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8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忘掉手機App?易果生鮮和亞馬遜都在嚐試更簡單的購物方式


image


“廚房物聯網”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在最近的一個月,卻意外地有不少相關創新產品麵世。

6月初,生鮮電商平台“易果生鮮”推出一鍵下單網上買菜的智能硬件“易果點點”;6月15日,亞馬遜在美國發布了第三代Dash Wand智能硬件,支持掃描條形碼,通過Alexa語音助手確認下單購買商品;阿裏巴巴則與美的合作打造智能冰箱,在近期的CES展(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中亮相;三星也推出了新的Family Hub產品,作為一款內置了Android平板電腦的高科技冰箱,它希望能定義新一代的家用電器。

它們的共同點是:不需要打開手機App就可以在線上下單,購買生鮮水果和日用品,簡便的操作方法大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這聽起來像是一次新的嚐試,在物聯網技術之後,人工智能也開始被引入家庭廚房的消費場景中。

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新產品麵世後,被科技武裝的廚房會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易果點點”是一台外形酷似熊爪的設備,四隻“爪子”的按鍵分別對應用戶自定義的四種商品,“掌心”的兩個按鍵則提供了訂單確認、訂單取消、播報天氣等功能。

連接WiFi後,“易果點點”必須與易果生鮮App綁定,預先充值,設置“熊爪”裏的商品清單和購買份數。點擊某個按鍵,就可以一鍵下單對應商品,19.9元起送,支持上海外環以內一小時內送達。

image
易果點點

設計雖然以賣萌為主,不過,“易果點點”首要麵對的使用人群是中老年人。比如,米麵糧油等“重量級”商品,對老人而言,要自行外出購買負擔較重,有了“易果點點”之後,就可以根據語音提示自行按鍵下單,省卻從超市或農貿市場搬回家的煩惱。

當然,這款產品也有局限,使用者購買時不能隨意選擇,老人們的子女需要事先代為預充值和設定清單。

無論如何,這隻是易果生鮮試水物聯網邁出的第一步。這家生鮮電商公司在2016年就已提及布局廚房IoT(物聯網),並於同年8月發布了“易果點點”的產品概念,眼前的這個成品,顯然還需要繼續打磨。

在行業內,不少人將其與亞馬遜的Dash button比較,後者在設計和使用上更為簡潔,以至於在2015年4月1日,亞馬遜發布Dash button時,用戶和媒體都覺得是個玩笑。

從外形上看,Dash button是一個帶有品牌logo的塑料按鈕,和WiFi連接配對手機上的Amazon App,用於單種商品的一鍵購買,平時可以貼在冰箱或者洗衣機上。作為極簡設計的代價,Dash button的局限更多,比如能購買的產品種類單一且不能更改,快遞需要兩天才到,且不支持換電池和充電。

image
Dash Button

“易果點點”主要用於購買生鮮水果,“1小時”的時效可以讓許多即時需求得到滿足。而與Dash button合作,主要是寶潔、可口可樂、卡夫亨氏、杜蕾斯等快消品牌。亞馬遜官方對Dash button的定義,是希望消費者在日用品快用完時點擊按鈕下單,這樣,就可以在商品耗盡時及時補上“庫存”。

作為亞馬遜的效仿者,京東也在2015年10月推出了“京東來點”,定位為“為對特定商品有重複性購買需求的客戶而開發的京東下單硬件”。兩年來,“京東來點”一直做得不溫不火,目前隻支持伊利、偉嘉、金龍魚、雅培、奧妙等品牌。

相比之下,Dash button經過不斷迭代,如今的覆蓋產品已從18種發展到300多種。亞馬遜方麵在2017年1月對媒體表示,“過去一年裏,通過 Dash Button完成的訂單數量提高了 5 倍”。2017年6月,亞馬遜發布了全新Dash wand,看起來則更像是Dash button和亞馬遜發布的智能音箱Echo之間的過渡。

它是一個小型磁棒,包括條形碼掃描器,以及內置的Alexa語音助手。消費者可以掃描日常物品的條形碼,把商品添加到購物車中,然後通過亞馬遜開發的Alexa語音助手確認下單,也可以通過語音指令直接下單。

image
Dash Wand

實際上,第一代Dash Wand在2014年發布時,就已經支持語音操作,但並非Alexa ,而且還需要在亞馬遜網站上確認。2016年,亞馬遜推出第二代Dash Wand,功能有所升級,依然需要重複確認。

此次發布的第三代Dash Wand,除了交互流程上更快捷,Alexa也為Dash Wand帶來諸如查詢菜譜、通知提醒、控製燈光等功能,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去掉音箱功能的Echo。相信對於“懶癌患者”,使用Dash wand使補充日用品庫存這個過程更加容易了。

而在價格上,這款Dash Wand隻賣20美元,僅僅麵向亞馬遜的Prime會員發售。不過,Prime會員在購買後會得到20美元賬戶補貼,所以相當於免費。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以獲得90天的Fresh免費配送服務,這項服務的通常費用為每月15美元。


改變交互方式不是重點,
技術還有更多應用空間


不難發現,亞馬遜的許多硬件產品——如Echo和Dash Button,常常初期不被看好,但取得的銷售成績卻出乎意料,這些產品本身多是低價銷售或近乎免費,主要盈利點在於增值服務。

亞馬遜推廣這些硬件產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推廣Prime會員。Dash Button每個售價4.99美元,Prime會員可以免費領取兩個;Prime會員還可以憑更低的價格購買Echo並使用在線音樂服務,電紙書Kindle對Prime會員也有類似的福利。

亞馬遜的這種模式可能無法照搬到國內。“易果點點”售價99元,對於易果會員也是“五折購機”並且贈送50元代金券,等於免費,但易果會員並非付費服務,而是通過消費金額累計達成的。至於“京東來點”,更像是對亞馬遜停留在表麵上的模仿。

image
京東來點

易果曾經還設想,通過智能冰箱來作為產品銷售的場景渠道。2016年5月,易果與海爾達成戰略合作,希望未來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海爾智能冰箱購買易果生鮮的產品,打造家庭場景化生鮮消費新模式。1個月後,生鮮電商“本來生活”也和美的達成過類似的合作。但這些想法還尚未變成麵向消費者的產品。

這股智能冰箱的熱潮也傳到了互聯網圈。阿裏和美的聯合打造的智能冰箱使用YunOS係統,支持冰箱大屏幕上在天貓超市下單,能使用App控製,智能識別放入食材的時間和重量等信息。但作為購買渠道,通過冰箱大屏購買或許和手機App購買並未有本質區別,提升對食材信息的智能管控技術才更為重要。

image
美的·OS集智冰箱的10.1寸大屏

易果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在接受《品途商業評論》采訪時表示,易果生鮮除了想要直接接入廚房智能家電,繼續為用戶提供日常需要的生鮮食材、飲食解決方案等服務,也希望根據用戶的日常操作進行深度量化學習。

每日優鮮的CEO徐正則在年初透露,該公司也一直研究人工智能,包括智能補貨、智能定價、用戶智能分層等深度學習方麵。由於生鮮電商的高頻消費特點,徐正認為“生鮮電商可能成為未來AI的最佳應用場景。”

編輯:吳思凡
原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07-05 21:33:10

  上一篇:go  白帽子小A的故事:《網安法》時代,挖漏洞安全姿勢指南
  下一篇:go  麵膜市場下一波機會在哪裏?大數據捕捉到這些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