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莆田係“遊醫”何以遍布中國

  各色皮膚病、整容和不孕不育醫院廣告一直活躍在各都市報、地方台和網絡上,讓人見怪不怪。而撒下鋪天蓋地廣告的這些醫院多屬於福建莆田人,他們壟斷了中國八成的民營醫院,並從中獲益頗豐。

  莆田係傳奇:從“遊醫”發展到壟斷中國民營醫院1、莆田係在中國民營醫療市場舉足輕重:6萬莆田人從事醫療行業,壟斷八成民營醫院

  雖然是從治療皮膚病的遊醫起家,但在中國的民營醫療市場,“莆田係”可以說是廣為人知。美萊整形整容、曙光男科、和美婦兒、天倫不孕不育、遠大心胸……這一連串被廣告宣傳的讓人耳熟能詳的醫院背後站著同一批老板:均來自福建一個並不大的城市“莆田”,甚至來自同一個小鎮。而無論是萬好國際集團的創始人與董事局主席翁國亮,還是上海華衡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詹國團、五洲集團董事長黃德峰、博生醫療投資集團董事長林玉明、北京英才醫院投資管理集團曙光男科董事長林金宗等人,這些民營醫療市場裏的“大佬”也都是莆田富豪榜上的人物。

  在更大範圍看,根據衛計委對民營醫療產業的統計,截止去年年底,國內共有1萬多家民營醫院,這其中的80%(8000多家)來自“莆田係”。而根據國家衛計委主管的《健康報》今年初登載的數據,在全國各地從事醫療產業的莆田人也達到了6萬多。

  2、不過雖然莆田係幾乎壟斷了民營醫院市場,但相對於公立醫院仍處相當的弱勢

  莆田係在民營醫療市場唿風喚雨,但國內醫療機構仍以政府主辦的公立醫院為主,在整個醫療市場中他們仍處於弱勢。根據衛生部公布的《中國衛生年鑒》的數據,到目前為止,雖然在數量上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基本持平,但是在診療人數和資產總量上卻呈現出9∶1的結構。而相比公立醫院,民營醫院診療人次數僅占9%,資產僅占總量的7%。

  可以說中國民營醫療和莆田係都是在公立醫院強勢伴生下成長的。而這種狀況,也塑造出了中國民營醫療和莆田係的獨特生態。

  傳奇背後莆田係醫院帶有原罪:甚至被視為醫患矛盾的推手1、不專業、欺詐性的診斷、高價和誇大療效是莆田係醫療企業被人詬病的特色

  《財經天下周刊》曾這樣概括莆田醫院的一些典型特征:以治療婦科和男科為主;每個月的營業額依賴於巨額戶外和電梯廣告;員工流失率超過20%;院長每天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處理各種醫患糾紛;最關鍵的是,它一直盈利。

  私立醫院相較於公立醫院的專業和權威性是短板,所以為了讓消費者接受這些醫院,莆田人花費了巨額的廣告費。打廣告甚至成為額莆田人從遊醫時代起的“立身之本”。從電線杆貼紙條,到最早投電視廣告,時至今日他們的廣告遍布電視、電台、網絡和路邊站牌。而這些廣告之中,有相當部分都將療效誇大。

  再加之媒體曾不斷曝光的這些醫院“來者不拒”的欺詐性診斷和虛高的藥價,甚至不時混入假藥等問題。早前上海市的數據甚至顯示,每年查獲的假藥中,有2/3都來自於民營醫院,且其中大多為沒有知名度的藥品。

  由於這種種原因,民營醫院的醫生和醫院的名聲並不好。一組來自醫療門戶網站的調查數據甚至顯示,在國內,有高達79.3%的人對民營醫院抱有不信任的態度。而莆田係的醫院更是作為典型,和莆田另一項產業“製造假鞋”,一起被飽受詬病。

  2、為利潤不擇手段實是莆田係醫院的原罪,甚至有人認為其是中國醫患矛盾的一大推手

  為追求利潤不擇手段,這在相當一段時間裏的確是莆田係醫生和醫院的寫照。科普作者方舟子曾經寫文章這樣諷刺以莆田係為主的“遊醫”和“老軍醫”們:改革開放之初,在街頭巷尾、電線杆上經常能見到流動的“老軍醫”專治疑難雜症,特別是皮膚病、性病的小廣告。而現在的遊醫都升級為“專家”、“教授”了,小廣告也上網了。賺錢的套路也包裝的更加高級了。可以說,長久以來,莆田係醫院的確將欺詐式的宣傳作為營銷手段,再加之前麵提到的質量不穩定和高價等等問題。而這些都已經成為了莆田係醫院的原罪。

