戶。

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感觸很大,改變也很大。
以前大家知道傳統的BI是非常昂貴的,基本上是大公司的專用,小公司是很難用的起,
但今天阿裏雲的QuickBI把這個成本降到了一個創業公司,從創業的一天其實就可以用工具來做自己的數據分析,從而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我講一下我們未來的一個展望,剛才提到了我們對很多問題的答案,其實是兩個核心能力:
1. 數據化的運營能力;
2. 把數據產品化的能力;
我以前跟我自己team的人講:
大家不要覺得自己是在服務公司裏麵的銷售和運營的團隊,不要覺得自己是一個提供服務的團隊
雖然說數據最初存是為了把業務做得更好,
站在未來來講,我可以說今天做的業務,不過是收集數據的一個入口,那今天所有的業務,可能是在我為我收集數據這件事情,來做服務。
所以我說,數據分析團隊不是在服務別人,公司所有的業務部門都在服務我們,我們數據團隊才是這個公司的核心。
雖然是開玩笑,但是帶一點認真在裏麵,那麼我們下一個會去考慮的,把數據產品化的能力。
舉一個例子:
今天我更多地從商家這邊拿到的,是支付數據。
但是,我認為支付數據不夠,
我們希望從支付數據到金融數據實現一個過渡,怎麼過渡呢?
我們給商戶提供紅包政策,比如一些SaaS工具,讓商戶產生更多的經營數據,
方便我們後麵去做數據產品化的時候去做這樣的衍生服務,

1. 場景化的金融服務
街邊的蘭州拉麵店,它是對傳統的金融服務業忽視的一個群體,甚至可能沒有辦法去辦一張信用卡。
但是我知道在這個區域裏麵,它的經營能力,在同行業的店,做的怎麼樣,
我也知道在營銷活動的時候,有沒有刷單,有沒有套現,信用能力和經營能力。
我可以為這些商戶做信用的背書,也就是有一天看過需要采購原材料選市中心的時候,我會幫助他用更低的成本去獲得這樣的機會,這是一個例子
2. 智能化的經營服務
我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區域裏麵,這個區域的商業變化趨勢總是什麼樣的,消費習慣是怎樣的,
這些數據產品化之後,我會提供給商家,讓商家在這區裏麵去做選址、比價、做營銷活動的時候有更科學的決策,這是我們對未來的一個展望。

這個是我們的一個願景,使我們能發掘智慧的商業,我們相信數據的力量。
最後更新:2017-07-17 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