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17 返回首页    go 阿里云 go 技术社区[云栖]


诸葛亮、赵云其实都错了,刘备选择伐吴才是最可行的战略方案

刘备为关羽报仇,对东吴开始了挥戈相向,结果在公元222年8月夷陵一带被东吴打败,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去荆州之后的又一次大败,结果导致蜀国实力大损,一蹶不振。

而在刘备发兵之前,诸葛亮、赵云等均是反对的,甚至还有汉臣秦宓当场劝阻刘备伐吴而差点被杀。所以后世人多认为刘备是错的,不应该因为兄弟被杀,意气用事,发动对东吴的这场战争。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在小编看来,这场伐吴之战并非刘备意气用事,以当时蜀国的实力是有能力,且也是必须发动的一场战争。

首先刘备并非意气用事,要知道关羽实际败亡是在公元219年12月,而刘备一直到了公元221年6月称帝后才决定发兵的,这说明他是早有预谋的,并非关羽一死,他就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立马就要为其报仇。

其次当时刘备伐吴,实际上天时地利人和三项都占据了。

天时就很好说了,为关羽报仇,师出有名;地利而言,蜀国在长江上游,地势上也是居高临下;人和也很好理解,当时的蜀国都愿意为关羽报仇,同仇敌忾。

虽说之前蜀国经历了汉中、荆州之战损失不少,可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恢复。

再者说了,从人才上来看,蜀国也是力压东吴一头的。此时的蜀国虽然失去了关羽、张飞,但依旧有赵云、黄忠、魏延、陈到等当世名将,而反观东吴,周瑜、鲁肃、吕蒙都早已去世,陆逊却还声名未显。虽说东吴兵多将广,可未必就是身经百战的蜀军的对手。

最后一点就是,伐吴之战必须打。如果不打的话,蜀国将会永远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

因为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早就为刘备指出了明路,让其占据荆州、益州两地,等待时机。一旦北方动乱,则可从这两州同时出兵伐魏,两面夹击,使曹魏首尾不得相顾。

那现在关羽丢了荆州,计划一下就打乱了。

荆州的丢失,不但让蜀国失去了重要的粮草人口资源,更重要的是切断了蜀国伐魏的出兵路线。如此一来的话,蜀国只能往北走蜀道,或者走祁山,或者出斜谷,可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是知道的,粮草补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后来诸葛亮的北伐屡次失败,这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荆州是三国必争之地,而当时的蜀国也是有很大几率可以拿下的,因为当时的曹魏刚和马超、韩遂大战,根本无力干涉蜀、吴之间的战事,此时的蜀国又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现在不取更待何时?

所以说当时诸葛亮、赵云等人都错了,刘备出兵伐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不过可惜最后失败了,从而丧失了蜀国最后一点元气,大家这才觉得是个错误罢了。

最后更新:2017-08-25 00:25:56

  上一篇:go 诸葛亮斩马谡其实蓄谋已久,并非全因失街亭
  下一篇:go 郭敬明有金丝雀,这些电影里的同性情感更有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