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核心係統上雲,承載包裹洪峰
中國郵政是關乎民生的大型國有企業,依法經營各項郵政業務,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市、縣設置郵政分公司,主要經營業務包括國內和國際信函寄遞業務、包裹快遞業務、報刊圖書等出版物發行業務、郵票發行業務、郵政匯兌業務、機要通信業務、郵政金融業務、郵政物流業務、電子商務業務、各類郵政代理業務與國家規定開辦的其他業務。作為世界500強排名第105位的中國郵政,已逐步發展成為治理規範、管理科學、運營高效、服務優良、擁有知名品牌和顯著競爭實力的大型現代服務業集團。
1)超大規模業務量不堪重負:超大規模業務量遭遇傳統IT架構天花板,企業服務總線(ESB)不堪重負,郵政係統每天10億量級的服務調用,幾十億次數據庫讀寫操作突破傳統IT架構處理能力。
經過一年多探索、研究後,中國郵政決定上雲,采用企業級互聯網架構支撐高並發、高吞吐的核心業務增長,啟動“新一代平台項目”,創新性提出“三新三化”科技發展戰略:
1)三新:把握“新趨勢”(信息化發展)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驅動著經濟形態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加速轉變,中國郵政提出了“信息化引領的科技興郵戰略”;開拓“新思維”(以客戶為中心、互聯網思維),以互聯網思維、“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引領郵政信息化發展;應用“新技術”,重點加大SOA、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等先進技術群的探索研究;
2)三化:計算資源“內雲化”,建立郵政信息資源私有雲,改變“豎井”式的IT資源管理模式,實現硬件資源、運行平台和應用軟件等IT資源的集中共享與動態調度;信息係統“平台化”,運用平台化的理念整合原有分散、孤立的信息係統,消除信息孤島,實現郵政主體業務應用的有效融合和信息共享;軟件開發“敏捷化”,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迭代、循序漸進的敏捷化軟件開發體係,不斷的去交付新的軟件特性,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1)以客戶為中心:全流程梳理郵政業務,實現客戶服務與生產作業的無縫銜接,同時加強業務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根據數據化經營理念,量化各項業務能力,持續改進和優化郵政業務能力;
2)厚平台、薄應用、微服務:采用服務化理念,架構新一代寄遞業務信息平台,微服務解耦業務係統,開發“厚平台”和“薄應用”,形成郵政“共享服務中心”,提高係統的柔性和擴展性,既保持平台統一性,又能更好適應前端客戶業務的靈活性,敏捷響應業務需求,加速業務創新;
3)決策數據化:用數據做決策,取代人工經驗決策。雲上構建PB級大數據分析平台,打造智能寄遞數據產品,以數據為依據優化生產資源調配,追求客戶滿意度和成本收益最大化;
4)采用PaaS+IaaS:構建具有良好開放性、擴展性的雲平台,夯實底層技術,為厚平台薄應用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為上層應用提供優異的彈性計算能力。支持業務服務化的落地,滿足業務的柔性需求,增強數據擴展能力,滿足合作夥伴多方式接入。
1)通過去“中心化”架構設計,克服企業服務總線瓶頸;
2)應用集群化設計,應對超大規模業務處理負載;
3)雲上實現敏捷開發,快速迭代;
4)采用高可靠性架構,消除宕機對業務連續性的影響;
5)麵對峰穀壓力,自由彈性伸縮,分布式數據庫消除數據讀寫瓶頸;
6)無縫集成服務監控,高效的問題診斷與服務計量。
1)以客戶為中心驅動業務流程:借鑒菜鳥業務實踐,以客戶為中心全流程梳理業務,由業務需求驅動作業流程。采用數據化經營理念,持續改進和優化業務。
2)標準化核心作業流程:以產品生命周期為主線,從前端業務受理到後端作業處理,打破環節間壁壘,統一規範寄遞生產作業流程,提高作業效率,打造一體化的寄遞業務信息平台。
3)柔性化的服務支撐:以服務化理念架構信息平台,解耦業務應用和信息技術平台,敏捷快速響應業務需求,促進業務創新,滿足個性業務擴展。
4)智能化生產作業各環節:采用自動化技術智能管理雲基礎設施,采用大數據技術智能分析業務各環節,智能優化物流網絡,支持供應鏈金融、風險管控、效益分析等。
5)開放的技術架構:借鑒淘寶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經驗、OpenAPI技術,搭建企業級開放服務平台,製定標準的服務接口,滿足合作夥伴多方式接入,逐步形成郵政生態環境。
6)高性能水平擴展的分布式技術:采用阿裏雲基礎設施,為上層應用提供高性能的彈性計算能力。
中國郵政的係統架構,不隻是技術上的創新探索,更是對係統整體的管控模式、交付模式、運維模式的變革。石純斌總經理說:“根據郵政20年信息化建設經驗,在上雲項目過程中摸爬滾打、鍛煉沉澱下來的人才,都是中國郵政的核心精英,超過200位郵政骨幹參與新一代核心係統上雲工程項目建設,是最好的人才培養方式,在實際解決問題中增長才幹,並通過對外引進有識之士、長期內部培養郵政信息化人才,形成人才梯隊。”
中國郵政通過業務核心係統上雲,實現全國係統大集中,但與此同時,各省大量IT組織資源釋放出來,以往負責各省係統建設的工程師,在總部一攬子雲平台後該何去何從?架構調整反映組織調整,“厚平台、薄應用、微服務”的架構中,全國中心搭建企業核心軟硬件資源庫,構建統一的、標準化的核心業務服務平台,並應用SOA理念向各省信息技術隊伍開放;省裏的技術力量在平台化基礎上,利用微服務組裝形成各具特色的個性化應用服務,采用“統一平台+分省應用”模式讓一線IT組織靈活滿足一線業務發展需求,並將各省在雲上開發的微服務應用轉化為全國標準化產品,既保持平台統一性,又能適應前端業務的靈活性。
最後更新:2017-04-01 16: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