  特別一些公立醫院的醫生更是對莆田係恨之入骨。在他們不少人看來:因為曾經眾多醫院將科室外包給莆田人,莆田係這些遊醫“不擇手段”的診療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也破壞了公立醫院醫生的形象。他們坑騙患者,讓這些人投訴無門,也嚴重損害醫生的整體形象。比如協和醫院醫生@燒傷超人阿寶就如此評價過莆田的民間醫院:“遊醫終成王國莆田係來到人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肮髒的東西,他們像腫瘤一樣瘋狂而野蠻的生長。”而知名醫生李清晨的拷問也很直接:“如果他們(莆田係)的原罪無人追究,那就是鼓勵其他‘幫會’繼續步其後塵。”

  再細觀莆田係遊醫發跡史:得益於政策夾縫,也因此萌生原罪一方麵,莆田係的野蠻生長得益於政策夾縫:

  1、得益於政府曾經對赤腳醫生吹捧,使得早期莆田係遊醫能依靠“偏方"發跡

  從《創業家》雜誌對莆田係“幫主”詹國團的采訪看,莆田係最初就是依靠一些“偏方”和簡單的藥方發家的。而莆田係“遊醫”能夠以此得益其實也是有一定曆史基礎的:在中國,由於政治和宣傳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赤腳醫生和遊醫的角色與作用都是被誇大的。

  正是基於對於赤腳醫生作用的錯誤認知,部分人在之後對醫生的專業化也有不合理的看法,而這些愚昧的看法也催生這些遊醫、老軍醫的盛行,給了“莆田係”發掘第一桶金的機會。

  2、又因國內對執業醫生行醫長久的嚴格管控,使得莆田係在政策夾縫中快速的壯大

  曾有人在微博這樣吐槽現在的民營醫院怪像:“在國內,真正詭異的地方在於,執業醫生想要自己開個診所都很不容易,而莆田係不靠譜的民營醫院倒是開得遍地都是。”

  這句話雖然不十分準確,但確實能夠勾勒出莆田係得以壯大的一個原因。

  由於公立醫院的優秀醫生對現有平台的留戀,公立醫院提供的教學和晉升機會,以及醫生“出走”尋求自己發展所麵臨的種種困難,“靠譜的醫生”很難走出公立醫院,即便走出公立醫院也很難開成靠譜的醫院。而這就給莆田係這樣敢於打政策擦邊球的民營企業以快速成長的機會,也吞噬了一些靠譜的民營醫療機構的快速成長的可能。

  3、相對於公立醫院,莆田係醫院還能提供隱私保障等優質和個性化的服務

  更不要說莆田係的民營醫院還相對大醫院有一些優勢:比如針對一些皮膚病、性病和婦科病提供更私密性的服務;再比如提供了更多元更豐富的服務選擇。而這些也是強調實名和僧多粥少的公立醫院很難提供的。

  另一方麵,莆田係也因政策的限製,而萌生原罪:

  1、由於僅在醫保不報銷的領域才有能力競爭,使得莆田係醫院隻能劍走偏鋒

  直至今日,莆田係醫院中最常見的仍是男科、婦科、不孕不育。同時,也發展出了整形美容、牙科、眼科和高端產科等科目。而這些專科的共同點是:低風險、高利潤、非醫保。

  “民營醫療隻能做‘補藥’不能做‘瀉藥’,一個不成功都承受不起。”相關的民營醫院知情人士如是說。所以安全性,是民營醫院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莆田係選擇的專科基本都是不會傷及性命的。

  此外,莆田係還會選擇非醫保範圍內的“特需項目”,拚市場。在勞社部2006年發布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中,明確規定不在醫保範圍內的科目有:美容整容矯形、體檢、近視眼手術和不育(孕)症、性功能障礙等。而這些都是莆田係的主攻專科。這其中的原因也不複雜,國內醫療保險還是基本社會醫療保險一統天下,公立醫院看病可以社會醫療保險報銷,私立醫院要不就不能用醫保,要是能用醫保就得按公立醫院一樣的收費標準來收費。在加上商業醫療保險發展不足,沒有差異化的醫療保險,在醫保範疇內私立醫院的服務優勢無法獲得價格上的回報。更不要說,民營營利性醫院所需要繳納的稅款和公立醫院獨有的政府財政補貼,這些都隻能逼著莆田係等民營醫院去治療看上去“旁門左道”的專科,才能賺取利潤。

