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7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快看!馬雲給大西安建設獻金點子!

小夥伴們可能都知道了

這幾天 馬雲在咱西安!

都想見見他

聽他給傳授點兒商業智慧……

西安吹過的風都是文化,踩下的地全是曆史。

西安與杭州,如唐詩和宋詞般“絕代雙驕”

這個,西安一定要抓住

……

這些都是馬雲在西安說的

馬雲為何這麼說?

8月20日上午,在首屆世界西商大會開幕式之前,“浙商與西安對話”圓桌會議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講話。浙商總會會長、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作主旨發言,郭廣昌、沈國軍、王建沂等浙商大佬也分別為咱大西安的發展建言獻策。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政協主席嶽華峰、市委副書記韓鬆出席。市長上官吉慶主持。

浙商代表沈國軍、郭廣昌、王建沂、徐旭、鄭宇民、金建杭、屠紅燕、黃巧靈、周曉光、吳昊、應書嶺、喻渭蛟、趙依芳,西商代表馮侖、祁玉民、周鴻禕、劉若鵬、張雅林、趙衛、何金碧、史貴祿、呂建中、唐皓晨、郭豪、成永旭等應邀參加。

|圓桌會議現場|

永康書記說

希望廣大浙商、西商加強合作交流,共享大好機遇,攜手開創未來。市委、市政府將全力親商、聚商、安商、富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支持浙商來西安創新創業、投資發展。

小布抓住這一難得機會

最大程度還原現場講話

為您精心整理

一起聽聽

在“浙商與西安對話”圓桌會議上

馬雲都說了啥

點擊播放 GIF/54K

19

星期六

2017年08月

|簽約儀式現場|

馬雲說,這一夜,他回去很長時間才睡著覺,他在為西安思考三個問題:

一個古都如何變成商業之都?

一個曆史名城如何變成時尚名城?

一個原來良好的工業科技之城如何變成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之城?

這中間對每個人是挑戰、更是機會。

因此

在圓桌會議上

馬雲與大家分享阿裏巴巴在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

這就是在為咱大西安建設獻妙計

一共八條哦!

1

馬雲高度評價西安的營商環境

我們看到了一個積極有為的政府班子,正在全麵推進改革,從細節、執行力來看,西安正在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雙方19日下午簽訂了一係列協議,西安市“事不過夜馬上辦”,投資合作委等相關部門當天晚上就開始討論、落實各項工作。我看到政府部門正在全力以赴地打造營商環境,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商人,我感到無比欣慰。

這使我想起了當年在浙江,我們那時候如果沒有省委“八八戰略”,沒有對民營企業的尊重、對商業環境的打造,就不可能有今天浙商的發展,不可能有阿裏巴巴這樣的企業。

2

西安與杭州,如唐詩和宋詞般“絕代雙驕”

西安城本身就是個博物館,我們昨天開會的地方、吃飯的地方都是遺址,西安吹過的風都是文化,踩下的地全是曆史。

西安和杭州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西安有李白,杭州有蘇東坡,各領風騷。西安很厚重,杭州很輕靈。

西安與杭州合作,就如唐詩和宋詞般“絕代雙驕”。

西安的人才資源、高校資源全中國領先,杭州資金集中度非常高,我相信兩地一定能找到合作模式。

|歌曲《西安與杭州》|

3

西安是千年古都,阿裏巴巴曾多次來西安學習

西安強大的曆史文化,為西安企業走遍天下提供著持久的、可持續發展的力量,阿裏巴巴必須要向西安學習。

阿裏巴巴在淘寶剛成立的一兩個月時,我就把團隊帶到西安,開了三天會,重點討論的問題是:秦國作為一個偏僻的“小鎮”,沒有資源,憑什麼能一統天下,這時候我們從對秦朝統一天下、發奮、努力的思考中學到了很多。從那時起,我們麵對競爭,勇於開拓,經過10年到15年的努力,終於逐步建立起中國的電商環境。

每次從西安回去以後,我們都進行了非常大的改造,如組織、人才、體係、願景等,這方麵阿裏巴巴非常感恩西安,感謝西安的曆史文化給我們帶來的思考和啟迪。

4

未來帶來就業的是現代服務業,並不是製造業

未來帶來就業的不再是製造業,而是現代的、先進的服務業,過去2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年,我們要把機器變成人,要轉型升級。轉型升級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拔牙一定要流血,要付醫藥費,要疼痛,要打麻藥,要休息一段時間。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企業都要為之付出代價和時間,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麵向未來。

5

西安要抓住全球化這一巨大機會!

