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35 返回首頁    go 阿裏雲 go 技術社區[雲棲]


智慧醫療應用現狀分析

隨著物聯網“十二五”規劃的出台以及各省區市智慧城市的規劃或落實,我國智慧醫療建設取得有效進展,近兩年來,智能手機、移動醫療開啟了很多新的醫療模式。

智慧醫療

智慧醫療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智慧醫院係統、區域衛生係統、以及家庭健康係統。

智慧醫院係統

由數字醫院和提升應用兩部分組成。 數字醫院包括醫院信息係統(即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實驗室信息管理係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醫學影像信息的存儲係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和傳輸係統以及醫生工作站四個部分。實現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及數據交換。 醫生工作站的核心工作是采集、存儲、傳輸、處理和利用病人健康狀況和醫療信息。醫生工作站包括門診和住院診療的接診,檢查,診斷,治療,處方和醫療醫囑、病程記錄、會診、轉科、手術、出院、病案生成等全部醫療過程的工作平台。 提升應用包括遠程圖像傳輸、海量數據計算處理等技術在數字醫院建設過程的應用,實現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比如: 遠程探視,避免探訪者與病患的直接接觸,杜絕疾病蔓延,縮短恢複進程; 遠程會診,支持優勢醫療資源共享和跨地域優化配置; 自動報警,對病患的生命體征數據進行監控,降低重症護理成本; 臨床決策係統,協助醫生分析詳盡的病曆,為製定準確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基礎; 智慧處方,分析患者過敏和用藥史,反映藥品產地批次等信息,有效記錄和分析處方變更等信息,為慢性病治療和保健提供參考。

區域衛生係統

由區域衛生平台和公共衛生係統兩部分組成。 區域衛生平台包括收集、處理、傳輸社區、醫院、醫療科研機構、衛生監管部門記錄的所有信息的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包括旨在運用尖端的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幫助醫療單位以及其它有關組織開展疾病危險度的評價,製定以個人為基礎的危險因素幹預計劃,減少醫療費用支出,以及製定預防和控製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的電子健康檔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HER)。比如: 社區醫療服務係統,提供一般疾病的基本治療,慢性病的社區護理,大病向上轉診,接收恢複轉診的服務; 科研機構管理係統,對醫學院、藥品研究所、中醫研究院等醫療衛生科院機構的病理研究、藥品與設備開發、臨床試驗等信息進行綜合管理。 公共衛生係統由衛生監督管理係統和疫情發布控製係統組成。

家庭健康係統。

家庭健康係統是最貼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針對行動不便無法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病患的視訊醫療,對慢性病以及老幼病患遠程的照護,對智障、殘疾、傳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監測,還包括自動提示用藥時間、服用禁忌、剩餘藥量等的智能服藥係統。

智慧醫院應用的問世對大眾來說不僅能簡化就醫流程、降低醫療費用,更能增加被醫生重視的感受;對醫生來說,不僅能減少勞動時間,還能提高患者管理質量、提高診治水平,在不斷學習中得到患者認可;對醫院來說,能更直接的了解患者需求,為患者服務,同時提高服務滿意度,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國內已興起的智慧醫院項目總體來說已具備以下功能:智能分診、手機掛號、門診叫號查詢、取報告單、化驗單解讀、在線醫生谘詢、醫院醫生查詢、醫院周邊商戶查詢、醫院地理位置導航、院內科室導航、疾病查詢、藥物使用、急救流程指導、健康資訊播報等。實現了從身體不適到完成治療的"一站式"信息服務。智慧醫院應用需要真正落實到具體醫院、具體科室、具體醫生,將患者與醫生點對點的對接起來,單絕不等於網絡平台上跳過醫院這個單位,直接將患者與醫生圈在一起。

個人健康檔案如何管理?患者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曆史就醫記錄,除了翻閱一本又一本紙質的病曆外,根本無從查閱。在哪家醫院住了幾天,用過什麼藥,上一次怎麼治療的等,每到複查或者犯病時,總是需要翻箱倒櫃的去找病曆,時間久了還可能記不清或者記錯。移動醫療的出現讓每一個患者都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查看個人曾在醫院的曆史預約和就診記錄,包括門診/住院病曆、用藥曆史、治療情況、相關費用、檢查單/檢驗單圖文報告、在線問診記錄等,不僅可以及時自查健康狀況,還可通過24小時在線醫生進行谘詢,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身體不適自查,小病先問診,大病去醫院"的正確就醫態度。

高效、高質量和可負擔的智慧醫療不但可以有效提高醫療質量,更可以有效阻止醫療費用的攀升。智慧醫療使從業醫生能夠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學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診斷,同時還可以使醫生、醫療研究人員、藥物供應商、保險公司等整個醫療生態圈的每一個群體受益。在不同醫療機構間,建起醫療信息整合平台,將醫院之間的業務流程進行整合,醫療信息和資源可以共享和交換,跨醫療機構也可以進行在線預約和雙向轉診,這使得"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複回社區"的居民就診就醫模式成為現實,從而大幅提升了醫療資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通過大力發展的醫療信息整合平台和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曆、移動醫療設備、個人醫療信息門戶、遠程醫療服務和虛擬醫療團隊等,都將有力地推動智慧的醫療的建設,也將助力於中國建設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朗銳慧康(www.lrioh.com)認為,在未來,當智慧元素融入整個行業,醫療信息係統必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始進化,並對醫療衛生行業,乃至全人類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最後更新:2017-09-06 13:04:11

  上一篇:go  智能家居:把控製交給雲,把中心交給人
  下一篇:go  智慧醫療與傳統醫療的優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