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就是一網大,李易峰還是小鮮肉
之前在給大家盤點8月院線片的時候,提到今年會有兩部《心理罪》上映。
昨天,我有幸進到影院觀看了其中一部。我那一場,算我在內總共就5個人。出來時,我已經是殘血。
算上上次的《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我除了獻出自己的膝蓋,沒有別的辦法以示敬意。
知道你們有的人很期待,那就讓我們來說說它吧——
《心理罪》
Guilty of Mind
坦率的說,這部電影要是少了廖凡和萬茜,光靠李易峰一個人,我不確定這片子還能不能拿到5.7的評分。
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分布比較均勻,各個分段都有。
作為影片的演技擔當,廖凡和萬茜沒什麼可說的,都盡了自己的本分,對角色的表現還算過關。唯獨這李易峰麼,得單獨拿來說道說道。
作為表演的根基,李易峰這次的台詞有點兒讓人著急。
關於李易峰台詞功底的問題,編劇汪海林(《鐵齒銅牙紀曉嵐》)就曾對他台詞不過關還獲得百花獎有些意見。
隨著去年他的獲獎,百花獎的含金量飽受外界質疑。
評委自爆選票作假,黑曆史一大堆
麵對外界質疑。李易峰明確表示,自己才不是什麼小鮮肉。
什麼是小鮮肉?來,學習學習。
18-30歲之間的男人都可以叫小鮮肉
若按百度百科的這個解釋,87年出生的李易峰,今年正好趕上小鮮肉的末班車。不過,“小鮮肉”一詞經過流行嬗變,在大眾語境下現在泛指那些隻靠顏值、沒有演技的年輕演員。李易峰雖然年紀在長,演技卻沒有明顯進步,仍然還隻是小鮮肉,令人遺憾。要是過幾年還這樣,恐怕隻能稱他為“老鮮肉”了吧。
和《老炮兒》時期的他比起來,今年《心理罪》中的李易峰,又一次迷失在近乎為零的表演之中。
除了在表現失去女友後那場走心的哭戲之外,《心理罪》中的李易峰,很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演。大多數時候,他都隻是在完成,而不是在演繹一個角色。
作為一部根據熱門犯罪題材IP改編而來的電影,李易峰飾演的方木,和小說中陰鬱話少而略帶神經質的方木有著極大反差。
在電影版中,方木被塑造成一個恃才傲物的刑偵天才,他雖為孤兒,卻憑借對犯罪細節的把握和出色的心理畫像能力(一種刑偵手段,主要用來刻畫作案人犯罪心理進而服務於偵查工作),總能在關鍵時刻幫助警察在最快時間鎖定凶手。
盡管小說的原作者雷米對李易峰的表演讚譽有加,稱這是他看過李易峰從影以來最好的表演。不過在我看來,顯然是過譽。
先來說說他那張“麵癱”的臉。
影片中的大部分時間,你看到的,是這樣的表情。
有人看完就表示,方木在李易峰的演繹下,徹底淪為了傻X。
盡管性格和小說不同,但因為要破案,再加上方木天才的人設,查案中糾結的部分自然少不了。
不過,李易峰有一種大而化小,小而化無的能力。再糾結的情緒,到他這兒你隻看到兩個字:裝逼。
和同事鬧矛盾了,我不服!和凶手杠上了,我不屑!
我不管,我最帥,吻我,你敢嗎?!
但他的臉上,永遠是那種“我很屌,你拿我無可奈何”的表情。
尤其是當反派主動找上門,並對方木進行威脅時,在李易峰的臉上,你完全捕捉不到一絲危險將至的恐懼和不安。
他的表情永遠趨於一個平麵,這個時候,你多麼希望他能努力擺出一個更符合當下情景的表情,但遺憾的是,他就是沒辦法表達出來。
除了在麵對危險和矛盾時千篇一律的表演,斷案過程中,方木的機靈勁兒也被李易峰處理得較為草率。
在片中,有數場方木為還原罪犯行凶心理產生精分的戲。他將自己代入到罪犯的處境中,甚至還嚐試模擬出嫌犯的性格特征。然而,如同他那缺乏情緒起伏的語調一般,李易峰的“精分”也似有似無。你不能說他完全沒有,但也沒見著他演得多精。
如此反複幾個來回,你會產生一種“你盡管演,反正我不在乎”的麻木感。
所以最終,你會發現李易峰版的方木仍舊缺少個性,這個人物多少還是顯得乏味——除了出眾的人設,關於這個人物的情感,多半時間是處於高冷狀態之中的。而一個沒有情緒起伏的角色,隻是時刻擺著一張高冷臉。
老實講,喜歡不起來。
如果一定要在李易峰本次的表演中找亮點,也許就是他得知初戀被凶手殺害時,那恍惚而夾雜哭腔的一段獨白了。在次日為廖凡還原凶手麵貌時,李易峰這段表演,成為全片為數不多讓人有印象的段落。
但整體而言,他的表演仍舊沒太多起色,上次好不容易借《老炮兒》賺來的一點口碑,這次又給敗了個幹淨。
可以和李易峰“穩定發揮”的演技相提並論的,還有影片網大一般的電影質感。