“一帶一路”是個了不起的倡議和設想,我本人是全球化堅定的信仰者和推動者,全球化對過去二十年經濟改革作出的貢獻功不可沒。時至今日,全球化應該麵向發展中國家、麵向年輕人、麵向中小企業。“一帶一路”是中國發起的新一輪全球化,要把握這個機遇,西安應該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西安過去的輝煌不僅僅在於帝都,更重要的在於它的全球化,絲綢之路主導的第一次全球化就是從西安開始。今天,西安又成為新一輪全球化“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之城,這是曆史賦予西安的光榮而重大的使命。

我認為,30年以後,全世界所有的小企業,如果不把產品賣到全世界,就沒有機會。我個人認為以後應該是全球製造、全世界采購,這勢必要加強中國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如果不以新的供應鏈,不以新的思路進行發展,是沒有辦法麵臨未來競爭的。未來,把握住全球化,將會使你通向市場、通向未來、通向全球。

如果你的企業眼睛裏隻有一個縣城,你隻能做縣城企業;眼光盯著全省,就是全省的生意;眼光看向全世界,你就做全世界的生意。

|西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6

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是什麼?

未來的製造業已經不是流水線、不是標準化、不是規模化,未來的製造業是個性化、智能化。未來的製造業不是B2C,而是C2B,Consumer To Business,是以數據驅動、智慧驅動、智能製造驅動。

昨天的製造業講究規模、講究標準、講究快,未來的製造業講究個性化、講究柔性化、按需定製。從這個角度來講,像西安這樣的地區,原來的科研院所和重工業,如何轉型成為現代製造業,既是挑戰,更是機會。

建議用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五新”理念,發揮西安獨特的優勢,助力改革。

你的企業如果不在後台、思想上、技術上、人才上重新組建搭配,你怎麼可能贏得先機?怎麼能夠做出創新產品來?因此必須對我們的供給側、供應鏈、整個的客戶關係、生態關係重新打造,形成一種共享經濟。

7

人才留住能力和吸引住人才的能力很重要

靠什麼吸引和留住人才?我在杭州提出“新四通一平”,到了你這兒做企業,你能讓這個企業通市場、通全球嗎?能讓企業通金融嗎?能讓企業通數據嗎?這“四通”再加“一平”,這“一平”就是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這些都是運營未來經濟的關鍵。

8

脫貧和環境建設,需要浙商和西商共同努力

對所有的企業來說,今天你不注重環境發展,企業肯定活不長,沒有機會持續發展。

脫貧攻堅是目前全民關注的重要任務,讓貧困地區恢複造血機能,依靠自身努力和外界幫助,逐步擺脫貧困,需要浙商和西商共同努力,這也是企業家的責任和機遇。

馬雲言辭間充滿商業智慧

閃耀著思想的火花

無論是企業家

還是城市管理者

會場的每一個人

都深受啟發

茅塞頓開

如果你意猶未盡,請看下麵的馬雲演講原文

(向上滑動啟閱)

馬雲在“浙商與西安對話”

圓桌會議上的演講

謝謝,尊敬的永康書記、上官市長,西安的企業家、浙商的企業家朋友們,大家好!

最近身邊的企業家朋友談西安的特別多,大家都很關注西安最近的發展,我自己的同事最近來了幾次以後,大家回去都非常興奮,覺得西安在發生一種變化,從細節裏麵看到西安正在變成一個不一樣的西安。

我們昨天下午跟西安簽訂了一些協議,今天早上王書記還說“事不過夜”,昨天晚上就開始落實各項工作。所以我覺得看見了整個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在積極努力打造一種營商的環境。

這使我想起當年在浙江,我們那時候沒有“八八戰略”對民營企業的尊重、對商業環境的打造,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就不可能有今天浙商經濟的發展,不可能有阿裏巴巴這樣的企業。

看到各級政府部門都在全力以赴打造營商環境,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商人,感到無比欣慰。

昨天晚上回去,我也過了很長時間才睡著,在思考,一個古都如何能夠變成一個商業之都,一個曆史名城如何變成時尚名城,一個原來良好的工業科技基地,如何變成未來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的基地,這對每個人來講是一個挑戰,但更是一個機會。

西安和杭州、陝西和浙江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現象,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南京是六朝古都,杭州我們說最多是一個半朝古都,算上吳越,勉強可以稱為一個古都。西安城本身是一個博物館,我們昨天開會的地方、吃飯的地方,都是遺址。

我們早上跟書記在講,“西安吹過的風都是文化、踩過的地全是曆史”。西安和杭州更是唐詩和宋詞,應該講是“絕代雙嬌”,西安有李白,杭州還有蘇東坡。我們其實各領風騷,西安很厚重,杭州很輕靈。西安是帝王之地,從政可能會比較好,杭州沿海,經商比較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西安整個跟杭州我覺得是彌補,陝西跟我們浙江,很多地方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

西安過去的輝煌,不僅僅在於帝都、更在於它的全球化,絲綢之路主導的第一次全球化就是從西安開始。而今天西安又成為新一輪全球化,“一帶一路”的重要關鍵之城。所以我自己覺得曆史賦予一個城市的使命,有的時候不是一個偶然,這中間一定有很多必然之處在裏麵。