  2、而所謂“拉幫結夥”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成分,背後的推手是融資困難

  莆田係保守詬病的另一點就是“拉幫結夥式”的經營,這讓不少人聯想到“幫派”這類的描繪。而這其中,除了本身福建人樂於抱團的經營方式,融資困難也是推手。根據莆田係的代表人物翁國亮介紹,由於銀行不授信,目前隻有5%左右的民營醫院能拿到貸款。在融資困難的前提下,莆田人隻能以“螞蟻雄兵”的辦法,以同鄉合股的方式抱團進入該行業。也因此,目前莆田很多家族集團的資本流動普遍神秘得令人難以捉摸,幫派式的氣質也變得明顯。

  3、夾縫間的驚險生存使得莆田係不得不和政治走的很近,以此尋求保護傘

  《南方周末》曾這樣形容莆田係的發跡曆史,認為他們是“往政策的門縫裏擠”,才闖出了今天財富。莆田係先是遊醫,再到承包科室打廣告,再到直接買醫院,可以說每一步都走在“監管政策產生之前”。這就意味著他們的經營其實存在著極大的風險,早先政府禁止公立醫院對外分包科室的政策一出台,就曾讓不少民間醫療企業大傷元氣。

  再加之,私立醫院的審批過程其實極其艱難,《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那些繁雜的要求,很多都沒有明確的量化標準,每一條含煳的條款都可以成為官員們拒批的理由。此外,還有以醫院規模(包括大小、人員配備、硬件設施、科研能力)為主要評判標準的醫院等級評定。這些都要求莆田係民營醫療力量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都不能走的離權力太遠。

  但正因為莆田係原罪的存在,使其成為中國醫改最急迫的利益集團1、引入劉永好、馮侖等聯盟,平安銀行授信,莆田幫自己在謀求轉型

  無論如何,莆田係的民營醫院今天的規模已使其成為了中國醫療體係不可忽視的力量,而長期以來遊走於公立醫院擠壓和灰色地帶的狀況也使得其迫切的尋求改變,力爭轉型洗白。這種轉變或許可以參考同在福建的泉州晉江的製鞋業,作為代工廠最早進駐的城市,泉州晉江曾因為製產假鞋而飽受詬病,但如今,晉江已經做出了安踏、特步、361°等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完成了一次不錯的轉型。

  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福建莆田的醫療產業上。如今,很多莆田係的老板們都產生了做品牌的願望,希望從散兵遊勇進化為高端連鎖。2010年,莆田老板陳新賢開始在國內經營聖貝牙科,目前在一線城市已有數家分店。“一直在虧,今年一季度虧了1200萬”,他說。即便如此,這仍然是他全力培育的招牌。而自稱是“莆係3.0”的卓朝陽,則主攻高端消費,全力投入安琪兒連鎖婦產醫院。

  而在去年11月,莆田係醫療企業的轉型又迎來了一個節點,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和萬好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翁國亮等發起中國醫健聯盟,首批十四家發起會員中超過十家是莆係醫療機構。到了今年2月9日,平安銀行與中國醫健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給予後者百億授信。莆田係集體轉型似乎也因此排上了日程。

  2、雖然莆田係醫療集團有原罪,但其仍可作為改變中國醫療體係的切入點

  根據《經濟學人》今年5月的報道,他們認為,雖然亞洲的經濟在放緩,但已經產生的龐大中產階級已經在開始尋求更好體驗的醫療服務,而他們也認為隻有更充分開放的醫療市場才能滿足中產階級的需求。

  而莆田係的轉型正是吻合中產階級這部分需求的。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分析,目前很多莆田係醫療企業都開始籌建醫院,目標就是針對高端消費者。這其中也不乏產生了一些實力很強的醫院。比如在2012年,在心外科這一基本醫療和高端醫療交叉的領域,博愛集團旗下的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就在上海殺出重圍,其心外科手術量已進入上海前三。這些優秀民營醫院的進步,無疑會給病人更多的選擇,倒逼目前公立醫院占比“舉足輕重”的醫療體製產生改變。

  像中國很多行業一樣,莆田係的民營醫院在經曆過一段遊走於灰色地帶的野蠻生長後,如今也在尋求轉型爭取“洗白”。而我們作為醫療市場的消費者,不妨以謹慎樂觀的態度去看待這種轉型,說到底,能多一些選擇肯定不是壞事。

最後更新:2017-04-03 08:26:25

  上一篇:go AsyncQueryHandler的使用
  下一篇:go Universal Image Loader for Android 使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