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11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毛泽东最认可的四位三国谋臣,司马懿只能排名第三,第一不死卧龙不出?

东汉末年,风起云涌,汉将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三国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谋臣智士,奔走呼号,多少风流人物,长袖善舞,他们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星辉。众所周知,毛泽东特别爱读三国,曾屡次点评其中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盘算一下,他最看好的四大谋臣。

top 1 郭嘉

郭嘉,郭奉孝,曹操账下谋士,为其统一北方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曹操东征戊烷时,因病去世,享年三十八岁。他深的曹操的喜爱,赞他见识过人,乃是自己的“奇佐”,史书上说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郭嘉是荀彧推荐,曹操召见他后,与他共论天下大事,说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其人神机妙算,屡献奇计。排名第一,诚不我欺。

毛泽东对郭嘉最为赞赏,1959年,他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向各级干部提出要学习郭嘉,读读《郭嘉传》,说其“才识超群,足智多谋“。要各级干部学习曹操的善于用人,郭嘉的多谋善断,进而提出要学会“多谋善断,留有余地”的工作方法!

top 2 刘晔

刘晔,刘子扬,年少成名,有王佐之才,他十三岁杀人,胆识过人,有勇有谋,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从二十多岁追随曹操,历仕三代曹魏,曹操死后,深的曹丕的信任,“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但是最终却因为曹睿的猜疑郁郁而终。

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熟读《刘晔传》以及裴松之作的注,并写下评语,“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刘晔的足智多谋以及善于应变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他的高度赞扬。1966年3月,在一次小型会议上,谈论曹操缺点的同时,高度赞扬了刘晔。

top 3 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出身名门,祖父与父亲都是高官,他本人自小聪慧异常,学习刻苦,博古通今,很有学问,而且很善于藏拙。史书说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担任曹操的谋臣后,在军事上提出了很多重要建议,他在战略上的眼光极其深远,有些建议对天下形势都会发生较大影响。

毛泽东认为司马懿是个人物,非常的了不起,甚至认为他的手段比曹操都高。他说曹操攻下张鲁后,如果听从司马懿的建议,也许四川就被攻下了。点评“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

top 4 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孔明,千古名相。为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鲁迅说他,”多智似妖“。西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民间曾有留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孔明发明了木牛流马(已失传),孔明灯,打造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其军事才能,在历代兵家中得到非常高的认可度。司马懿曾说他是“天下奇才”。唐朝时期,也将诸葛亮评为武庙十哲之一,与白起,韩信等人同享兵家至尊的地位。

毛泽东在《讲堂录》中说,诸葛亮是“办事之人”,他自己表示: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并且多次提倡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一生之中的最大的失误就是错用马谡。

最后更新:2017-08-29 04:02:33

  上一篇:go 薛之谦直播中怒摔话筒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炒作还是真性情?
  下一篇:go 张柏芝晒家常菜,三菜一汤都没肉,网友:太清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