西安的人才資源、高校資源也是全中國最多的,杭州資金密集度非常之高。西安是人才流出最多的地方,而這兩年杭州是人才淨流入最多的地方。我們兩個地方,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合作點。

對於我們來看,不僅看到這兒的文化、這兒的曆史,但是對於阿裏巴巴這樣的公司來看,看到這兒130多萬在校大學生,看到這兒這麼多的科研機構。任何一個企業要想持久發展,沒有強勁的文化是不行的,而這個文化是不能憑空捏造出來的。

阿裏巴巴文化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專注整個中儒釋道文化,西方的發展,它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我們這兒的經商發展,我是以儒釋道文化。而西安強大的曆史文化,為西安企業走遍天下,形成持久、可持續發展的力量,肯定有巨大的東西。

我自己覺得再好的曆史文化,埋在黃土底下都是沙土,放在桌子上麵,放在外麵,那就是文物、就是寶貝,這中間我們學到很多。

阿裏巴巴要做102年的企業,也必須向西安學習,西安是千年古都,一個城市怎麼用文化、用凝聚力成為一個曆史高地,值得我們學習。

阿裏巴巴在淘寶剛成立的一兩個月,我就把淘寶團隊帶到了西安,在秦始皇陵邊上,我們開了三天的會,重點討論的問題是,秦朝起初作為一個偏僻小鎮,又是一個養馬的部落,沒有資源,什麼都沒有,他憑什麼能夠統一天下,他做了什麼對的事情,花了多少時間。

那時候淘寶在2003年,啥都不是的時候,要麵對Ebay的競爭,通過十年到十五年,建立一個中國的電商環境,在這中間,我們從秦朝的統一天下、秦朝的發奮努力,通過長期的投入思考,我們學到了很多。

第二次我又在當時以為淘寶和天貓做得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又到了西安,在西安我們請了大學的教授講唐朝怎麼從那麼輝煌鼎盛就沒了,就不行了。我們做企業要永遠去思考這些東西,從曆史文化裏麵學習。

我們每次從西安回去以後,都進行了非常大的改造,組織的改造、人才的改造體係、願景的改造、危機感的改造,這方麵我覺得在西安,在這裏麵對阿裏巴巴來講,非常感恩西安,感謝西安的曆史給我們這樣的企業。

後來我們也去了延安,看中國共產黨怎麼重建希望、重建信心、怎麼麵對未來用願景驅動,這是我們能夠從曆史裏麵學到東西、可以去反思的地方。

昨天我們跟西安簽訂了重要的戰略合作,我們阿裏巴巴會加大在西安的投資,特別參與到西安的高科技、時代感、國際化的發展過程中。

政府在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覺得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今天的形勢下麵,我們能夠看到西安這屆市委市政府在積極打造營商、發展經濟、發展創新、引進人才、留住人才上麵,所做出的努力,我覺得非常欣慰,也是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我這兒還想講另外一些分享的觀點,這兩年我出去的地方比較多,全世界都在跑,剛剛去了非洲,從歐洲、非洲、美國很多地方跑下來以後,最大的感受,其實今天的經濟、今天的世界並不穩定。每個人的眼光不一樣,你怎麼看,決定著你怎麼樣做事情的風格。

我個人覺得,今天是全世界,特別是中國,是經商最好的時代,你怎麼看,因為今天的中國是國家穩定、政治穩定,我認為國家穩定和政治穩定是中國企業家的先天優勢,這一點不是說大話、講高調。你如果發現國家不穩定、政治不穩定,經商幾乎是非常艱難。今天中國的企業家要利用好今天國家的穩定、政治的穩定,做好企業。

我這次剛剛從非洲回來,非洲現在經濟的增速僅次於亞太地區,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政治穩定功不可沒。非洲經濟發展好的國家都是政治比較穩定,隻有政治穩定、國家穩定,沒有戰亂,才可以經商,一戰亂,啥事都沒有了。經濟發展經不起折騰,折騰了,隻會讓國家錯失機遇。經濟穩定、政治穩定、國家穩定是最好的經商環境。

第二,我們現在又在麵臨著巨大的技術變革,每一次技術變革大概都是五十年左右,前二十年是純技術的革命,後麵三十年是技術的應用。人類麵臨的第三次技術革命,這是我們的幸運,人一輩子很難有這樣的機會碰上。

第一次技術革命花了五十年時間,第二次技術革命也是五十年時間。這次技術革命剛剛過去了二十年,是所謂互聯網帶動的。互聯網發展以後,成為商業的基礎設施、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數據將成為新的生產資料,計算能力將成為新的生產力,加上科技方麵的發展。

