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區將在惠城區範圍內得到推廣
日前,《惠城區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方案(2016~2020年)》印發實施,將統籌推進惠城區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及其他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助力惠州成為珠江三角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中的大數據應用先行區和產業集聚地。
根據《方案》,惠城區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區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全麵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深化普及,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政府公信力、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實現以信息惠民、社會服務管理為龍頭的典型示範應用,全麵提高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水平。
基礎建設
所有自然村行政村開通4G網絡
根據《方案》,未來3年,將實現區、縣、鄉鎮、農村等光纖網絡全覆蓋,覆蓋規模達60萬戶。到2020年,互聯網普及率達到83%以上,自然村光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率達90%以上,家庭寬帶普及率達到75%以上,家庭上網平均帶寬達到50兆比特以上。
同時,實施4G網絡入鄉進村工程,在全區所有自然村(20戶以上)和行政村開通4G網絡,實現對全區農村地區基本覆蓋。
加快政府主導的公共免費WLAN建設,按照統一標識、統一平台、統一管理“三統一”要求,采用先行試點、分期建設,實現重點公共區域全覆蓋。
信息惠民
食品重點監管品種超95%將可追溯
《方案》提出,將運用大數據推動民生服務普惠,到2020年,大數據在民生服務領域深入應用並取得顯著成效。
在交通運輸領域,將實現對全區80%交通基礎設施的智能感知覆蓋,全區城市道路實時車流速度采集率達80%,基本建成綜合運輸公共信息服務大數據中心。
對群眾頗為關心的食品藥品領域,《方案》提出,要將“智慧食藥監”進一步完善,各類獲證監管對象在“智慧食藥監”平台建檔率100%,無證監管對象在“智慧食藥監”平台建檔率大於80%,建檔的監管對象100%實現風險等級管理,食品重點監管品種可追溯率達到95%以上。
在智慧政務方麵,《方案》提出,將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在網上辦事大廳現有公共申辦審批係統的基礎上,拓展建設網上辦事大廳統一申辦受理平台,與部門審批係統無縫對接,並設定便捷的審查技術手段和時限提醒功能,變多網受理為一網受理。將部門審批係統整合到網上公共申辦審批係統,實行一個係統辦理審批。實現智慧政務高效運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達80%,行政審批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0%,行政審批結果100%實現網上查詢。
智慧應用
推廣社保卡作為主要就診卡
智慧醫療的推行,將為居民就醫帶來極大便利。《方案》提出,將進一步推廣預約掛號和健康檔案查詢服務應用,爭取2017年底前實現專家號源開放預約率≥50%,爭取月平均實際預約率(占所有號源)≥50%。
同時,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的新技術,實現惠城區域內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曆、公共衛生等係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在全區範圍內推廣社保卡作為主要就診卡的應用,實現區域內醫療衛生計生服務活動中統一居民身份識別,共享個人基本健康信息與主要診療信息記錄;在惠城區域範圍內,整合各種醫療資源,實現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信息係統。
在智慧教育方麵,開展“互聯網+”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的試點工作,推進“智慧課堂”、“智慧校園”試點工程建設。到2020年,在全區建設10個“智慧課堂”。
智慧社區也將在惠城區範圍內得到推廣。該區將建成以“雲端智能、公共服務均等、信息資源共享”為特征的智慧社區。建立智慧社區信息共享機製,搭建智慧社區信息資源目錄及共享交換平台;深入挖掘社區居民衣、食、住、行方麵的信息化需求,挖掘社區物業與政務管理方麵的需求;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流程 “一窗口式”管理服務。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最後更新:2017-07-27 16: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