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的震懾中醒來!
最近的移動互聯網新聞中,錘子OS和Facebook Home算是兩個熱點話題,各領風騷兩三天,小編我也關注了它們。
其實它們給我的第一感覺並不好,錘子OS第一眼看上去巨醜,讓人想吐槽:你搞個錘子喲!Facebook Home這所謂的“新家”則幹脆連rom都不是,隻是個啟動器罷了。
但是隨著對它們的了解,我的想法漸漸改變,現在則認為,錘子OS和Facebook Home的出現,標誌著人們開始擺脫iPhone的影響,探索手機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或者說追求智能手機更多的可能。
從2007年iPhone出現到現在已經6年了,iPhone、iPad的成功,驚人的利潤、狂飆的股價就像蘋果放了一個群體震懾的大招,所有人都被震住了。從此人們隻知道渾渾噩噩的跟在蘋果後麵走,失去了自主的意誌。產品經理們對喬布斯頂禮膜拜,設計師們將蘋果人機交互指南奉為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
被震懾的表現就是一切向iPhone靠齊,iPhone有的我也必須要有,否則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賣,而應用呢,圓角icon和擬物化鋪天蓋地,毫無特色。
這種影響直到現在仍然存在,比如帶著銷魂的小圓角的BB10、HTC ONE,還有更銷魂的重繪了1000多個圓角icon的某V5的UI,我都無力吐槽。
不過終究還是有人醒了過來,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就拿錘子OS和Facebook Home來說。
錘子OS重新思考了手機應該什麼樣才好用,於是從細節出發,所有的細節都是滿足羅胖子用著爽,雖然最終成了一個很大叔的界麵,但如果用心體會,這些細節中透露出來的東西足以打動你。
Facebook Home則真正從移動的角度思考,什麼樣才是真正的移動基因的產品,最終它選擇了以人為本,從打開手機的那一刻開始服務,而不是經曆解鎖-尋找-打開應用這種繁瑣的流程。雖然這種流程在iPhone上已經用了6年。
這兩個產品雖然技術含量也許不高,但它們都有讓人眼前一亮或者心中一動的東西在裏麵,這時候,產品本身就是對它自己的最好宣傳。
它們之所以能讓人眼前一亮,我認為正是因為對蘋果設計風格與準則的背離,六年已經足以讓人們對一成不變的界麵產生審美疲勞了,隻有有新意的東西才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探究更深層的原因,之所以能出現錘子OS和Facebook Home,是因為Android的開放,到了現在Android的開放終於顯示出了它的威力,相對於iOS的封閉保守,在Android上任何人都能較自由的實現自己的創意,而iOS則不行,這也是我認為Android終將戰勝iOS的原因之一。
我相信,錘子們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的創意出現。智能手機出現到現在才六年,雖然移動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但我們已經發掘出智能手機所有的潛力了嗎?應該沒有。而錘子們將會砸碎你我對智能手機的刻板認識,就像我們曾經對手機的認識那樣。
最後更新:2017-04-03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