所以人類在未來三十年將會有重大突破,無論在數據、生物科技、各行各業。把握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就意味著機會,而抵觸新的技術革命,靠你抵觸也沒用,心裏排斥也沒有用,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是一定會來的,早適應,早有機會。

對任何人來說,眼光決定你的心態,心態決定你的行動,行動決定你的結果。所以今天所有優秀的企業,不是你今天努力的結果,是十年以前、十五年以前、二十年以前作決定的。所以今天你的心態、你的眼光決定了二十年以後、十五年以後,你的企業的發展。

另外一點,今天講美國,我認為這屆美國領導人的運氣非常好,他上台的時候,我們各方麵的預測,美國經濟不管誰折騰,未來幾年一定好,不管誰上台,反正未來幾年,美國經濟是一定好,什麼原因?因為美國經濟在過去幾年已經完成了經濟轉型。

今天帶動美國經濟的發展,已經不是老一套的企業,不是GE,不是傳統的美國製造業,而是新的美國經濟已經帶動了,以蘋果、Google、Facebook、亞馬遜所帶動,它們完成了真正的轉型,而中國正在走向完成這個基礎的轉型的過程之中,而這個基礎,我覺得基礎比較艱難,我們得堅持下去。

實體企業中也有落後企業,高科技也有先進企業,所以虛實之爭,我覺得沒有多大必要,但是我們要真正把握的是適應未來、適應群眾、適應市場,這樣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

當然我們要用不同的觀點去看,我對特朗普提出的“美國製造”,為了加大就業,我有不同看法,未來的製造業並不帶來就業,未來帶來就業的是現代服務業,先進的服務業才是真正帶來就業。今後的“智慧製造”,過去二十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二十年,我們會把機器變成人,所以製造業本身帶來的就業可能性並不是太大。

我想大家要記住,“轉型升級”我們提了很多年,轉型升級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在這個付出代價的時候,就像拔牙一定要流血,一定要付醫藥費,一定要疼痛,一定要打麻藥,一定要休息一點時間,你想拔牙,又不想疼,又不想流血,我看問題挺大,而且牙還得治好。

我自己覺得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我們這個國家,我們每一個企業都要為此付出代價,付出時間,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麵向未來。

今天中國的形勢,我自己覺得我們的國家正在做兩件極具戰略意義的事情:

第一,通過“一帶一路”,理順中國和海外各國的關係。

第二,通過供給側改革來理順內部經濟結構的問題。

這兩個機會,我自己覺得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很重要的是吻合國家、吻合時代的發展規律,吻合科技的發展規律。所以我自己覺得“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意和設想。

在跑了全世界各國以後,我是越來越能夠感受到它所受人歡迎,我本人是一個全球化的堅定信仰者和推動者。全球化,過去的二三十年,對世界經濟帶來的巨大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不管怎麼樣,它解決了絕大部分國家的就業,發展了經濟,中國可能是上一輪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今天的全球化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就業問題、環境問題,因為原來的全球化更像是一種美國驅動、美國化,對發達國家有好處、對大企業有好處,對年輕人、中小企業、發展中國家好處並不多。但是並不能因為這個好處不多,而把全球化給否定掉了,不能因為孩子天天哭,把孩子給滅掉了。

所以全球化的二十年,並不意味著二十年的全球化是完美的,我們不應該消滅全球化,而是應該完善全球化,全球化應該麵向於發展中國家、麵向於年輕人、麵向中小企業。

所以我自己覺得“一帶一路”是中國發起的新一輪全球化,這一輪全球化要把握住這個機遇,而且現在大家都很興奮。我自己覺得“一帶一路”,西安作為一個關鍵之城,應該是可以發揮的作用非常大。

中國作為一個發起的國家,我覺得這對於每個企業來講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有一點我相信是肯定的,以前做成功的企業靠全球化,未來你不全球化,你根本沒機會做生意。我認為全世界在三十年以後,所有的小企業,應該講80%以上你不做全世界的生意,你不把產品賣到全世界去,就沒有機會。

“一帶一路”,以後也不存在著中國造或者美國造,我個人認為應該以後是叫Made In Internet,而不是Made in America、Made In China,因為它等於是全世界采購,這個地方采購原材料、這個地方進行加工,這個地方搞設計,是全球拚起來。這個勢必要加強中國企業的供給側改革,如果不以新的供應鏈,不以新的思路進行發展,我認為將來你還在造昨天的戰車,是沒有辦法麵對未來的戰爭。

未來的商業,把握住全球化使你通向市場、通向未來、通向全球,因為一個企業的大小,根據你企業的活動範圍來看,如果你的企業眼睛裏隻有一個縣城,你隻能做縣級企業,你的眼光盯在全省,就是做全省的生意,眼光看向全世界,你就是做全世界的生意。縣裏麵的企業,你做得再好,也是縣級企業,你今天必須思考全球的市場,在區域本身內部折騰,已經很累了。互聯網就讓你去接受全世界,今天你是可以設想我的產品為什麼不在中東,我的產品是否可以去非洲,我的產品是否可以去挪威、可以去菲律賓。

