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智能
商務智能指利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技術對客戶數據進行係統地儲存和管理,並通過各種數據統計分析工具對客戶數據進行分析,提供各種分析報告,如客戶價值評價、客戶滿意度評價、服務質量評價、營銷效果評價、未來市場需求等,為企業的各種經營活動提供決策信息。 “商務智能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管理和分析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商務數據和信息,創造和累計商務知識和見解,改善商務決策水平,采取有效的商務行動,完善各種商務流程,提升各方麵商務績效,增強綜合競爭力的智慧和能力。”
定義
商務智能的定義不說多如牛毛,也是眾說紛紜。人們對商務智能的理解如同那七個印度盲人對大象的理解:有人認為它是高級管理人員信息係統(EIS),有人認為它是管理信息係統(MIS),有人認為它是決策支持係統(DSS);
有人說它是數據庫技術,有人說它是數據倉庫,有人說它是數據集市,有人說它是數據整合與清洗工具,有人說它是查詢和報告工具,有人說它是在線分析處理工具,有人說它是數據挖掘,有人說它是統計分析;有人把它當做分析性ERP, 有人把它當做分析性CRM,
有人把它當做分析性SCM, 有人把它當做企業績效管理,有人把它當作平衡記分卡……
概念
最早提出商務智能概念的是市場研發公司Gartner公司的分析師Howard Dresner,1996年,他提出商務智能描述了一係列的概念和方法,應用基於數據的分析係統輔助商業決策的製定。商務智能技術為企業提供了迅速收集、分析數據的技術和方法,把這些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提高企業決策的質量。[2]
商務智能是融合了先進信息技術與創新管理理念的結合體,集成了企業內外的數據,進行加工並從中提取能夠創造商業價值的信息,麵向企業戰略並服務於管理層。業務層,指導企業經營決策,提升企業競爭力,涉及企業戰略、管理思想、業務整合和技術體係等層麵,促進信息到知識再到利潤的轉變,從而實現更好的績效。[2]
特點
1、服務企業戰略
2、提升企業績效
3、商務智能的層次性
4、多項技術的綜合應用
要素
企業——這裏用“組織機構”或“實體”會顯得更加完整,因為所有的組織機構和實體(不隻是企業)都可以而且應該利用商務智能;之所以仍用“企業”是為保持與“商務”的一致性。各行各業,包括非企業性機構,比如政府部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和公用事業等,都應該而且能夠利用商務智能。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這是這一定義中的關鍵之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信息經濟和信息社會,在這一新型的經濟和社會形態中,信息的爆炸式激增又產生了對能夠處理和控製信息的新技術的強烈需求;商務智能就是新的信息技術在商務分析中的有效利用。商務智能過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技術主要有:從不同的數據源(交易係統或其他內容儲存係統)收集的數據中提取有用的數據,對數據進行清理以保證數據的質量,將數據經轉換、重構後存入數據倉庫或數據集市(這時數據變為信息),然後尋找合適的查詢、報告和分析工具和數據挖掘工具對信息進行處理(這時信息變為輔助決策的知識),最後將知識呈現於用戶麵前,轉變為決策。
收集——收集數據是管理和分析數據的前提,數據收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須引起企業的充分重視,在這方麵中國企業與世界上發達國家中的先進企業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這是商務智能在中國還不能很快成熟起來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據和信息的收集主要是通過各種交易係統進行的,比如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和電子商務等係統。隨著中國企業在這些方麵的進步,數據和信息的數量會快速增長的。另外,信息,特別是非結構化的信息,來自公司各個部門和各個員工創造和收集的、沒有放在上述交易係統中的內容。第三方也是企業收集數據和信息的一個重要來源,這樣的外部數據和信息包括市場調研報告、人口統計報告、顧客信用報告等。
管理
管理——這裏的“管理”主要是指對數據的儲存、提取、清洗、轉換、裝載、整合等工作,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安全性。
分析——“分析”是一個廣泛的概念,這裏包括數據查詢、數據報告、多維分析、數據挖掘、高級統計分析等。大多數人理解的商務智能都集中在這些分析工具上。
結構化——結構化的數據主要是指儲存於各個交易係統背後的關係型數據庫中的數據,通常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和展現的。傳統的商務智能概念隻包括這種結構化的、可定量的數據。
非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數據和信息主要是上麵的提到的各個部門和各個員工創造和收集的、沒有放在各種交易係統中的內容,通常是以零散的文件形式存在和展現的;新的商務智能概念納入了非結構化內容的分析,但是非機構化的內容的管理仍然主要是通過文件管理和內容管理(Document
Management & Content Management)軟件來進行的。
商務
商務數據和信息——商務數據和信息並不能加以狹隘的理解,這裏所致的商務數據和信息包括一切可能對商務產生影響的、直接和間接的數據和信息,往小裏說包括顧客的名字、地址和電話號碼等,往大裏說包括過國際上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情況等。
創造和累計商務知識和見解——這是商務智能的第一層的目的和功能, 也是最直接的目的和功能;“知識和見解”正是“智能”得名的由來。
核心
改善商務決策水平——這是商務智能的更高一層的目的和功能,企業能否利用好這一功能、實現這一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者的意識和胸襟以及企業文化中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成分。
采取有效的商務行動——采取有效的商務行動是創造和累計商務知識和見解、改善商務決策水平的目的和動力。商務智能是能夠指導實戰的高明兵法,而不是“無所不知、但無能為力”的“紙上談兵”。
完善各種商務流程——殘缺、散亂、僵化、低效的商務流程是企業的頑疾,商務智能能夠為這一頑疾的診斷和治療做出一定的貢獻; 優化後自動化(請注意先後順序)的商務流程反過來也會促進商務智能的發展。
技術
提升各方麵商務績效——這是商務智能在企業內部的最高目的和作用,有效的商務智能係統和技術能夠幫助企業提升各個方麵的績效:財務的和非財務的,前台的和後台的,企業內的和供應鏈內的,組織的和個人的。企業績效管理已成為熱門的管理和技術概念,這既是因為各種軟件廠商的推動又是因為企業所麵臨的績效方麵的壓力的增大。
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這是商務智能在企業中的最高目的和作用。商務智能事關企業的興衰成敗和生死存亡。如今以及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主要是綜合智能上的競爭,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不管是國營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必須提高企業經營和競爭活動中的智能水平,爭取成為優秀的智能企業,否則一定會落後於智能上高人一等、捷足先登的企業。
智慧和能力——把商務智能分為智慧和能力是因為真正的商務智能既有思想層麵也有行動層麵(而且“智能”本身可以一分為二、二合為一)。
最後更新:2017-04-03 12: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