區分網大和電影的觀感,本是一個相當主觀的界定方式,並沒有絕對正確的定義。
但電影敘事技巧帶來的不同觀感是非常特別的,閱片量較大的觀眾,能夠很快捕捉到《心理罪》和傳統電影視聽技巧不吻合的地方。
有人就表示《心理罪》的技術環節讓人無法忍受
首先來說說《心理罪》的特效。不誇張,5毛特效妥妥的。
一部好電影,過硬的劇本是前提,出色的畫麵表現力同樣也很重要。
但網大因為廉價的資本投入,導致其作品呈現的整體觀感相當劣質。這當中,讓人劣質的特效就尤其讓人無法忍受。
在《心理罪》中,這樣的問題也同樣存在。
無圖無真相,喏,自己感受吧。
那醜得掉渣的無人機我才是真的服
其次是混亂的故事情節。
網絡大電影之所以被相對有品味的觀眾拒絕,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其自身在敘事層麵有很多前後矛盾的地方,導致故事發展到一定階段就無法自圓其說。
雖然大體上看,《心理罪》的故事鏈還算完整,不過前後割裂的主題,讓影片在中後段直接淪為帶有異能小說性質的恐怖片……
還有些人甚至看出了文藝片的趕腳
嗯,就很坑爹。
另外影片中的部分設定也值得商榷。那個靠做人體實驗找出治愈絕症的無良醫生,剛一登場給人感覺城府頗深,最終卻被方木用幼兒園級別的方式放倒(用強光照射導致患病的醫生死亡)。
雖然這名醫生因做實驗患上一種見光死的怪病,但實驗室中燈火通明又是怎麼回事?做實驗時西裝革履又是怎麼回事?!他不是醫生嗎?白大褂上哪兒去了?!
說完缺乏統一氣質的故事結構,再來說說《心理罪》中那讓人蛋疼的細節。
這個細節,具體指的是一些情景的設置還不夠精密。而這,在一些好萊塢商業大片中也同樣存在,更不用說網大這類小製作了。
在影片《心理罪》中,除了有對棘手案件的偵查,主創還加入了方木和初戀的感情段落。
在表現這個段落中,有一個情景讓人瞠目結舌:為了不辜負初戀有意鍛煉自己的運動細胞(其實就是學滑板),方木這貨竟然選擇台風天,在海浪狂湧的岸堤練滑板……
很顯然,正常人不會冒著被巨浪裹下海的危險,在海邊裝逼。編劇這種有悖常識的情節設置堪稱逆天。
反正我看到那一幕時,腦海中全是這樣的畫麵。
如果你身邊兒有這樣的朋友,我建議你馬上報警或者給精神科醫院打電話。
《心理罪》還有一點像網大的地方,就是其扁平的人物形象。這個問題不光出現在李易峰身上,其他角色亦是如此。這裏重點說說廖凡。
作為影片中的武戲擔當,這一次和李易峰搭檔的廖凡其實蠻拚的。
他和歹徒之間的搏擊場麵,成為全片中的一個亮點。據說為了拍好泥地中的一場戲,劇組花了五個通宵才得以完成。為了追求拳拳到肉的真實感,老廖還要求對手別客氣,拍的時候一定來真的……
這種敬業態度雖然值得尊重,但無奈,劇本的粗糙削弱了他的付出。
根據他飾演的警察和方木的聊天中我們得知,這個警察此前經曆過喪父之痛,從小經曆的悲劇讓其成年後有些交流障礙,且性格喜怒無常。
在表現這個人物的特征時,導演多是讓方木用心理畫像的能力給口述出來,而缺少對這個人物的直觀刻畫(比如閃回警察的過去)。這樣一來,原本應該非常有故事的一個角色,就變得和方木一樣,逼格滿滿,卻毫無內涵。
實際上,警察成長的細節,如果隻是通過心裏話描述出來,非常沒有說服力。畢竟,實際經曆過,和方木主觀性的推斷還是有差別的。就像警察自己說的一樣,你沒經曆過,說起來當然容易。
而最最重要的是,《心理罪》與其說是懸疑類偵探片,倒不如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神棍片。本質上,它和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網大也沒有任何實質性區別。
打著情色外衣宣傳的網絡大電影
看到尾你會發現,《心理罪》中有關案件的偵破,全是方木一個人根據作案現場在那兒開腦洞,然後警察再根據他提供的線索逮人。
原本隻是作為輔助辦案的心理畫像,在本片中卻成為辦案的主要工具。缺乏客觀的辦案程序刻畫,這部電影,說它是刑偵片,您信嗎?!
事實上,刑偵不過是個殼,讓一眾偶像酷酷地斷案,才是這片兒的核心賣點。
《心理罪》從故事的格局和設定上,就注定了它無法和傳統商業大片相提並論。
但很顯然,這種模式,在今年《悟空傳》、《三生三世》的接連潰敗中,已經顯現出市場理性意識的覺醒。
歸根結底,豪華的明星陣容不過是個噱頭,內容不過關,
白搭。
最後更新:2017-08-20 11:24:51
上一篇:
熱巴、鄭爽、楊冪怎麼紅的?她因分手,天下盡知!
下一篇:
千裏姻緣一線牽 林更新與極挑的故事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