你沒有這種思考,你永遠不會去做,你有了這種思考,你至少開始去努力。

那麼供給側改革關鍵我認為是未來的製造業已經不是流水線、不是標準化、不是規模化,未來的製造業是個性化、是智能化,未來的製造業不是B2C,而是C2B,Consumer To Business,是以數據驅動、智慧驅動、智能製造驅動。所以這方麵的改革,阿裏巴巴我自己這麼覺得,我們比較幸運,我們跟騰訊公司是叫做“無中生有”,原來沒有這麼一個東西出來,後麵的供應鏈、生產,我們是重新組裝出來的,跟傳統的思考不一樣。

尤其像阿裏巴巴,大家認為你這個公司就是賣賣貨,不是那麼回事,如果你一年要賣四五萬億貨,背後沒有技術的支撐是不可能的,一年要賣四五萬億的貨,你在背後沒有強大的、新的供應鏈和供給側的組建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我們每個企業要把供給側改革當作重中之重去做。

我認為阿裏巴巴、騰訊、百度和大批今天做得比較好的企業,都是經曆過了供給側改革以後的企業,至少我們是完成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去想透、想明白,這不是一個政治口號、不是一個經濟口號,去想明白你的企業如果不在後台、不在思想上、不在技術上、不在人才上重新組建搭配,你怎麼可能贏得先機,你怎麼能夠做出創新產品。同樣的流水線,憑什麼你們家的流水線就比他們的快一點,快又如何呢。

我自己覺得,這兩個機遇,請所有企業家,我們想分享的,這也是阿裏巴巴這麼多年來所思考的。

第一,尤其現在我們加強全球化,必須把市場做到全球去。

第二,我們必須對自己的供給側、供應鏈,整個的客戶關係、生態關係,重新打造,形成一種共享經濟,必須共享。原來從分享經濟走向共享經濟,IT是獨占經濟、DT是共享經濟。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時代變了,馬車再厲害,坦克出來了,坦克再厲害,直升機出來了,直升機再厲害,導彈出來了。所以我自己覺得,我們必須麵向未來,重組自己的企業,這是我希望跟大家在這兒分享的一個想法。

我還是想強調三十年以後的企業,如果沒有今天全球的布局,沒有供給側改革的思考,我覺得將非常艱難。企業家要怎麼做,我前段時間提出了關於“五新”,盡管這五個新的詞提起來,我也沒找到合適的詞,“新零售”,零售就零售,哪來的新零售、舊零售,講得有道理,我確實不是一個造詞的人。但是我認為零售線上線下必須結合,線上線下將體現在現代的倉儲體係和物流體係中,才能夠打造出新型的零售體係。

原來的零售體係,在市中心建超市、建商場,我說王府井買這件衣服兩千塊錢,在淘寶上買這件衣服可能是三四百塊錢,不是淘寶賣得便宜,是王府井賣得太貴,王府井不得不賣得貴,因為它的地價太貴,它的供應鏈體係不一樣。

這樣實際上來講,對大家不好,消費者不高興、王府井也不高興、生產製造商也不高興,我發現沒人高興的。重新塑造整個鏈條,才有可能消費者高興、廠家又能高興,城市的房價下來,大家也高興,運營者也開始高興。

我自己這麼覺得,新零售,這個一定是未來,它的增長率,剛剛前幾天我們公布的業績,阿裏巴巴在這麼大的體量上麵,我們季度增長56%,大家去思考一下,這中間是一定有些其他東西的,不是靠勤奮、再勤奮,一天24小時幹下去,你睡覺怎麼睡,你還得吃飯,不可能不吃不睡,這樣要幹死人的,這方麵,我覺得背後一定有東西。

新零售以後,一定帶來新製造業,而對於製造業來講,昨天的製造業大省會麵臨巨大的挑戰,因為昨天的製造業講究規模、講究標準、講究快,未來的製造業講究個性化、講究柔性化、按需定製。未來的製造業,所有的製造業機器,不僅吃的是電,它還要跟上數據。

從這個角度來講,像陝西西安這樣的地區,既有挑戰,原來的科研院所,原來的重工軍事的東西,如何轉型成為現代製造業、未來的製造業,這個是挑戰,也更是機會。

還有新金融,金融的變革可能更大。

我自己覺得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無非是打造一個新的信用體係,中國將進入信用經濟時代,不是一個金融經濟時代,而是信用經濟時代。

到後麵我們提出新技術,未來新的計算能力,新製造能力,這方麵實際上是新的生產力。

我又提出新能源,就是數據將成為新的生產資料。

在這方麵,“五新”一定會對整個中國經濟乃至於今天蓬勃發展的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

