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亞馬遜、京東都來線下了,先發製人的蘇寧重新定義智慧零售
電商的風口過了,智慧零售的時代開始了。
阿裏、亞馬遜,京東先後來線下開店,根植線下27年,擁有雙渠道四平台,4000家020門店貫通線上線下的蘇寧易購,站在了智慧零售的大風口上。
7月26日啟動,持續至今的818發燒購物節,業績爆表:蘇寧家電全渠道占比七成市場份額,穩坐行業第一王座 ;27年,空調銷量超過1億台;冰洗品類產品,蘇寧全渠道份額已達京東兩倍;2017年底,預計洗碗機銷量蘇寧渠道占比升至三成份額。
驚喜連連的數據,力證蘇寧已經打破了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藩籬,實現了線上線下的無縫融合,登上了智能零售的大風口。
818,智慧零售練兵場
818,對於蘇寧來說,不僅僅是一場促銷活動,還是檢驗蘇寧轉型升級的一場大練兵,也是蘇寧智慧零售秀肌肉、秀實力的最佳窗口。
為了打好818大戰,蘇寧蓄勢已久。為了實現全品類、全渠道、全場景的“三全服務”理念,蘇寧推出了四大戰術:
第一,從貨源上,上山下鄉,采購尖貨。
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親自首席買手官,包山、包湖、包麵膜,包生產線,130+人采購團隊上山下鄉,通過12大買手天團甄選全球佳品。
第二,先賺後花,通過蘇寧金融平台,一次性購買理財產品,無門檻即可實現高達10%的返利,讓用戶剁手更有底氣。
第三,818發燒購物節期間,任性狂撒8.18億紅包。
第四,一賬通行:用戶隻需一個賬號,打通6大產業,近6個億的消費者即可享受到購物、PPTV、龍珠、蘇寧廣場、蘇寧影院等多方麵的品質服務,免去重複注冊的煩惱。
除了傳統的大家電優勢進一步鞏固之外,在3c領域,蘇寧的成績同樣亮眼,根據蘇寧818首輪手機戰報數據,8月1日—8月3日,蘇寧易購全渠道手機銷售同比增長377.9%,其中線上同比增長517.3%,線下門店同比增長100.8%,雙線增速都達到行業第一。
818的喜人業績,或許是基於促銷的錦上添花,但智慧零售戰略,在蘇寧的常態銷售中也展露了實力。
蘇寧雲商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商品銷售額為1044.69億元,同比增長22.0%;淨利潤勐增340%至2.92億元,營收、利潤同步走強。而在內部會上,張近東也透露:“蘇寧門店發展和經營效率超過曆史最高水平,日坪效增長也創近七年來的最高。”
在海麵平之上是業績、數據、營收、利潤,在海平麵之下則是戰略定位:智慧的蘇寧、全渠道的蘇寧、以人為本、千人千麵的蘇寧、開放豐富的蘇寧。
首先,智慧的蘇寧。
所謂智慧零售,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蘇寧的4000家門店,經過互聯網、智能化的改造,與前端的消費者、以及後端的供應鏈、品牌商等,已經形成了一個智能化有序運轉的智慧生態。比如,通過vr的沉浸式購物體驗,提高交易的轉化率。蘇寧有個V購產品,把門店的優秀的銷售人員,和線上消費者消費者鏈接起來,進行視頻和語音互動,升級用戶體驗。
其次,全渠道的蘇寧。
蘇寧已經是中國渠道最為完整,業態最為豐富的全渠道零售商。
很多基於線下門店的傳統零售商,各個門店是碎片化的獨立實體。
但經過了互聯網升級、智慧化改造的蘇寧門店,既是原子世界與消費者互動的門店,又是比特世界的龐大智能終端。現在蘇寧的門店包括雲店、直營店,還逐步開發了超市、紅孩子、小店、精選店、汽車超市等新業態。雖然業態各異,但都是建立在蘇寧統一的物流雲、金融雲、數據雲平台上的互聯網化實體。
目前蘇寧在大陸市場進入地級以上城市297個,擁有各種類型直營門店近3700家,2017年底將達到5000家,率先完成了線下布局。
第三,以人為本的蘇寧。
擁有6億消費者的蘇寧,已經進入了千人千麵,個性化、定製化服務的時代。
在前端,蘇寧的線上聊商平台,通過視頻、直播等方式,提供360度對產品全方位的體驗,在線和消費者進行互動。
和供應商之間,蘇寧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推動C2B反向定製,比如,蘇寧和飛利浦聯手,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男士對剃須刀需求的差異,反向定製產品。聯手國際米蘭、三星手機定製米蘭版手機,一機難求,手機價格一路炒到了好幾萬。
第四,全業態的蘇寧。
圍繞零售主業,蘇寧構建了商業、地產、金融、文創、體育、投資智慧零售生態圈,在文體娛樂方麵,蘇寧從去年開始也相繼開發了蘇寧影院、體育旗艦店等店麵。
