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卡塔爾石油公司:外交危機下的一張底牌

  按照曆史規律來看,依靠資源實現一夜暴富的企業,大多難逃資源的詛咒,但卡塔爾石油公司似乎不在此列。據悉,在通過油氣出口完成財富的原始積累以後,為了實現經濟結構多元化,卡塔爾早早地提出“2030國家願景”的概念,並建立了35萬卡塔爾公民共同擁有的主權基金,積極在海外布局龐大的資產組合。

  根據彭博社的估算,截至2016年,卡塔爾主權基金的海外有價資產已經高達2560億美元,在很多跨國企業的股權結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正是因為合理的提前布局,在油價斷崖式下跌、亞太LNG市場供給過剩的低迷時期,卡塔爾仍然在財政收支和外匯平衡方麵遊刃有餘,讓其他高度依賴油氣收入的國家羨慕不已。

  作為國家經濟的中流砥柱,卡塔爾石油公司的曆史就是一部卡塔爾石油工業國有化的曆史。19世紀初,由英波石油公司(BP石油的前身)和前伊拉克石油公司組建的合資公司QPC(QatarPetroleumCompany),最早在卡塔爾境內進行油氣勘探開發活動。1952年,荷蘭殼牌公司獲準在卡塔爾近海大陸架進行油氣勘探活動,隨後將該業務移交給下屬的卡塔爾殼牌公司。QPC和卡塔爾殼牌分別壟斷了塔爾海上、陸上油氣資源開發,分疆而治的業務格局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

  1971年,卡塔爾實現主權獨立,並在3年後成立卡塔爾石油總公司,通過不斷擴大在本國石油石化企業中的參股比例,逐步完成了石油工業的國有化。2001年,卡塔爾石油總公司更名為卡塔爾石油公司,全麵負責卡塔爾石油天然氣的生產、加工和銷售活動,並代行政府職能,規劃和監管國家石油石化工業及相關產業。

  為提高油氣儲量和產量水平,卡塔爾石油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向外資公司和國內私有投資者進行招標。在勘探領域,通過簽訂產品分成合同的方式,公司引入外方擔任主要作業者;在開發領域,卡塔爾石油公司負責運營本國的杜漢陸上油田,以及布爾哈耐、梅丹馬哈讚兩大海上油田,並代表政府通過產品分成合同,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開發國內其他海上油氣資源。

  相比沙特等以原油為主的產油國,卡塔爾的資產結構以氣為主。卡塔爾石油公司的天然氣儲量和產量已穩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國《石油情報周刊》發布的“2016世界石油公司50強”名單中位列第17位,是全球油氣版圖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公司的天然氣資源主要是位於波斯灣的北方氣田——與位於伊朗境內的南帕斯氣田合稱為“北方-南帕斯氣田”。該氣田發現於1971年,天然氣總儲量超過25萬億立方米,占卡塔爾天然氣總儲量的97%,可采儲量超過14.4萬億立方米。

  不需謹慎隱藏的資源

  對於這塊寶貴的氣田,卡塔爾石油公司的策略相當謹慎,從2010年至2017年7月,卡塔爾國家石油公司的產量長期保持在7700萬噸,其目的就是借助對國際LNG價格的話語權,有節製地使用現有的油氣資源。

  但是,優質籌碼就是要在最關鍵的時刻拿出。對於卡塔爾石油公司而言,選擇在斷交風波持續發酵的關鍵時間節點發布LNG增產意向,無疑會起到多重作用:

  首先,是對美國的敲山震虎。

  盡管美國在化解危機中出力不少,但仍不少專家懷疑,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國陣營是此次斷交風波的幕後黑手——以親近伊朗的卡塔爾為突破口,建立阿拉伯世界的反伊朗同盟陣線,而卡塔爾石油公司表示要擴大LNG的供應,擺明了要憑借地理優勢和成本優勢,與LNG出口意願日益強烈的美國在亞太市場麵對麵地競爭,使美方有所忌憚。

  其次,是在天然氣貿易市場的“以退為進”。

  近年來,天然氣在海灣地區發電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沙特、阿聯酋和埃及對於卡塔爾LNG和管道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也與日俱增,這些國家暗地裏都希望卡塔爾能夠提高產量,緩解周邊國家的供應緊張態勢。從這個角度考慮,卡塔爾可謂打出了一張“以退為進”的好牌——在明確表示將繼續“遵守與所有合作夥伴簽署的協議,並決心維持現狀”後,LNG供應規模的擴大,對於卡塔爾石油公司的諸多買家來說不啻於一顆定心丸,不僅沙特、阿聯酋、埃及等國為了切身利益,在未來的外交決策時將有所顧忌,日本、韓國、中國等旁觀者也會為了能源供應的穩定,在適當的時機予以斡旋。

  此外,能為本國和合作開發者帶來更多的利益回報。

  在亞太LNG市場供給短缺、溢價嚴重的時期,卡塔爾石油公司的限產,發揮了為了控製市場供應、防止氣田過度開發、保證儲量能滿足未來的持續銷售的作用。但美國爆發頁岩氣革命以後,國際LNG市場格局發生了顛覆性改變,新建項目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限產保價變得不合時宜。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大潛力區塊的開發力度,比饑餓營銷更加有利可圖,也符合道達爾埃克森美孚等大型合作夥伴的利益訴求。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9-27 17:08:40

  上一篇:go 歐佩克或再減產 國際油價迎上漲良機
  下一篇:go 歐市盤前:耶倫升息表態支撐美元 政治擔憂打擊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