我想請大家也高度關注,我不是一個預言家,但是因為做了十幾年,從市場上來,跟消費者靠攏、跟製造業靠攏,我由於不是學經營管理,我對賺錢的興趣還真不大,但是對於世界未來的發展、市場的動態,我興趣無比之大,所以我到全世界各地跑,發現看到的角度和眼光不一樣,說得對不對,畢竟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未來學家,我隻是跟大家分享,有些趨勢它已經開始形成。

所以新零售以後,一定會帶來新製造,新製造以後,零售和製造業一定會加劇金融的變革,這三個變成信用經濟以後,會對生產資料、生產力,以及對我們未來政府提出的新的生產關係之間的適應,又會有巨大的挑戰,這是一個曆史進步發展的過程。

我在公司內部強調,未來的企業必須是全球買,也必須是全球賣,必須是全球支付,必須是全球運,還必須是全球郵。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必須有全球化的思考,重新打造新的組織架構。

我還想講一下,未來的利潤已經不是靠規模化、靠市場,沒有這個機會了,未來的利潤一定來自於技術的突破,未來的利潤一定來自於創新。隻有技術和創新帶來的利潤,才是實實在在的利潤,你要靠規模、靠市場,你要贏得市場、贏得規模,也是靠創新、也是靠技術,而不是靠權力,並不是靠昨天我買了多少地、做了多大的規模,這個已經沒了。

未來我的判斷,中國可能有兩個詞是很關鍵的,一個是“全麵脫貧”,一個是“環境建設”。我們的生態環境的問題,今天怪誰都沒有用,二十年以前我們還可以怪怪,這個東西沒有做好。到了今天,你再來說北京霧霾多,這個沒有意義了,你隻會給大家添亂、給大家添堵,你不說,霧霾也在,大家參與霧霾的治理,這是一個機會。

我自己覺得一個是脫貧,一個是參與環境建設,所有的企業,今天如果你不注重環境的發展,你這個企業是肯定活不長的,還想持續發展?沒有機會。政府都不讓你活下來,老百姓不讓你活下來,消費者不讓你活下來。

企業家的專長是用商業的手法解決問題,商業就是三個詞,第一要有結果導向,第二要有效率導向,第三要有公平導向。

結果導向,沒有結果的企業,胡說八道一大堆,你天天講大道理,你的企業不靈,沒有結果,那誰聽你啊,你真是變忽悠了。所以企業的結果很重要,有結果未必是好企業,但是沒有結果,一定是一個爛企業。

然後是效率導向,人家幹這件事情五塊錢,你幹這個事情三塊錢,你有機會,你幹這個事情五塊錢,別人幹這個事情兩塊錢,那你就死過去了。

還有公平導向,企業是沒有辦法強迫別人一定要按照我的方法幹的,企業是公平的,哪兒有機會,你怎麼樣創造價值,才有未來。

我想我們參與全麵脫貧,因為我覺得扶貧是政府的事,但是脫貧是企業家的事,讓這些貧困地區有再度起來的可能性,有恢複造血的機能,這是企業家的責任,也是企業家的機遇。

中國正在做兩件非常極具理想主義的事情,反腐和脫貧,反腐到這個力度,我覺得是極其大的。脫貧,要讓七千萬貧困群眾能夠脫貧,這個可了不起。其實我這次在非洲,大家最感觸,中國能夠在過去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內,讓幾億的貧困人群能夠脫貧,這是最大的功勞,這是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機會。

我還是想講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務實能力、有作為的思想以及改革力度,我覺得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改革力度,我們講大道理誰都會講,我們也聽了不少大道理,大道理我們會講得比他們更多,那有什麼用呢,就是從細節開始。

我想在這裏,跟浙商和西商共同把握這個機遇,也是我們做企業的一種責任,就是全麵參與到脫貧的工作中去,這也是機會,我們就是幫原來的消費者,日子不好過,我們幫他們變得更好過一點。政府招商,以前的經濟是單一經濟,政府隻要把企業引進來一放,隻要有企業來,大家就高興。

今後招商已經不是那麼回事情,由招商要變成運營商業,商業是要運營的,經濟是要運營的。原來招商隻要土地、稅收優惠,我覺得這已經不靠譜了,現在不要說各地,全世界我們去的地方,都是稅收優惠、都是土地,都是這些東西,這不是必要條件了,更不是充分條件。