第五,開放的蘇寧,無論是,產品層麵,還是營銷層麵,蘇寧都采取了開放包容的心態,侯恩龍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以818為例,在產品層麵,tcl、三星、海爾等品牌紛紛力撐蘇寧。
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移動通信副總裁金東振更是現場表白:“我很喜歡蘇寧,以後三星最好的產品,最新的產品,有可能在別的渠道買不到,但任何消費者到蘇寧都可以買到三星最好最新的手機。”
從平台層麵,天貓、當當、易果、達令等等,都參與到“818”造節中。
再從跨界融合維度,ofo小黃車、肯德基、唱吧等品牌全部組隊參與818。8月15日,微博上百餘個品牌藍V發布跨界聯合海報,組隊助燃蘇寧818發燒購物節,包括58同城、餓了麼、中國聯通等知名品牌方,從衣食住行到文化娛樂,幾乎涵蓋了消費升級後的生活各個領域,可謂聲勢浩大。
818的這場中場大考,蘇寧顯然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三次進化,蘇寧引領智慧零售大風口
8年前,當張近東力主蘇寧升級轉型時,電子商務發展迅勐,線下實體消失論一時風行,但最近兩年,電商巨頭紛紛走到了線下。
阿裏將2017年定為“新零售元年”,截至目前,阿裏巴巴投資布局了包括蘇寧、銀泰、華聯、百聯、三江、日日順等公司在內的累計數十個項目。
亞馬遜,先是開設線下無人超市,又在今年6月以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最近,還推出了包含便利店和提貨點功能的Instant Pickup服務。
京東,則聲稱未來5年,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
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大風口到來,已經成為零售業的共識。而彼時,蘇寧經過27年的線下零售的沉澱,以及8年新零售的轉型,蘇寧開始成為了智慧零售的引領者。
類比友商,以京東為例,未來劉強東的5年百萬小店計劃,麵臨的最大挑戰其實是用戶體驗。在線上,京東一直強調,自營b2c模式,用戶體驗要好於c2c模式。但京東的百萬家合作模式的小店,如何保證用戶體驗的一致性?如果京東基於用戶體驗,線下門店全部采取自營模式,難題則在於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支出,而且,線下零售商業態早已占據了好地段的門店位置,京東此次入場,也很難拿到足夠多足夠好的門店。換句話說,京東過去在電商領域基於自營模式積累的優勢,很難直接複製到5年百萬小店時代,在新零售時代,線下業態的缺失,成為京東的最大短板。
而複盤整個零售的發展史,侯恩龍認為,其曆經三個階段。
第一個實體零售階段,第二虛擬零售為主階段。前兩次零售業態,多發源自歐美,然後傳達到中國,中國是學習者。
而第三次零售革命,則以O2O線上線下融合為代表。
第三次零售革命包含四個關鍵環節:
第一,新技術。基於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
最近,張近東去美國開會,第一站拜訪的就是矽穀研究院。蘇寧今年可能要增加4000多人,一萬人,擴充IT資源,提升技術實力。張近東說,“技術的驅動不僅僅是創新和研發,還應該建立在頂層的思考上。”
第二,全渠道革命,以消費者為中心,把消費者的感知、需求實時連接到渠道。
除了自有渠道之後,和中國最大電商巨頭阿裏的交叉持股、強強聯合,讓蘇寧繼續補長在電商業態的能力。
第三,供應鏈革命。把消費者的需求反饋給上遊供應商,由消費者主導整個生產製造。
第四,物流革命,把商品和服務方便、快捷的交付給消費者。
蘇寧在物流方麵的累積投入,達到200多億。
蘇寧遍布全國的倉庫、配送中心,以及全國近4000家門店,大概覆蓋了全國96%的區域,蘇寧計劃把24小時送裝同步,從13個城市推廣到55個城市。
在收購天天快遞後,蘇寧進一步提升了最後一公裏的配送能力。
再從用戶體驗上來說。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蘇寧物流6月的申訴率是0.08%,順豐1.54%,京東是1.81%,蘇寧的投訴率行業最低。
曆經27年線下零售業態的沉澱,以及8年新零售的痛苦轉型,蘇寧積蓄多年的渠道、技術、用戶、業態紅利,終於在智慧零售的大風口,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在中國這個浩瀚富饒卻也競爭激烈的巨大零售藍海裏,隻有最精明最勇敢最謹慎最有耐性的獵手,才玩得轉這場高難度的漫長博弈,小心避開凶險的暗礁和鯊魚,潛入深海撈得重金。
最後更新:2017-08-20 01:56:48