我們覺得政府官員對於經濟的運營能力,變的極其關鍵,對城市環境的建設,你這裏很好,但是這個地方空氣不好,這個地方的水汙染很厲害,誰到這兒來?因為現在大家都是人才進來,最怕的是醫院不好、最怕的是住宿條件不好、最怕的是教育不好、最怕的是空氣不好,孩子在這兒讀書以後,空氣不好,這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我覺得未來的經濟,經濟是要運營的,留住人才的能力,吸引人才的能力變成很重要。我在杭州提出,政府原來所謂的七通一平,現在叫做新四通一平,到了你這兒做企業,你能讓這個企業通市場、通全球嗎,這個企業到這兒來,能夠通金融嗎,就是讓金融能夠給予足夠的支持嗎,你到這兒來做企業,能夠把你的產品送進輸出,能夠方便嗎,你到這兒做企業,能夠通數據嗎,隻有通數據,才有可能打通。

所以政府的智能化辦公、數據信息,原來單一,像煙囪一樣的信息,能夠打通變成極其之關鍵,這四通,加上一平,這個“平”就是公平的商業環境,公平競爭的環境,這變成極其之關鍵。

最後我也想給政府提個建議,我們大家都在倡導創新,覺得創新很容易,其實創新不容易,創新未來真起來以後,最大的挑戰是對政府管理治理創新的能力,創新有很多不確定性,對不確定性的管理和發展,因為創新到了以後,最低端的是產品創新,到技術創新,到體製機製創新,體製機製創新真開始的時候,政府管理創新的能力,就是執政能力麵臨巨大的挑戰,這是我們今天大家都麵臨的問題。

所以提一些這樣的想法,未必是正確,隻是我們在阿裏巴巴發展過程中,一些思考,一些觀察到的東西,所以感謝有這次機會分享,謝謝各位!

永康書記用三句話作發言小結:

1

今日的相聚是一場曆史之約,浙商和西商是第一次在西安相約。

2

浙商與西商本就是同根同源,有很多相似之處。

3

浙商西進其時已到,浙商西商合作其勢已成。

永康書記用“曆史之約”來形容今天浙商與西安的相聚。他說,在盛唐時期的長安,商賈雲集、貨通天下,鼎盛時期外商多達五六萬人,就像馬雲會長所說,“買全球、賣全球”,開了一個很好的頭,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其中,大唐西市相當於當時的自貿區。

永康書記舉了2個例子

在大唐西市財神廟的廟門上有一幅對聯:“仁以為富,義以為尊;誠能立行,信能立德”,橫額是“義而生財”。這是西商精神、品行和境界的生動寫照。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種以品行為標準的財富觀至今仍然在影響著我們西商。

|大唐西市|

西市博物館收藏的趙府君墓誌上還寫道:“夫在白屋,奉王稅,自幼及長,不求奸免,謂之忠”,實際上是把照章納稅、不求減免定義為“忠”,體現了當時西商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馬雲會長提出的“四不商規”,不行賄,親清為本;不欠薪,仁以為富;不逃稅,納稅為忠;不侵權,義以為尊,既是浙商精神的充分體現,又與千年前盛世大唐的商業精神不謀而合。

應該說,今天我們同各位浙商代表相聚在此,就是西安這座千年古都對我們發出的曆史之約。

永康書記又講了西商“武財神”趙公明和浙商“商聖”範蠡的故事

周代西商趙公明,有人借他百金做生意,不想遭遇天災虧了本,一時無力償還。趙公明僅讓其還了一雙筷子,抵消所欠的債務。千百年來,趙公明也因為他的仁義精神,被尊為“武財神”。

|“武財神”趙公明|

春秋時期的浙商範蠡,也主張薄利多銷、不求暴利,體現了求“誠信”和求“仁義”的原則。範蠡的經商理念對今天市場經濟仍有指導意義,被尊為“商聖”。

|“商聖”範蠡|

趙公明與範蠡這一“神”和一“聖”,本就思想同根、理念同源。

浙商憑借“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還憑著“千差萬別、千變萬化、千思萬想、千家萬戶”的新“四千精神”,創造了數不清的驕人業績。西商在明清時期,作為全國十大商幫之一,曾經有500年的輝煌曆史,憑借義中取利、吃苦耐勞、善抓機遇的特質,主導了中西部的食鹽、布匹、糧食、茶葉等貿易,讓西商的商號名揚全國,讓西商會館遍布當時的天下。

浙商和西商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浙江“義利並舉,工商皆本”的文化基因,與西商精神“忠義仁和、開拓進取、敦厚誠信”本就同源,可以講,浙商與西商,本就同根。

最後,永康書記又細細闡述了當前浙商西進其時已到,浙商西商合作其勢已成的局勢。

永康書記說

當前,西安正進入到諸多曆史機遇疊加的黃金發展期,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自貿區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和大西安建設的機遇,西安還計劃2021年舉辦全運會。由此,西安要比照杭州,對標學習,西商也要對標學習浙商,在共同的學習交流中加強合作。

西安南依秦嶺,八水環繞,是營商福地;西安也是中國大地原點,公路鐵路米字型輻射全國,航空線路高密度通達世界,是營商要地;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推動大西北,走向大亞歐,是國家賦予西安的政治責任。

|圓桌會現場|

永康書記強調

西安市委、市政府將繼續秉持親商、聚商、安商、富商的理念,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的改革力度,繼續為企業提供五星級服務,全力營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海內外浙商來西安創新創業、投資發展,西商同浙商也要加大對接力度,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

西安將圍繞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抓機遇,熱忱邀請廣大浙商西進,用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來西安追夢發展、成就事業。西安滿心期待各位浙商選擇西安、投資西安!

正如馬總今天所講,如今是經商的最好時代,希望在長安這座偉大的城市,再一次見證中國進入新的、最好的時代,希望浙商、西商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共建大西安、共享大發展,支持大西安在“一帶一路”的機遇當中進一步做大做強。

吉慶市長說

西安將虛心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加強合作交流。我們真誠希望,各位企業家朋友能夠將彼此的了解互信轉化為宣傳推介西安的具體行動,為更多客商企業牽線搭橋,讓他們了解西安、投資西安;能夠將相互的情誼融通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力促更多投資項目落戶西安,為大西安建設和發展匯聚強大動力;能夠將會議達成的思想共識轉化為更多互利共贏的發展成果,吸引更多浙商和西商,在更廣領域深度合作。

西安市委、市政府將竭力為企業發展壯大當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級服務”,努力營造一流的政務環境,與企業攜手發展,共同創造大西安大發展的新輝煌。

參會企業家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支持大西安發展、西安如何引領新經濟、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作發言。

郭廣昌

浙商總會副會長

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董事長

我今年是第三次來西安,每次體會都很深,也聽到了很多新名詞,如“煙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我看到了一個更加美麗幹淨的西安。更重要的是作為企業工作者,我感覺政府精氣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事不過夜馬上辦”,出台了“最多跑一次”清單,讓我感覺西安真的越來越變成一個適合居住、更適合營商環境的城市。

複星集團願意利用自己在全球旅遊方麵的布局,助推西安旅遊的國際化。同時,西安是人才和教育重地,複星在大健康領域、人工智能等方麵擁有領先科技,未來將在這些領域加大對西安的投資。

沈國軍

浙商總會執行會長

銀泰集團董事長

兩個月時間,我來了西安兩次,每次來都覺得西安有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市容市貌方麵改變非常大,連背街小巷都幹幹淨淨,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在與西安市各級部門進行項目對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效率特別高。

在這裏我表個態,隻要適合我們做的,我們有能力做的,符合西安市戰略發展規劃需要的,我們會全心全意、盡心盡力把項目做好。

希望浙商總會能夠和西商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機會,雙方優勢互補,我們將再組團來西安,在“一帶一路”、產業轉型升級、國企改革、軍民融合等方麵對接項目。

王建沂

浙江省工商聯主席

富通集團董事局主席

我們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千裏而來,帶著助推大西安建設的感召而來,帶著千年古都的召喚而來。來對了,來得也很及時。

西安是科教名城、軍工重鎮,利用這一優勢,浙商與西安在資源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建立創業孵化器機構、促進科技與企業互相融合等方麵,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圍繞大西安建設,浙商將堅持共同發展、優勢互補、加強交流、實現共贏的原則,積極參與軍民融合、院企合作等,助推大西安建設。

劉若鵬

西商代表

深圳光啟董事長

我留學的時候走過很多唐人街,每次回到家鄉,走在西安的街上,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唐人街。全世界可能有一萬條唐人街,但是這裏是起點。

交叉的技術產生新的科學,在這個深度科技創新的時代,西安作為國家軍工、科技重鎮,有很多國內甚至在世界上最優秀的研究所、企業、大學,以及海量的科技人才,具備非常多的優勢。西安將會成為下一輪科技創新、產業變革和發展的新起點。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們集團正在與西安商討建設科技絲綢之路,塑造開放式的新興產業創新平台。此次參加首屆世界西商大會,我非常激動,也找到了一個歸屬感。將與浙商加強合作,投資家鄉、回報家鄉,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參與大西安建設。

|王永康、上官吉慶等市領導與浙商西商代表合影|

最後

小布想用永康書記的這段話

作為今天文章的結尾

丈夫誌四海,萬裏若比鄰。今天,我們從草原絲綢之路、陸地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已經到了網絡絲綢之路的新時代,山已不再高,路已不再遠,浙商與西安的緣分已經從此拉開序幕,浙商西進的坦途已經通達,浙商與西安共同發展的征程已經邁開。

文:英飛 |圖:李欣

部分來自網絡

編輯:千樹

轉載請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08-21 11:16:23

  上一篇:go 鄭爽新書感念胡彥斌:“出賣”了矜持,見證了人品!
  下一篇:go 鄧超發了一條跑男名單微博,粉絲猜到言外之意,鹿晗粉絲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